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我的家通往三国>第0078章 刺史府

十月,江汉平原已经刮起了凛冽的北风。襄阳城中,人们已经换上了冬衣。街道上的人流并没有因为天气变冷而减少,反而因为是年尾,人显得更多了。

襄阳的商业一直比较繁荣,周边乡镇的农产品收成之后,都会向襄阳集中。如今,还多了不少筑阳运过来的商品,其中书籍、玻璃制品、还有水泥这种新玩意是大宗。水泥比黄土好用,不仅可以用来筑墙,还可以用来铺路,如今是襄阳城里非常时新的建筑材料,价格当然也非常昂贵,只有大富之家才用得起。由于筑阳那边水泥的产量上不去,襄阳城的富豪们都得去筑阳那边预订,花费一大笔订金,然后排队等候投产。

在庭院里如果有一条水泥路,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有的水泥爱好者还用水泥修建了鱼池、凉亭。当然,都是在筑阳来的工匠指导下完成的。否则,他们不知道应该先用钢筋做骨架,才能够做出各种坚固的水泥制品。

刺史府的后花园,也有一条蜿蜒的水泥路正在施工,一个胖乎乎,如同肉球一般的身影在施工现场来回地看着,不时地指指点点。这个人正是现任筑阳县令唐瑁。唐瑁在筑阳视察的水泥工地已经很多了,所以对这种小工程是可以指点出一些门道的。他知道怎么样用鹅卵石和水泥结合,铺出一条具有视觉美感的小路来。

不远处就是刘表的书房,书房里,刘表和蔡瑁透过窗子,看着花园里忙前忙后的唐瑁。

“看来,唐天德的外甥还真是很能干啊。小小的筑阳经过他们这样经营,居然可以产出这么多好东西,而且粮食生产也没有落下,你看这一次秋收,他们又按时运了一万石粮食过来。”刘表对蔡瑁说。

“怎么?府君也对‘冥鱼’感兴趣了?”蔡瑁伸手在铜兽炭炉上烤了烤,笑着问。

“可惜才十六岁,再等两年吧。听说他人虽然聪明,却不爱看圣贤书。我得好好劝劝唐天德,如果一个人不读圣贤书,不明忠孝仁义,不明礼义廉耻,将来只怕会把聪明都用在祸国殃民上去。我得好好劝劝唐天德,有庞德公那么好的一个老师在庄园里,怎么也不督促‘冥鱼’读一读书?”

“也许,这个年轻人本意就不在做官,听说他的爱好是和工匠们混在一起,搞一些‘发明’,水泥和印刷不就是他弄出来的吗?还爱做生意,和颍川的商会来往很密。据说他自己都建立了商队,去汉中和蜀中做生意,貌似在襄阳和其他几个郡,也都有他的生意了。”蔡瑁从黄承彦处听到过不少周梁的事。

“如果只是这样,就有些可惜了。明明是官宦之家,却一门心思地想着从商。庞德公为何还对他评价这么高?”

“也许是因为关系好吧?庞德公在筑阳编书印书,可都是周梁出资的。最近庞德公还说他侄儿庞统是‘凤雏’,嘿嘿,十来岁就闹得天下闻名,二三十岁以后如果没显示出什么真本事,我看他老脸往哪儿搁?”

刘表笑着点了点头,似乎很爱听蔡瑁这番话。庞德公在襄阳郊外隐居的时候,刘表曾亲自登门,请他出来做官,但是被冷淡地拒绝了。刘表回刺史府后,连着好几天都闷闷不乐,甚至别人一提到庞德公的名字,他就生气。现在过去了几年,气消了一些,不过听见蔡瑁这样说庞德公,他心中还是暗自高兴,感到挺解气的。

这时唐瑁满脸带着巴结的笑容,走进书房。

“府君,德珪,只要再过一天,那条鹅卵石水泥路就完工了,路边在植上一些奇花异卉,绝对美不胜收!”

刘表笑道:“呵呵,天德啊,辛苦不菲啊,怎好让你破费,我还是如数付给你吧!”

“府君,您这就见外了。那水泥厂是我唐家名下的产业,工人也都是我家的庄户,成本并不高,只是因为产量少,要买的人多,价格才高。我亲自拿货,价格是不高的。再说,我为二位大人略表孝敬,难道还不是应该的?我们唐家能在筑阳站稳脚根,还不是托二位大人照顾?”

蔡瑁笑着对刘表说:“府君,天德说的不错。水泥和书都是他们庄园的特产,亲友间走动,拿一些家乡特产,不是很正常的吗?都得在钱上面算得一清二楚,反而显得生分了。”

正在这时,有下属飞跑到书房前向刘表禀报到:“刺史大人,有圣旨到!”

“圣旨?”刘表听了,沉吟了一会儿。他知道这所谓的圣旨,实际上是李傕郭汜对自己的态度。

董卓的死讯一传到襄阳,他就上了一份奏章,称颂了王允和吕布的功劳,祝贺汉献帝诛灭了董卓这个反贼。但是不久之后,李傕和郭汜又杀死王允赶跑吕布,把持了朝政,令刘表一时间后悔自己的冲动,没有多观望几天,就急着表明态度。

于是他这一次没有急着上表,而是观望局势的发展。等李傕和郭汜在关中站住脚根,控制了朝政后,刘表就遣使送了一批钱粮布帛到长安去,算是表明自己的态度了。这次圣旨下来,就应该是李傕和郭汜对自己的态度,不知是拉拢他还是把他定为反贼?从刘表的内心来说,他是非常不愿意被朝廷说成是反贼的,那样,他就和刘焉、袁术之辈没啥区别了。在所有的势力之中,只有他和幽州的刘虞是最热衷于和汉献帝朝廷联络的,就是求个名正言顺,毕竟如今名义上的天子,就是刘协。

刘表下令将前厅打扫一番,铺上厚厚的红毯,焚上好香。他自己也换上隆重的


状态提示:第0078章 刺史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