妙笔阁>恐怖悬疑>电商穿越七零年代>第502章 决堤

“小老妈妈”抱着两个瘦弱的孙子,看着死里逃生的儿媳,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伤心。

她后悔的说:“兰英啊,都怨俺,早知道你受这么大的罪,咱就不要这俩孩子了。”

兰英看着俩小子,倒是想的开:“娘,您老别这么说,我不后悔,咱总算是有后了,我就是死了,也算是会生儿子,您老也修下了孙子,而且是双胞胎,省得他们再糟践人。”

桂莲的孩子刚几个月,她这胎养的好,奶水足,把自己孩子的奶停了喂奶粉,奶水省给俩侄子吃。

“高高三”一家,也跟着二爷他们家,在医院里住了下来。一来是桂莲喂奶方便,二来宝景给兰英治病也方便。

兰英的哥哥,看到妹妹脱离的危险,带着俩儿子,赶着自家带来的两辆毛驴车,连夜赶了回去。

公社的丁书记看到孩子生下来了,只是嘱咐了一句:“别忘了交罚款,还得一次交俩孩子的。”

韩德库高兴啊,答应的爽快:“交,交,领导您们放心,俺保证不差一分钱。”

村里把菜园里的蔬菜都收了回来,地里的春地瓜也刨了回来,大块的也有过斤的,主要是地瓜秧,可以喂猪羊。

村里有拖拉机,这些东西收获起来也没费多大的功夫。

张集公社的干部,还组织了100名民兵,帮助各家搬家。防台上的空地都搭建上大棚,让村民放置粮食和饲草。

村里的肉食厂,面粉厂和服装厂都停工了。韩屯的几辆大货车,全部转移到张集公社农机站,光是车库就腾出来八个,临时放置各种物资。

村里的牛毛驴和猪都转移到了防台上,几个饲养员真不是白给的,他们指挥着民兵,把养殖场里的自动化设备搬到了防台上,竟然还安装好了。

石庙村的人看到韩屯的动静,也稳不住了,特别是挨着韩屯的那两个没分开的队,他们也组织群众往防台上搬。

他们两个队伙着一个十亩的防台,上面就二十间房子。只好组织群众搭窝棚,建猪圈和牲口棚。他们集体有积累,购买了大量的帆布和塑料布,队里的群众倒是安置的妥妥帖帖。

9月8日夜里10点,村后的生产堤决口,上游的洪水也泻了下来,“哇哇”的水声咆哮着,让人胆战心惊,孩子们从睡梦中惊醒,吓的大哭。

被困在村里的,还有公社的丁书记和他带来的工作人员,以及100名民兵。他们夜里住在餐厅里,把饭桌兑在一起当床,村里有公用的被子。

大伙连夜搬家,在这关键的时候,却断电了。不知是电线杆被冲倒了,还是人为的断电。

大家都到悠悠家的代销点来买蜡烛,姥姥干脆把蜡烛搬到大门外,也不收钱了,谁来都给一把。

各家的灯笼都找了出来,院里大门口都挂上灯笼,方便搬家。村里的三辆拖拉机也发动了,悠悠开着吉普车,先帮着孤寡老人搬家。

先前,大伙主要是搬的床和桌椅,这时大家都把贵重物品放到柜子里,加上锁,连夜往防台上自家的房子里搬。

铺盖和衣物,加上锅碗瓢盆,这些都是生活必需品,各家需要搬的东西都不少。

不到天亮,洪水就漫到了宅基的一半,平地里得有两米深的水,大伙看着还在上涨的洪水,心里都沉甸甸的。

姥姥和舅姥爷家的搬的早,搬的也彻底。二爷家跟着搬,他们几家搬到了医院里,搬的也彻底。

舅姥爷吩咐舅姥娘带着两家的妇女,在村里的伙房里,给大家做饭,村里的大锅饭又开始了。

把村里3——6岁的小孩子临时集中起来,交给学校的老师看管,让大伙腾出空来搬家。

一夜的时间,各家的东西都搬的差不多了,只留下了家畜和粮食。

各家的牲畜也集中到一起,按斤数都被村里收购过来,统一喂养,防台上的猪圈再次利用了起来。

学校的操场临时搭建了羊圈和养鸡场、养鸭场,孩子们的活动场所暂时放到了两排教室之间。

幸亏当时建沼气池时,防台上也建了一个,主要是针对学校里的厕所建的,这时派上了用场。

9月已经进入秋季,白天的气温虽然还接近30度,可夜晚气温低,加上防护措施到位,异味倒是不大。

韩屯村各家的小麦不多,由于村里种的大部分是麦种,让种子站收走了,各家分的麦子刚够吃的。杂粮倒是不少,由于这两年粮食不好卖,各家都存了不少杂粮。

几个村干部商量了一下,各家的粮食单独存放太麻烦了,干脆把粮食都集中起来,放到村里的粮库里。

韩屯收粮食方便,一个上午的时间,各家的粮食都入库了。

饲草也集中起来,都运到了防台上,也没人计较多少了,大伙都紧着往防台上搬,水位上涨的特别快,一个上午的时间,都快和宅基持平了。

最后各家剩下的,就是家具了。这两年村里的木工组发展成了家具厂,谁家都没少添置家具。

大伙腾出空来,就把家具往防台上倒腾,分开堆放在服装厂前面的大棚下。

这次上水,老天也不开眼,昨天还是晴天,今天一早,天气就阴沉沉的,随时都可能下雨。

村里的老人都犯嘀咕:“这是要下连阴雨啊,可千万别下秋傻瓜雨,那样就苦死了。”

要说还是老人有经验,大伙尽管怕,下午一点多,雨还是下了起来。洪水漫过了宅基,大部分人家的房子都进水了。雨水加上洪峰,


状态提示:第502章 决堤--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