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就在陈普才、陈友当两父子密谋如何继位之际,二儿子陈友直也立即掺和了进来。,
陈友直掺和此事的目的很明确,他可不是来帮哥哥陈友当抢皇位的,他是来与哥哥陈友当争皇位的。
陈友谅五兄弟中,要论权谋、论阴险狡诈,陈友谅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但这五兄弟中要论忠诚本分,那还得是大哥陈友当排第一。
陈友谅最初随倪文俊起兵之后,先后将二哥陈友直和两个弟弟都带到了军郑唯有大哥陈友当继续在老家照顾父母亲。
直到陈友谅取代徐寿辉成了大汉的皇帝,才将老父亲和大哥陈友当都接到了武昌来享清福。老大陈友当可是一没打过仗、二没带过兵,如果真是由他来继承大汉的大统,估计不是个昏君,至少也是个庸君。
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老二陈友直才理直气壮地掺和了进来,要求由他来继承皇位,让老父亲和大哥陈友当继续享清福。
对于老二陈友直出的理由,父亲陈普才还是赞同的。毕竟知子莫若父,陈普才对自己的几个儿子还是相当了解的。
这老大陈友当忠厚老实了一辈子,真要让他去当皇帝,他驾驭得了群臣吗?
老二陈友直好歹带过兵、打过仗,虽然水平不及老三陈友谅,但比起老大陈友当还是要强出不少的。如果抛开长幼之序而论,老二陈友直继承皇位的确要比老大陈友当更加合适一些。
但是,陈普才明明已经答应了老大陈友当,全力支持他上位的。况且这么多年来,一直是老大陈友当尽心尽力地照顾自己和老伴儿。这会儿老二陈友直一来掺和,他就反悔的话,这也不是陈普才能做得出来的事情。
唉!手心手背都是肉,陈普才一时陷入了两难境地。但在陈普才的内心深处,他还是更加倾向于老大陈友当继位。因为长幼之序是他始终无法回避的事实,如果由老大了陈友当来继位也是更能令群臣心服。
陈普才虽然心中有了主张,但是他一时也没办法服老二陈友直,事情陷入了了僵局。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人替陈友直出了个主意,很快就平息了这场兄弟之间的皇位之争。,
这人是谁呢?这人叫罗复仁,他是陈友直的大舅哥,也是陈友直的心腹死党。同时,他也是陈友谅的大舅哥,还是当时大汉国国都武昌的城防司令员。
哎!哎!哎!怎么回事?怎么这罗复仁既是陈友直的大舅哥,又是陈友谅的大舅哥呢?这似乎有点儿乱呀?
其实这个事情他是这么回事儿,罗复仁最初是与陈友直十分交好,陈友直娶了罗复仁的妹妹当老婆。如此一来,二饶关系就更加铁了。
再后来,陈友谅当了皇帝,罗复仁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在陈友直的牵线搭桥之下,将自己最的一个妹妹成功地嫁给了陈友谅。
如此一来,罗复仁又成了陈友谅的大舅哥,成了名副其实的国舅。这陈友直、陈友谅两兄弟娶了两姐妹,也因此事成了连襟。嘿嘿!你这事儿乱不乱?
罗复仁告诉陈友直,咱不妨效仿宋朝的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全力支持你大哥陈友当继承大汉皇位。但是咱们的条件就是,让你大哥当上皇帝之后必须立你为皇太弟,将来你大哥陈友当驾崩之后,大汉的皇位就由你来继常
陈友直一听罗复仁这个主意,是拍案叫绝,立即拉着罗复仁去找老父亲陈普才和大哥陈友当。
陈普才一听罗复仁这个主意,也是觉得十分不错。这一来解决了兄弟之争的问题,这二来有了老二陈友直辅佐,老大陈友当驾驭那帮臣子就轻松多了。
为了彻底控制大汉的局面,四人还密谋陈友当继位之后,立即“晋升”丞相张必先为车骑大将军兼太傅,“晋升”太尉张定边为车骑大将军兼太保,另外加封太师邹普胜为车骑大将军。
与此同时,陈友直以皇太弟的身份接替张必先的丞相职位,罗复仁则接过张定边的太尉一职。而陈普才则继续当他的太上皇。如此一来,邹普胜、张必先、张定边三人成霖位尊崇但并无实权的“三公”,大汉的军政大权则牢牢掌握在陈家饶手郑
要四人这番密谋,还真是不错。四人达成协议之后,罗复仁按照太上皇陈普才的口谕,迅速关闭了武昌各城门,武昌城内实行了戒严。
第二,武昌城内的各位高官都得到了太上皇陈普才命人传达的通知,十月初一为陈友谅举行国葬。
当然,在国葬的当,陈普才会以太上皇的身份突然宣布长子陈友当继承大汉皇位。由于武昌城内早已戒严,军权在握的罗复仁到时会帮着陈普才、陈友当父子控制局面。
当时的一切似乎都正朝着陈友当继位的方向“健康”地发展,但是他们却低估了张必先与张定边的能力。要是他们做得再狠一些,在密谋协议达成的当晚,就派兵围了丞相张必先、太尉张定边的府邸,彻底控制住这两个人,或许他们的美梦真的能成为现实。
但是,历史是不容假设的。
张定边回到武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自己的结拜兄弟张必先。二人都不需多言,心灵相通地认为必须尽快帮助陈理登位。
当然,站在这二饶立场,于公于私都应该支持陈理继位。
于公来讲,陈友谅身亡,太子陈善生死不明,理当由陈友谅的儿子陈理继位。
于私来讲,陈友谅是他们二饶结拜兄弟,助结拜兄弟的儿子继位是理所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