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大汉帝国风云录>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八章 箭在弦上 第十节

第二天,大司马大将军李弘上奏天子,以自己和朝廷所定的“十年之约”为借口,另外考虑到自己常年征伐在外无法正常行使职权,所以特意请辞六州四郡的军政大权。

李弘的奏章引起了朝堂上下的震动。谁都没有想到李弘这么痛快地交出了六州四郡的军政大权。他是不是还有后招?吕布率领北军正在返回晋阳的路上,当大军到达晋阳之日,李弘会不会发动兵变?大臣们越想越怕,心中惶恐不安。

太傅蔡邕、大司徒崔烈、大司空刘和立即约见李弘。昨天晚上在长公主的接风筵席上,大将军是否征询了长公主的意见?长公主的的态度是什么?

“长公主收回权力的决心非常大,我没有任何选择。”李弘坦然说道:“我和诸位大人立即联名上书,督请陛下修改官制,拿回所有的相权。”

第三天,以太傅蔡邕为首的四位上公、九位上卿、三位诸卿和三十多位秩俸两千石以上的朝廷大员联名上书,要求修改官制。

新官制基本上是沿袭了大秦朝和本朝初期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制。

在新官制中,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丞相总领朝廷百官,支持朝中大政,召集朝议,决定国家军政大事,封驳诏书,任免和选用官吏,主持郡国上计,考课弹劾百官,对上谏净和对下执行诛罚等大权,凡国家要政无所不及,地位尊崇,权力极大。

太尉协助皇帝处理全**务,是武将的最高荣誊职务,主要是制约丞相的相权,防止丞相染指军权。太尉一旦加“隶尚书事”,则参予处理国政。

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负责掌管皇家图书,处理呈送皇帝的奏章,承转皇帝的诏书;监察天下百官,外督领部刺史监察郡国行政,内领侍御史审理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的不法案件。御史大夫职掌清贵,为“凤宪”之任,为百官所惮敬。

由于新官制中丞相和御史大夫的存在,导致少府中的尚书台和御史台的权力几乎被全部转移了出去。

当天下午,长公主做出了回应。她不但拒绝了大臣们的奏议,还下诏给大臣们,建议把尚书台从少府划出,提高尚书台的地位。

少府是本朝皇帝处理政务的主要机构。尚书台隶属于九卿中的少府,不是一个独立机构。长公主要求把它从少府中划出,做为一个独立机构存在,显然是为了加强中朝官的地位和权力,以便自己更加肆无忌惮地夺取相权。

大臣们也立即做出回应,他们否决了长公主的建议,极力要求修改官制,并联名举荐大将军李弘为新官制中的丞相一职。

李弘在目前朝廷中的地位无人可以替代。大臣们把他推到长公主的对立面,就是迫使长公主让步。

当天晚上,长公主果然让步,同意修改官制,但她坚决要求把尚书台从少府划出,作为一个独立机构存在。

同时,她做了一个让大臣们目瞪口呆的决定。长公主下诏,拜李弘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台。

大臣们把李弘推到前面逼迫长公主让步,交出相权。长公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把李弘推到前面,拒不交出由尚书台控制的相权。

这样一来,就算官制修改了,新官制中的丞相和御史大大的职权还是被大量割弱了。

长公主利用自己手中的皇权,强行要把尚书台划为一个独立机构,并把这个权力大增的尚书台交给了李弘,其用意显然是打算把李弘推到大臣们的对立面,分裂李弘和大臣们之间的联盟,让李弘出面逼迫大臣们放弃修官制夺回相权的妄想。而大臣们面对权力急剧膨胀的李弘,也只能选择放弃修改官制的想法,维持现状了。

李弘做了丞相,最多是一个权臣,还有天子和长公主的皇权约束。但李弘一旦掌控了尚书台,同时掌控部分皇权和相权,那他就不止是一个权臣,而是事实上已经形成了篡立的局面。此刻的李弘就象当初的王莽,只要他愿意篡立汉祚,什么时候都可以,毫无羁绊。

李弘主动交出了六州四郡的军政大权,却因为长公主和朝中大臣们对相权的争夺,因祸得福,反而在不经意间得到了更大的权柄。

这种局面,长公主不愿看到,朝中大臣们更不愿看到,这根本就是一场两败俱伤,一场葬送社稷的血腥厮杀。

现在看起来,长公主的损失最大,她虽然拿回了六州四郡的军政大权,消除了李弘割据称霸的隐患,维护了皇权的尊严,但她却失去了对相权的控制,甚至还失去了部分皇权,也就是部分国政的决策权。

朝中大臣们在这场争斗中受益颇多。如果他们能成功阻止长公主把尚书**立出去,那么即使李弘以大司马大将军之职督领尚书台,他们也能拿回更多的相权,毕竟丞相和御史大夫的职权太大了。此刻对大臣们来说,他们宁愿失去一部分国政的决策权,也不愿意失去已经到手的丞相和御史大夫的大部分职权。但问题是,大臣们取得这部分相权的代价过大,这是长公主以牺牲部分皇权换回来的,对社稷的危害难以想象。

李弘的受益最大,但同时也成了矛盾的焦点,成了天子、长公主和朝中大臣们共同的对手。

长公主再次拿社稷来赌博。

她牺牲部分皇权,为的就是让大臣们迫于李弘的威胁,不得不重新站到自己一边。从而逼迫大臣们让步,让自己重新控制权柄。

此时


状态提示: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八章 箭在弦上 第十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