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大汉帝国风云录>论诸葛亮的法家思想

[作者:王彦俊左峰更新时间:2004-11-27|文章录入:眼镜]

“晖晖若长庚,孤出照一方”。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法家政治家、军事家。他一生法家思想的伟大实践,成果辉煌,为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为后人树立了光辉典范。本文试图从他法家思想的形成、后人罩在他身上非法家思想的画纱和他法家思想的伟大实践等方面提出讨论,求教方家指正。

一、诸葛亮法家思想的形成

诸葛亮法家思想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其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现择其重而论。

1、时代特征。东汉王朝是豪强地主垄断政权。统治者为维护本身利益,尊儒反法,大肄兼并土地,极度盘剥农民,促使阶级矛盾激化,公元184年“八州并发”黄巾农民起义,摧毁了东汉王朝统治基础,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荡涤了上层建筑领域内的污泥浊水,孔孟之道和谶纬神学被风扫残云,客观上为新一代法家人物茁壮兴起提供了适宜气候和土壤随黄巾起义失败,地主阶级内部急剧分化,派别斗争、路线斗争接踵出现,战争连锁爆发。公元189年东方州郡联兵讨伐董卓。而以袁绍、袁术、公孙瓒、陶谦、刘表、刘焉为代表的豪强地主官僚背人愿望,逆潮流而奉行孔孟之道,凭“内亲民事,外领兵马”,依家兵、部曲,割据一方,“家家欲为帝王”,连年混战,使全国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黄河流域经济遭到空前破坏,“百里无烟,城邑空虚,道莹相望”,“千里无鸡呜,白骨蔽平原”。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以曹操、刘备、孙坚、孙策为代表的中、小地主阶层人物,对农民的专政和豪强地主相一致,曾镇压过黄巾起义,但在地主阶级内部财产权利再分配上和豪强地主、州郡军阀的主张与要求根本不同。主张统一,反对分裂,要求重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主张法治,反对礼治,抑制豪强兼并,打击州郡军阀割据;主张“唯才是举”,反对“任人为亲”。他们与州郡军阀分道扬镳,强烈要求法家统一革新路线,革新东汉腐败政治,高举法家战斗旗帜,进行着统一中国的战争。结束了自西汉元帝以来儒家思想路线占统治地位的局面。

2、出身特征。公元181年,诸葛亮生于琅邪阳都的一个小官僚地主家庭。当时崇儒反法的东汉王朝已无力控制局势。天下动乱,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极其激烈,分裂割据趋势已基本形成。诸葛亮四岁(184)之年,黄巾起义,

汉灵帝组织保皇军镇压,屠杀义军,使繁华的中原大地沦为杀人屠场。

诸葛亮父亲诸葛硅曾任太山郡丞,不久去世。自188年诸葛亮由其叔父诸葛玄抚养。

家乡战乱峰火的恐怖,在诸葛亮幼小心灵中打上了深刻烙印,在其思想上渴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安宁的愿望犹为强烈。公元l94年,诸葛亮十四岁随叔父流寓豫章。195年诸葛玄丢官后带诸葛亮依附刘表于荆州。公元197年诸葛玄病故,十七岁的诸葛亮与其弟躬耕陇亩于南阳隆中,直至公元207年。颠沛流离、四处奔波避难谋生的少年诸葛亮,又经历了十年躬耕,面对此情此势,居危思安,要求祖国统一的法家思想由此而产生是在理中。

3、社会特征。东汉后期,南阳、襄阳一带是官僚、豪强的展集地。据载,从襄阳岘山以南至宜城百余里间,刺使、太守之类官僚有数十家。豪强势力兼并土地的矛盾十分尖锐,参加黄中起义的农民达数万人。公元190年,袁术唆使孙坚杀荆州刺史王,占据南阳。3月刘表继任荆州刺史,得到南郡小庐县土豪蒯越与襄阳土豪蔡瑁支持,入据襄阳,襄阳成为荆州地区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可刘表“外宽内忌,好谋无决”《刘表传》,喜欢空谈,不识“庶务”o境内“游子甚多”,“平居发调”,“人心不悦”

《诸葛亮传》。“博术儒术”、“关西、兖豫学士归者盖干数”《刘表传》。然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曹操胜袁绍后,统一北方的形势将近;孙权割据江东亦趋稳固。急剧变化的形势,激荡着荆襄志士仁人。颖川徐元直、后广元、汝南孟公威,博陵崔州平等,他们与诸葛亮“晨夜相从”,读书吟诗,谈古论今,评论天下大事,抒发自己的见解,游学傲社会调查,运用法家思想,分析现实,研究历史,寻找实现统一祖国远大政治报负的良策。他们耳闻目睹了董卓造乱、二袁等坚持儒家路线的败亡;黄巾农民起义的威力;曹操、孙策、孙权执行法家路线的胜利;由于豪强、州郡军阀混战国家四分五裂,人民深受饥苦的情景。因此,诸葛亮对当时的现实和人民渴望统一的愿望感受极深所以当他身居草庐,志在统一,成为当时“识时务”的俊杰。因而诸葛亮多年后在《又与群下教》中说“昔初交崔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徐元直,勤启‘诲”。在这些人帮助下,特别是他和不满刘权妁襄阳名士庞德公、司马德操过往甚密。这样,便在襄阳形成一支鄙视儒生的集团,他们认为儒生是“不识时务”的庸才,只有懂得时务的人才是人才。庞德公是这一集团的首领,很器重诸葛亮,称作“卧龙”称司马德操为“水镜”、庞统为“凤雏”。庞德公之子庞山民娶诸葛亮小姐姐为妻。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又是沔南名士,其妻“才堪相配他韵贤内助。这些密切的社


状态提示:论诸葛亮的法家思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