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都市现代>大虞宦游记>第三十八章光熙元年
没有亮,他穿好衣服,打着火把就出发了。

这个天还有一点冷,走出门,刮风的时候,他不由打了一个寒颤。

在天才朦朦亮的时候,他就到了陵水河边,这里早已经搭好草芦,乐队留在草芦里面,等待总理到来,在陵水岸边,临时弄了一个谕禁碑,上面写着因为总理大臣要来的原因,在这几天严禁到陵水附近游玩,若是被巡查士兵逮住,一律图谋不轨论处。

他看了看碑文,在看了看沿岸的站立的厢军,心中有些担心,万一这是知县上的诡计怎么办,当时传话的人自己也没有看到,若是真的抓了自己,那就可真是有理也说不清了。

想到这个,他没有立马离开,自己若是离开了,那就是做贼心虚了,他就站在那里,等着总理大臣的到来。

在天亮的时候,县令坐着自己的轿子,到来这里。

除了他之外,六房师爷,县丞,团练都来了。

然后就是各处里长来到这里,接下来就是乡绅。

大家都穿着礼服,神情严肃的看着陵水下游,陵水是玄河一条支脉,流向怀华府的明湖。西南总理先到了怀华府,准备沿陵水西上,到达永安城。为什么选择这个路线,益安府上下都议论纷纷,这一条路绝不是绝佳选择,一般情况下,都是从武凉府南下,除了进陇右府时候颠簸了一些,其他时候都是一马平川。

这水路可要一路颠簸了,就算习惯坐船的,在船上待上两三天也不会舒服。

张知县站在最前面,身体不时细微的抖动,脸色苍白,如同害病了一样。

他知道张知县在害怕什么,在总理出发的时候,还有一道诏令,凡是贪污银子达六两者,斩。

像张知县这种,怕是有百条命都不够斩了。

这次恩科目的也是如此,不怕没有人治理,秋闱之后,就数百举人出现,到了明年春闱,还有一群进士。

在京城里面的等待补官的进士,可是期待着这一场大清洗。

在太阳出来的时候,远方出来号子声。

精壮的纤夫喊着号子,拖着彩船逐步向这边行来。

在大船旁边,游走几艘小舟,舟上站着一两位卫士,这些卫士手都握在刀柄上,精神抖擞的看着两岸。

大船靠近了,最先入眼就是那飞扬的青龙旗,然后船顶上的三块告牌,左边肃静,右边回避,中间告牌上西南总理下写着林。

船头也飘着一个写着林的旗子,在众人看到这旗帜的时候,知县连忙说奏乐。

首先是是敲鼓,然后唢呐等吹奏起来。

听着这音乐,他觉得头疼,这迎宾用的乐曲也太聒噪了。

大船在乐声之中靠拢,在岸边护卫厢军立马搭上两个木块,从船上先下来了十几位士兵,这些人站立两边,刀剑出鞘,一股肃杀的气氛弥漫在陵水岸边。

“奉林大人谕,请团练上船叙话。”

一个在船上的仆人大声喊着,梅团练看了看了身边的张知县,张知县满头大汗的看着他,艰难的点点头。

梅团练将腰中武器解下,准备上前的时候,张知县不知怎么的也准备跟上去,但是在两排的侍卫二话不说将长刀指向他,示意他不准备前进。

张知县只能苦涩一笑,退了回来。

梅团练兢兢战战的走到船头甲板上,恭恭敬敬的行礼:“卑职梅余欢,见过总理大人。”

“梅团练,陵水县中有多少厢军?”

“禀,禀大人,约有万余?”

“放肆,本官问你,这陵水县中有多少厢军?”

梅团练没有回答,不住的扣头,连声说恕罪恕罪。

“你作为县里团练,竟不知手下有多少将士,来人,他头上顶冠摘了,压下去。”

梅团练压下去之后,站在岸边的大小官吏都冒着冷汗,这总理大臣也太那个。

他们这些博学的人都已经找不到什么词形容总理大臣,按照惯例,这朝廷官员到了应该先接风洗尘,然后找他们询问才是,怎么这才刚到就罢官了。

“奉林大人谕,请民房师爷上船叙话。”

民房师爷摇摇晃晃到了船上,估计是被吓到了,结结巴巴,只知道磕头。

“本官问你,这陵水县有多少户人?”

民房师爷连忙将人数报了上去,总理继续询问了几个问题,师爷都如实回答完毕。

等民房师爷回禀完毕,总理大人那边先沉默了,这一沉默,大家心更慌了。

民房师爷额头上的汗水不断滴下,这略带寒意的早上,他如同站在三伏天的烈阳底下。

“本官在问你一次,你所说可属实?”

“小的,小的,不敢蒙骗大人。”

师爷这才说完,里面一个仆人拿出一个账本。师爷接过账本,翻了几页,脸色苍白晕倒在地上。

“泼醒。”总理大臣冷冰冰的说着,一个仆人打起一桶河水,泼在师爷身上。

师爷受冷水这么一激,清醒过来,连忙磕头说自己有罪自己有罪。

“按照《大虞律》瞒报三十户以上者,该当何罪?”

师爷停止了磕头,已经被吓傻了。

“压下去,正法。”

两个侍卫压着师爷,这时候师爷也醒悟过来,大声说着饶命,在一旁张知县看到这个情况,连忙开口说:“大人,大人,正月见血不吉呀,正月见血不吉呀,不如暂且押入牢中,待秋后再让他伏法。”


状态提示:第三十八章光熙元年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