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恐怖悬疑>姝荣记>第二章 朝堂

一直到晚膳十分,长广王才打发人从宫中送来消息,因公务繁忙,今夜便夜宿宫中。

夜宿宫中,锦姝记得父王上一次夜宿宫中还是两年前,仿佛是老福王门客在宁阳县大肆敛钱,民怨沸腾,几要叛乱,莫不是这一回,又出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

锦姝在心里想到,但很快锦姝又将这件事情从心中抛去,即使发生了什么大事,也与她无关,于她而言,现在最重要的,是照顾好母妃。

如今实行的分食制,锦姝跽坐在小几后,案上的食物丰盛却不奢侈,看着簋中的肉羹,锦姝想起偷偷看的六国志和陈志,这是个类似于魏晋南北朝的架空时空,不光政治,包括文化,习俗都与锦姝本来那个世界中的魏晋南北朝很像。

若说来到这里有什么不适应的,那就是食物了,这里的食物做法还多是蒸煮炙,炒菜很少,人们也还没有掌握炒菜的秘诀。

坐在锦姝一旁的书兰不断地用食勺和玉箸将案上的肉羹菜羹放到锦姝面前的小碗中。

“妾今日瞧着,县公主饭量又大些,想必是要长高些了。”坐在谢氏一侧为谢氏布菜的妇人和善的说道,这便是厨艺极好的佩姨了,她本是谢氏的陪嫁婢女,现如今是长广王的滕妾,长广王位列王公,按律可有八妾,除了今日白天见到的高夫人,杜夫人,佩姨,府中还有两位滕妾,其中一位是谢氏的陪嫁姐妹,曲山谢氏旁支的女儿,是谢氏的堂妹,因此在众多的滕妾中,这位谢夫人的地位要格外的高些。

初知此事时,锦姝还为此惊异过,竟然还有这样的习俗,女儿出嫁,娘家竟还要陪嫁姐妹,后来才知,这也是世家保证联姻的方式,现今医术还不成熟,女子早早出嫁,有许多女子早逝,若原配早逝,夫家一般会将妻子的陪嫁姐妹扶正,以确保两家联姻不断。

而最后一位滕妾,便是常年抱病的李夫人。

想了这么多,实则只过去了几息的时间。

“我看她是贪我这里的吃食,故而多吃了一些。”谢氏嗔怪道。

“母妃明鉴,女儿这几日可都有好好吃饭的。”锦姝撅起嘴说道,“不信,您大可盘问书兰与墨玉,再不济,您也可问问奶娘,她总不会骗您。”

用过晚膳,佩姨带着下人们将案几撤去,锦姝又坐到谢氏身边,倚靠着她。

“这些时日我叫芜娘给你新做了一双丝履,你试试合不合脚。”谢氏说着,她的大丫鬟连翘便捧着一双小小的丝履跪在锦姝面前,小心翼翼的将丝履给锦姝穿上,然后系上丝带,锦姝调皮的将脚抬起来,只见大红色的丝履上绣着一对栩栩如生的蝴蝶,上面还缀着几颗宝石。

“母妃,很合脚呢。”锦姝将脚往谢氏面前移了移说道。

“今日你父王不回来,你留在荣寿堂陪母妃好不好?”谢氏轻轻地摇着锦姝的肩膀说道。

“真的?我今晚真的能和母妃一同睡?”锦姝故作惊喜的说道。

“哈哈哈,难道母妃还会骗你不成。”

而此时,宫中,承华殿。

一位身着玄色华服的老人坐于正殿之上,头上戴着的九梁冠说明了他的身份,他就是当今大陈天子。

“国库里的钱粮够救助几地百姓?”大陈天子沉暮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回陛下,只够救助三个郡的百姓。”

掌管国库的治粟内史从百官中出列,跽坐于大殿之上,手持玉笏说道。

“陛下,数地大旱,草不附地,万里赤土,恐生民变啊。”已然满头白发的宰辅王植立即说道。

宰辅王植的话一出,大殿之上似乎多了一些莫名的气氛。

民变,不论哪朝哪代,于统治者而言,都是一个噩梦。

天子微微颤抖,遮面的玉珠左右颤抖,相互撞击发出一阵细碎而清脆的声音。

“今年大旱如此严重,受灾最重的南阳郡,安陵郡,辽东郡为何不报?”

大殿陷入一阵诡异的安静之后,御史大夫温兆突然大声说道。

似乎立刻打断了大殿之上诡异的气氛,又似乎给百官找到了一个宣泄的缺口。

大殿之上瞬间吵嚷起来。

“南阳郡受灾最重,南阳郡守崔珣为何不报?”

“安陵郡河湖众多,为何不提早蓄水?”

“臣请陛下治南阳郡守崔珣,安陵郡守谢樟,辽东郡守李公悬治理不力之罪。”

温兆走到大殿正中,手持玉笏对天子说道。

透过摇晃的玉帘,天子看着跪坐于正中,身着绯色朝服,头戴冠毓的温兆,神色复杂,突然,他将目光收回,看向跪坐于第一排的儿子们。

广成王偲,建成王仱,端梁王仪,明安王亿。

“众皇儿可有良策?”

天子突然问道。

温兆听到天子的话,顿感不妙,豆大的汗珠从发间渗出,他能感觉到自己后背的一阵阵凉意。

“回父皇,儿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平民叛。”

端梁王燕成仪站起身向前一步跪坐在地上大声说道:“儿虽不才,愿为父皇解忧,平定叛乱。”

朝堂之上又再次陷入平静,这便是历朝历代解决大灾的方法,粮草未动,兵马先行,平定乱民。

“哈哈哈。”大陈天子大笑,面前的珠帘大幅度的颤抖,发出一阵急促而清脆的撞击声,“好,不愧是我儿,给你五万大军又如何。”

端梁王俊俏的脸上隐晦的露出得意。

“父皇,儿臣愿往南阳郡代父皇赈济百姓,安抚


状态提示:第二章 朝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