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最忌摇摆不定。而袁绍的态度,直接导致,关东联军处于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撤退不是,洛阳最后的胜利就在眼前,前进不是,他们无法打开缺口,武器上的差距,让他们根本无法及进一步的发挥人数上的优势,这种情况下,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压力。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关东联军直接驻守在这里,战场上的僵持局面,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灾祸。
一些敏感的将领都已经意识到这点。
比如,张颌在自己的营地周边增加了巡逻兵。各种哨探。刘备把自己的兵马安排到了大营的后方。曹操虽然按兵不动,但依然加强戒备。袁术以安排粮草为名,远远的在大后方。粮草也是时有时无的状态当中。军心已经涣散。攻取洛阳的军事目标,已经不太可能达成了。
在关东联军分散自己力量的时候。尚武秘密的视察了前线,并且听取了前线各个军官的看法,建议。
随后的一系列的人事任免,让人感到十分的不解,军事主官被调走担任军事后勤工作。而张辽被紧急委任为前线参谋长,临时军衔也提升到了准将这一级。各个部队的人数都在不断的增加当中。物资变得极为的充足起来。因为尚武表示,民兵不能穿着百姓的衣服去参加战斗,军服应该还是保持一致的。
于是,后方开始调整军服的运输。很多民兵开始有了自己的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军服。这让前线的士气变得极为的高昂起来。
“我们的长官天生有军人的魄力。在听取我们军事主官的防御策略的时候,他紧缩眉头,我认为,那是一个对防御策略计划不满的信号。尽管军事主官强调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民兵的军纪无法保持整齐。同时,他们的训练水平也很差。缺乏老兵,军官等等因素,但我们的长官都一一的否定了对方的困难。”张辽在自己的日记当中这样写道。他甚至到现在还在当时的情况当中,他决定把这一天看到的都记录下来,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的满足他们未来对这位长官的一些了解。
“他表示,当前共和军掌握主动权,防御是不能把敌人给击溃的,尽管我们不要求全面的歼灭敌人,因为他认为各方面的条件实在是不充足,我们的南线兵力还处于被切断补给线的状态当中。兵力上也极为的不充分,尽管我们征集了大量的民兵,但毕竟是民兵,他们的训练还很差,军中骨干也变得极为的不明确。这是无法歼灭敌人大规模有生力量的不利一点,但应该看到,共和军也处于一个危险当中,洛阳就是共和军这次军事胜利的果实,如果共和军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的话,就会被对方的进攻态势给压制。然后再想打开局面就会变得极为的被动,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他们是绝对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想要完成这样的事情,唯一的办法就是进攻。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更多的事情。”张辽这样写道。
“所以,在看到军事主官消极防御,而没有拿出该有的“危机意识之后。”我们的长官果断的让他安排到了军事后勤的事务上来了。”张辽很兴奋的写道。
仅仅凭着这样一点,张辽对尚武的评价很高,因为他们的长官时刻都充满着危机意识,对于那些充满危机的军官,自然而然的进行各种各样的提拔,相反,没有看到当前问题的军官,他直接认为,不仅仅是能力上的表现差劲,更多的是,缺乏战略意识。
“而我本人,因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两翼进攻的计划,直接进攻关东联军的后部。同时在正面进行极为强有力的火力准备,在这样的打击下,虽然我们可能最后包围的敌人数量少的可怜。炮火准备要遭遇两翼进攻的时间,主要是减轻我们两翼进攻的压力。敌人后退的时候,对于一些只有新兵的我们来说,可是极为有利的。我们似乎只能打击溃作战的行为。”
“不过我们充分的利用了我们的优势,我们的优势是什么,答案是,我们有极为强有力的军事力量。有充足的炮兵,并且,我的长官在随后的时候,提供给了我一种新式武器,并且能够发挥出巨大的惊人效果,在如此情况下,这会极大的加强我们的军事力量上的优势,对此,我本人是极为有信心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了。”张辽写道,原因很简单。尚武把***提供给了张辽。这种武器的参数张辽感到十分的惊人。如果真的按照参数那样说的话,情况将会变得极为的有利。
不过张辽已经十分的满足了。以他这样的年龄,能够有这样的任职,他认为,他的优势将会变得非常的大。
参谋长虽然并不是很大,甚至有的时候提出的建议并不是很重要的,但是能够担任参谋长的都不是一般的人。他们需要时刻的思考,有危机意识,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调动到参谋部工作。张辽认为,自己的机会还是非常的多的。
就在张辽很兴奋的时候。尚武却有些苦恼。
“这些北方的游牧民族,真是一刻不消停啊。”尚武看着手中的电报这样说到。
“除非我们家里一条坚固的防线,否则的话,我们根本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况且,当前我们的情况的确十分的不利。我们的状况,已经决定了这样的一点。我们必须优先解决南边的关东联军,然后迫使和他们进行谈判才可以。但和北方开战,我们的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