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中华帝国之汉匈全面战争>第三章 匈奴扰边,开始出击

王定远被他突然的一嗓子吓了个激灵,李逵自己也感到有些尴尬,略带歉意的说道:“不好意思,兄弟,我......”

“我懂!”王定远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这件事情放在谁的身上都不会好过,好了,早些歇息吧!”

李逵面露感激,这些日子来,只有王定远走的和他最近,并且,他发现,王定远的学识渊博比之当代大家有过之而无不及,虽然他没有见过那些大家巨儒,但他道旁听说也是略之一二。只是,向他这样的无名小卒,又能起到什么作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他只不过是天上众多繁星中最不起眼的一颗罢了!

营房外,刮起一阵旋风,满天星斗下,大汉旗帜迎风飘扬。

次日,营房外响起一阵号角声,各个营房都开始紧张的忙碌起来,来到军营场地上集合,什长看着这些脸上还带有一丝稚气的将士,大声说道:“昨日,由于叛徒出卖,匈奴人远遁塞北,了无踪迹,使得我大汉功亏一篑。但这次的失败,对于匈奴人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从此不敢在轻视我大汉子民!”

“但是!”什长话锋一转,道:“这次匈奴逃遁,也让我们彻底的与之决裂。所以,每一个身为大汉的将士,都要担负起保卫国家,抗击匈奴的准备。这里,是朝廷拨下银两,用于对大汉有功之臣的奖赏!”什长说完,身后便出现了数十名将士,抬着数个巨大的箱子过来,并一一打开,尽是黄金白银。

什长看着这些眼冒火光的将士们,挥了挥手,下令盖上,郑重的说道:“你们的成长,便将距离这些更进一步。况且,这只是你们得到的一小部分,战后获得封赏会更多。”

王定远看着那一箱箱黄金白银,心中反而没有过多的兴奋。从古至今,凡是战乱年代,没有一个高官厚禄是靠黄金白银获得的,而是靠踩着累累白骨走上去的。一将功成万骨枯,历朝历代的帝王将臣哪一个手里没有沾过鲜血,他们的成就无一例外都是靠着杀戮而获得。不过,话又说回来,黄金白银对于这些下面的将士,无疑是巨大的诱惑,又有谁甘心一辈子碌碌为为呢?

“看来,一场大战在所难免了!”王定远叹了口气,看着身旁处于兴奋中的袍泽们,仿佛已经看到‘唯独将军封万户,士卒战死埋蓬篙’的悲惨景象。

“怎么了?”李逵见王定远神色有些异样,有些担忧道:“你没事吧?”

“没事。”王定远摇了摇头,看着在这个世界上,目前唯一的好友,露出一丝微笑。

......

时间流逝,转眼以至中午,王定远跟随队伍,已经距离马邑百里之遥。此次,他们接到的命令是驻守雁门郡,防止匈奴人前来掠杀。

王定远他们心里清楚,这一次的移防,恐怕今生再也无法返回马邑,他们中,许多人流下了眼泪,望着马邑方向,长跪不起。

王定远和李逵也被其感染,眼眶有些发红。

“快走了,再晚些就无法在天黑前赶到雁门,有可能会受到匈奴骑兵袭击,得不偿失!”什长声音也略带颤抖,他自身便是马邑人,刚接到命令时,他本以为只是日常移防,却没想到前来传令兵直接说道:“朝廷有旨,各郡县所有兵马随时听候调遣,无军令,不可返乡。”什长心里清楚,只要朝廷这般下旨,便是做好了常年在外征战的打算,回乡,恐怕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衣锦还乡’,二是‘马革裹尸’。而作为一名职业军人,他心里清楚,一名军人,能在战场上归来的,永远占少数。

雁门郡,又名雁门关、雁门塞、西隆关,位于山西省代县。另一边是山阴县广武城南的咽喉要道。当乘车到山阴,再向东南方向奔驰半小时左右,就会见到群山起伏、沟壑纵横的勾注山脉。山脚之下,数百座汉墓封土堆状若丘陵一般,高者15米左右,低者约有4米,透透迄迄,散落在旷野荒郊之上。在这些汉墓中,埋葬着无数个汉朝守卫雁门关将士之忠骨,行人路过此地,无不肃然起敬凭吊英魂。走出广武城,沿着同大公路顺沟前往,便进入一条狭谷,人称雁门古险道,两侧峰峦叠蟑,怪石凌空险恶,翻过一道陡峭山梁,雁门关即跃入眼帘。--注解

将士们站起身,擦干眼中的泪水,义无反顾地朝着雁门而去。从他们踏出故乡马邑的那一刻,便已经打定主意。也许他们没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云壮志,但却有一颗‘精忠报国’的岳飞心。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歌:这是汉高祖刘邦(公元前)在击破英布军以后,回长安时,途径故乡(沛县)时,邀集父老乡亲饮酒。酒酣,刘邦击筑(一种打击乐器)高歌,唱了这首《大风歌》。表达了他维护天下统一的豪情壮志。然而,他未曾料到的是,数十年后,身为刘邦曾孙子的刘彻,将这首《大风歌》的含义无限扩大。

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十月,大漠。

狂风怒吼,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昏暗。在此恶劣天气中,汉军策马出雁门,主动出击。为减少风的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旌旗,奋勇挺进。

王定远和李逵也身在其中,面对漫天风沙,皆是用手遮住面部,艰难地前行。数月间,在雁门驻守的日子里,他们每一个人精神紧绷,加强训炼,不敢有丝毫的松懈。什长曾道:“


状态提示:第三章 匈奴扰边,开始出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