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恐怖悬疑>盛君锦>第三十八回 审理

南阳西城府衙大堂内,王柳将颜家的案情一一描述给汪清海。

汪清海听后略微沉吟,道:“原以为只是卖假画讹诈些银钱罢了,没想到居然还有这等事牵扯,”他想了想问道,“那颜家姑娘怎么说,这奴仆中毒是否要上报?”

奴仆要是死在自家院里,找个地儿隐秘地埋了就是,或者打发人半夜抬出去,只要主家不声张报官,基本上官府也只当睁只眼闭只眼。

但既然官府要插手,按着惯例也需得主家点头才行。

王柳点头:“下官已经问过了,自是同意的。她父亲去世的早,上月母亲又刚去世,这才不到月余,幼弟身边的丫鬟就遭此横祸,自然怀疑这毒是给颜少爷准备的,只可惜丫鬟贪吃成了替死鬼才有幸逃过一劫,不过也不枉主仆一场,顾全了颜少爷。”

投毒的人在暗处,颜家姐弟在明处,此回若是不追究,下次又故技重施如何是好?不如一次性追究到底的好。

这样想也是人之常情。

汪清海颔首。

既然是牵扯命案,那假画的事只能暂且搁置一旁。

虽然案件与南阳贵家无牵扯,情况也不严重,但这还是他上任以来头一件着手办理的案子,自然不能掉以轻心。

汪清海在堂首主位上站起身来,踱步两下问:“颜家除了颜氏姐弟,好像还有外房的姑母住着是吗?”

他顿时想起了在却扇坊时热情招呼他们的那个中年妇人。

想起颜姑娘对她的言听计从,汪清海心头忽然一片清明。

首案不能太难办,否则时间拖长了对自己官声不佳;但也不能太简易,否则毫无用处。

这件案子牵扯人命,算是不小,眼下凶手已是猜想有七八分汪清海嘴角微翘,露出个自信的笑。

“大人请看,”王柳将提前预备好的东西呈上去,“这是颜家目前居住且与案件来往关系人员的名单,除了颜氏姐弟、姑母吴颜氏母女三人、府内各方的杂役、仆人、丫鬟婆子拢共就十三个,关系十分简单。这十三个人里有大半都是从伢婆手里买来的,都是无根无底之人,除了极个别是南阳本地人,虽然出身不同,但这些人都一径表示颜家太太是和善之人,从不苛待打骂下人,而且治家有道,因此家宅里的婆子丫鬟从来没大声嚷过一句。”

听起来这位颜太太是个利落聪慧的女人。

丈夫去世多年,能将快要垮掉的店面和颜家支撑起来,自然不会是泛泛之辈。

汪清海一面听他解释,一面看名单,后面出现的几人和来源介绍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个周老三为何会有关联?”

“周老三家中做羊乳生意的,因着颜家少爷喜欢吃羊奶羹,便时常让周老三送来,因此也算是与颜家有来往的人员,而且——”王柳想起了那香艳的场景,难免不自禁地咽了口唾沫,“导致颜少爷身边丫鬟中毒身亡的正是今早的那碗羊奶羹。”

“哦?”

汪清海余光瞧见王柳有些异常的神色,不免疑惑:“你这是怎么了?”

王柳舔了舔干涸的唇,道:“方才下官依令前去颜家拿人问询时,没想到在颜家书房撞见周老三轻薄吴家二女——这人牵扯两面,下官不敢有误大人审理,便将人等都一一带回了。”

寥寥几句,案情十分明了。

汪清海正色道:“情况我已了解,去前面升堂吧。”

南阳城县衙宽阔高大,六根红柱分抵两边,正堂上挂着‘明镜高悬’四个正楷大字,令人心生敬畏。

外头早已有好事的群众邻里占了好位置预备看热闹,现场一片嘈杂,人声鼎沸,细听有些讨论颜家姐弟的可怜,有些在议吴颜氏的恶毒,但其实绝大多都是谈论吴二小姐的香艳绯色。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事情发生还不到一个时辰,吴二小姐被地痞强占的消息就被传的人尽皆知。

众口铄金,人言可畏。

颜樾挺直背脊立于明镜堂,背影在群众看来,却是单薄无依、可怜至极的。

偶时能瞧见颜大姑娘侧目眼中的黯淡,甚至还能瞧见一丝丝泪光,围观百姓的怜悯之心被勾的一阵一阵的。

“大哥,你说这颜大姑娘招谁惹谁了,早早死了爹不说,眼下娘也跟着死了,如今还有姑母毒害弟弟,然后霸占颜家——真是太可怜了。”

人群后的一位黄衫少女叹道,“真是太可怜了,我原以为这样的惨事只有戏文里才有,没想到居然让我碰上了!”

一旁的男子无奈笑了笑。

人是群居的,为了跟着众人走,自然是牵强附和、跟随大众的意思。

有可能原本不觉得颜姑娘可怜,但既然大家都觉得可怜,为了不惹人显眼特立独行,于是口里都跟着众人的意思说可怜了。

这是愚昧。

原本只是口里这样跟从,但久而久之说的人多了,心底也就接受了这样的‘事实’,原本反驳的内心开始渐渐接受。

这是盲从。

但这两个词只可以形容别人,苏沣不喜欢用这个词来形容苏檬。

她就像一朵美丽的菡萏,被苏家娇着捧着长大,外头的事虽知道的不少,但那些不过是戏文里的勾泪处便哭的稀里哗啦,这样的人,怎么会晓得人心上的险恶有多恶?

“大哥,你怎么了?难道你觉得我说的不对吗?”

苏檬瞥见大哥的神情,追问道。

苏沣淡淡摇头,刚举起手预备揉头,却害怕弄乱妹妹的发髻


状态提示:第三十八回 审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