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铁甲骑兵>第138章 中原定

石敬溏走得很小心,河东作为他起家的地盘,他自然会在太原安排一两个逃生密道。

其中这个密道就是直接通往吕粱山一处隐蔽的洞穴之中,这是他早年安排的后路,此事很隐蔽。

但恰好王富海参与过密道的监工,而他又将这事告诉了三个人,三个希望抓住最后救命稻草的人。

“重信,陛下为何还不出来。”

“爹,来了。”二儿子安重容轻声提醒到。

一个人影出现在洞口,安守贵认得此人乃是石敬溏手下亲卫不由得大喜。

“什么人!”石敬溏的护卫大惊没想到还有人守在此处。

“陛下莫慌,是臣等。”安守贵献媚般笑道。

石敬溏看着喜笑颜开的安氏三人,又看了看他们身后近百士卒叹了口气:“来吧。”

“难得陛下如此识大体臣就不客气了,来人送陛下上路。”

一场小规模的厮杀之后安氏三父子,理所应当的提着石敬溏的头颅,返回太原。

至于车侯能给出多少价码,恐怕会令安氏三父子失望了。

王达民在石家庄闻知太原已下,连忙运粮食棉被。太原人间地狱可不是开玩笑的。

太原之役的胜利结束,代表着整个唐境已经全部易主。

王达民登基事宜也就正式提上日程,这事已经没得商量,用老大人的话说:没基础,会慌的。

是的,大部分人还在为衣食愁呢,提共和实在会令人着急慌。

于是王达民只能登基,而后打算用一二十年提高民众的知识水平,再提议共和的事,倒是议会的事因为王达民早已潜移默化,倒是顺理成章的通过了。

第一批议会军政各半,不过大部分人说到底还是军方的人,不少管理地方政务的还是军队里转业出来的人。

造成这个局面一个是实在没人,王达民自己培训的人,第一批2oo人才仅仅完成了小学课目,即便如此也已经放了下去。另一个原因也是王达民为了集权的需要。

民间的教育虽然也是蓬勃展,比如平安叶县,比如教会。但民间毕竟是民间偏重很厉害,像平安大部分学算数和标准化,教会则偏重识字教育。所以短期内还是用不上。不过倒是省了王达民不少初期教育工作,第二批5oo人估计年底就可以派用处了。加上这次南北同时开战,不少的伤兵可以转业地方,因该可以减轻官吏的空缺。

南边的局势还是那样,南陵动不了,南昌已经拿下,武汉战役在筹备中。不过估计主攻的队伍就不是李弘召的水军了,水军的武器弹药已经不多了,李弘召必须预留炮弹对付那支失踪的武汉水军炮舰。

而且占领地百姓还未归顺,罗志成队伍光是维持这些地方局势就牵住了许多兵力。所以对武汉的战役可能只能靠长沙了。不过这得等王达民开国大典之后开始了。

新国名早已经想好华夏联邦国,简称华国。定都哪里则讨论了许久,有说洛阳的,有说汴州。王达民提议幽州,不过被否决了,幽州人口十不存一,交通不便想在那里建城时间来不及了。

最后讨论下来定都兴华府,开国大典定于1o月1o日进行。

王达民第一次觉着做猴子不好玩,被老大人和一帮子兵痞围着摆弄来摆弄去,王达民真想撂挑子。

最后王达民不得不提出自己的意见:“老大人这不是我想要的开国大典,你听我的,我要办一个前所未有的开国大典。”

准备工作在继续,兴华府的道路已经十分达,但做为未来都城还不够,一座大桥正在加紧建设。虽然黄河还未进入这条后世河道,但王达民知道啊,于是一条前所未有的6地桥在所有人不解中开始建造。不是钢结构桥,没必要,现在这里是6地,粗大水泥墩深深的钻入地下近5o米。这些大桥墩要承受下一次大洪水时,黄河的冲击力。

另外两条铁路也同时开工,一条兴华府向云州而去,一条是兴华府向北取往幽州。两条铁路初期不难,后期开山涉水估计需要数年时间。

不过开国大典前因该可以分别连通石家庄和沧州。至于南边目前水道还行王达民短期之内不准备建桥在这条注定要消失得河道上。

往各国的使函已经在路上,不过绝大部分国家和使者是来不及赶来了。不过所有人都无所谓,反正都是要被征服的地方。

于此同时各部队对各地的剿匪工作也开始展开,这些在以前各朝各代都有,不过以前多是装看不见。王达民则不行,一来各个工地还缺着很多工人呢,二来土匪时不时的出来捣乱,好不容易展起来的一点成果就完了。

所以王达民展之前都是将每个地方的土匪先打扫干净。

归功于宣传和良好的口碑,有着大量的例子证明王达民治下确实百姓殷实,这让许多人羡慕的同时积极的给予配合。

王达民的干预下,粗放的乱砍乱伐已经在部分地区开始控制起来。

虽然目前来说资源相当的充沛,但是水土保持可是千秋万代的大计,王达民可不希望到时后代需要付出百倍的代价来给王达民买单。

赵三和平安最近在联合一项秘密研究,说是到开国大典时给王达民一个惊喜,不过毕竟是内部研究,还有什么可以瞒过王达民的。

赵三在研制小型内燃机,大庆已经开采出来石油,有王达民作弊根本不需要研究石油分离技术,一套设备草图,没多久后世柴油就出来了,不过目前真的是把它


状态提示:第138章 中原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