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恐怖悬疑>姝荣记>第五章 问策

“国库空虚,富在乡间。”长广王缓缓地对锦姝说道,此刻他也许忘记了自己的女儿还只是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儿,“富在民间,却并非富在小民,而是富在豪绅氏族。”

“这便是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话毕,长广王垂下头沉默片刻,随即又攥紧了拳头说道:“若有来日,孤定要使天下耕者有其田。”

这是第一次长广王在锦姝面前露出他的野心。

若有来日,那便是······

锦姝坐在一旁,看着长广王拿出布帛,用工整秀美的小楷写下一列列字,小厮谨舟在一旁跪在一旁静静的研磨。

锦姝知道,长广王在寻求破解之法了。

“将唐先生,杜先生请来。”

停住笔,长广王一手拂袖,另一手将毫笔置于白瓷笔山上说道。

“是。”

站在门口侍候的顺公公轻声应道。

唐先生与杜先生,应当就是长广王府的门客了,也就是长广王的智囊。

锦姝曾经听到过这两位的名字,当时还有许多其他的名字,而此时长广王偏偏唤这两人前来,便说明这两人一定有过人之处,或者是长广王真正信任的。

不多时,顺公公就领证两位头戴纶巾的中年男子进来,左边的那位打扮颇有些奇特,头上带着纶巾,身上却穿着窄袖胡服。

两人进来后,便低身行礼道:“拜见王爷。”

又见长广王身旁跪着一小女孩儿,虽然之前从未见过锦姝,但是二人却立刻想到,这便是长广王如今唯一的孩子,丹阳县公主,二人又对锦姝行礼道:“拜见县公主。”

锦姝立即起身还礼,“锦姝见过二位先生。”

“都不必多礼,坐。”

二人跽跪在软垫上,双手撑在大腿处,上身挺得笔直。

“自今年暮春以来,数郡无雨,田中麦黍多干死,天不佑我大陈,干旱之下,受灾最重的南阳郡和辽东郡已经出现大量灾民逃荒或自卖为奴了,孤已向父皇请命,代天子赈济百姓,安抚万民,不知二位先生可有良策献上?”

长广王话落,杜显和唐子成便对视一眼,对于大旱之事,他们也有所耳闻,王爷主动请命,现在却只叫了他们二人前往商量对策,想到此,两人心中皆是一震。

杜显和唐子成并没有立刻回答长广王的问题,而是向他询问有关问题。

看到二人反应,长广王在心中安安点头,若是二人为夺得他的赞赏立刻献策,他反倒要失望了。

待二人问完问题,穿着窄袖胡服的先生率先说到:“王爷,此次,陛下可有暗军派出?”

“子明不愧有小诸葛之称。”长广王赞赏的看向他,这一番,便问到了关键之处。

原来这位窄袖胡服的便是杜显先生,字子明。

“不错,父皇已点了五万大军给端梁王。”长广王点点头说道。

“想必这便是王爷为何要主动请命赈灾的缘故了。”

杜先生摸着自己的山羊胡说道。

“如此一来,端梁王必然会暗中下令,使依附与他的几大氏族哄抬米价,将百姓逼上绝路,好给自己创造立功之机,又叫王爷赈灾不力,真是一石二鸟。”唐子成皱着眉头说道。

“以属下看来,王爷应先手书曲山谢氏等几大氏族,稳定米价。”杜显继续说道,“即使谢氏,王氏,涂氏皆听王爷号令,也只是缓兵之计,关键是如何使其他氏族甘愿拿出粮草来。”

“这又谈何容易。”唐子成叹了口气说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此番大旱,于他们而言,不吝于一场饕餮盛宴。”

唐子成的话落后,众人皆无言。

锦姝也皱起了小眉头,她心里知道许多赈济百姓的方法,但是都没有用,最关键的,国家无粮,士绅有粮,可士绅的粮不愿意拿出来救助百姓,他们还要哄抬粮价,大肆收敛灾民。

现在最关键的,还是如何将粮食从士绅的手中拿出来。

看到锦姝皱起眉头,苦思冥想的模样,长广王轻笑出声,说道:“看姝儿这副模样,可是要为父王分忧。”

锦姝抬起头皱着眉头说道:“女儿想为父王分忧,可是女儿愚钝,想不出什么好法子来。”嘴一撇,竟是要哭出来的样子。

长广王哪里还敢逗弄锦姝,立即将锦姝抱在怀中安抚:“我儿聪慧,父王相信,等姝儿长大了定能为父王分忧。”

看到这一幕,杜显与唐子成皆暗暗心惊,早便听闻王爷十分宠爱丹阳县公主,此时看来,传言不虚。

“县公主虽年纪尚小,却懂得为父分忧,一片诚孝之心呐。”杜显笑着说道。

直到回到落英院,锦姝还是愁眉苦脸,今日长广王召集门客议事,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办法,只能先将国库中的粮食运往受灾最重的南阳郡,又从长广王的食邑胶东郡调粮运往辽东郡。

说到底,根本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粮不够。

端梁王府。

“这次,孤便让父王瞧瞧,谁才是他最出色的儿子,这大陈的江山到底应该传到谁的手中。”端梁王捏紧了拳头说道。

不多时,一位身着宽大儒衫的年轻男子走进书房,跪坐在端梁王一侧,低声说道:“王爷尽可安心,属下已按照您的吩咐安排好了一切,各大氏族皆同意王爷的计划。”

这便是端梁王的门客,素玄。

“他们自然会同意,即使没有孤,他们一样会哄抬粮价。孤这一回便要看看孤这个有仁君之风


状态提示:第五章 问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