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自有隐情,他百感交集,心里想着“当年就夸她善良仁厚,果然做出这等善良的事情。”,因而听从了小满的建议,悄悄在外面给林姨安排了一个稳妥的身份。又天天纠缠不清。成为了店里的一道风景。

“那个,素锦,我至今都未娶妻。”向老板厚着脸皮暗示林妈妈。

林妈妈嘴角带笑,却挥了挥手里的扫把:“你离远点,看你这个人,娶不娶妻跟我有什么关系?”

说着又跟小满说:“小满老板,这个人干扰我们做生意,赶紧赶出去。”

小满浃了浃眼睛,调皮笑道:“那可是我的债主呢,我可不敢赶”

转眼过了一年,又是春天。低调娶了林姨,并不让她多出门见客,而林姨自己,为了不连累栀娘,自打嫁过去之后,也就在家中闭门不出,打点向家的家宅诸事,就是偶尔出门,也是探望栀娘。

三月三,是汴京城中踏青的节日,农耕时代,万物发芽,柳树绽芽,桃花盛开,人们总要相约去庆祝一下。大宋民风开放,未婚的男女,常借了这个节日,互相相看,小娘子们也是大大方方,由家中的姑嫂带着去踏青,若是相互看对了眼,再去家中提亲。

今儿个店里关门休沐,栀娘早起就开始装扮,在窗边对着日光,举着一片薄薄的金黄色折纸花子,细细剪成一只小巧的双飞燕,一边又分出心去跟小满说话:“你和白露,可买了手帕?记得今日一定要带着的。”

小满一边帮白露梳头,一边好奇问道:“为什么要带着手帕?”

栀娘一脸嫌弃:“ 你连这个习俗都没听过吗?神宗做皇子时,曾经扮作寻常百姓,在汴河边的桃林邂逅了当时还是齐丞相家三小姐的齐后,桃花灼灼,齐后生的美艳动人,文采斐然,两心相悦,临别时,齐三小姐不顾女儿家的矜持,将绣着自己姓氏表纪的手帕装作遗失,由神宗捡了去。”

“后神宗跪在先帝跟前,诚意求娶齐家三小姐,先帝拗不过,就允了,一时传为一段佳话,自那以后,京中有未婚的男女,都喜欢在踏青时定下终身,那未婚的小娘子,都要带着手帕,若遇着心怡的小郎君,将手帕扔在他跟前。”

白露顾不上看镜子中的自己,急忙扭过头来:“我却不知道有这么个习俗。现下去成衣铺子里去买不知道可还来得及?”

栀娘捂着嘴笑:“白露姐姐,连头都顾不得梳了,这是心中已经有了情郎了?”,白露脸刷的红了,坐在椅子上慌乱缠着手指,不再出声。

小满过去取了一朵丁香银包铜的簪子给白露簪上,笑着跟栀娘说:“你呀,别欺负白露姐姐老实了,你可给我俩也买了手帕?”

栀娘得意洋洋拿出三方帕子:“这是我们三个人的,我一早就在成衣铺子里买了。”,又不知想起了什么,叹气道:“可惜世间男子还是薄幸,神宗和齐后如此恩爱,最后还是废后了。”,

陈大婶很是头疼,家中的两个女儿,小满和白露,俱是毫无女儿之思,栀娘更是不用提了,三个人混在一起,整日里只知道蒙头赚钱,便是有上门提亲的也被婉拒了,今儿个总算能出家门看看,不知道也能不能遇着情投意合的小郎君,如此嫁出去,家中才算是放心了。

且不论陈婶的心情如何,小满,和栀娘,手中拿着成衣店买来的手帕,也晕晕乎乎上街了。白露还想拿针绣上自己的名字,栀娘嘴快,取笑道:“你那情郎知道你的名字,就不用再浪费时间绣名字上去了。”

白露自是不依的,三位小娘子娇笑打闹,喧喧嚷嚷中出了门。

沿着汴河往上游走,是汴京的西郊,那里有一条照溪是汴河的支流,溪水清澈,两岸辽阔平坦,堤岸边绿草茵茵,岸边一排排柳树枝繁叶茂,柳叶儿都升到溪水里去。

溪边坐落着一座大觉寺,香火兴旺,寺外十几里路有桃林百亩,间或有野生的梨树、杏树等果木,三月三的时候,百花盛开,蔚若云霞,灿若朝华,因而三月三这天踏青的时候,大家约定俗成来此地,小商小贩闻风而动,有卖吃食的,有杂耍的,有卖风筝的,有卖帷帽手帕等的,还有卖首饰的,熙熙攘攘,竟然比州桥夜市还要热闹。

三人到了河边,沿着桃林赏花,不料走到一个岔路,打眼一看,那焦灼的在桃树下打转的书生,可不正好是骆以坤?

他手里捧着三份细粉素签,在桃树下左顾右盼,一看就是在等人,看见了小满姐妹三个,眼睛一亮,忙迎上来。


状态提示:24.三月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