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琰用了十日, 看完和合。
第一日,萧桥带她看完内城。华灯夜上时才返回内区。
第二日,看完中城。也是华灯夜上时返回。
第三日,看完外城。踏着夜色而回。
先是去了墨子学府西洲分院, 即萧桥执教的地方,建在外城中部,学生多数都是外城的平民子弟, 也有少数来自中城的中富家庭,想学习响誉世界的墨家技艺。但墨家教的不止是技。萧琰在这里待了一个上午,认识了有思想的老师,看到了怀抱梦想和希望的学生。萧桥说:帮助人是快乐的事, 帮助人改变命运更是快乐的事。他的眼睛闪烁着明亮的光。
萧琰点头, 明白了他为什么选择进入墨子学府。
因为这里有最需要他的人。
下午,萧桥带她走马看遍外城的大街小街。
马蹄踏着夜幕而回。
没有“华灯夜上”,因为外城没有华灯, 很多地方都在黑暗中。
萧桥说:最先是有灯的。
灯油花得了多少钱?和合自由商盟为了“不夜商城”的名声, 而且也是利于治安,给外城大小街也立了灯柱,可一到晚上就被人撬走。后来改立水泥灯柱, 虽说水泥因净化生产价格高于金属灯柱,但水泥柱子没人偷, 安上后一劳永逸, 这么算也贵不了多少。灯柱果然没被撬走, 但上面的灯罩灯台却被破坏了。城卫人数是有限的, 不能同时巡逻所有地方,只能顾着交通大道,小街就顾不上了。一到日落,外城多数地方就陷于黑暗之中。
萧琰有些惊讶:为什么破坏灯柱?
——是卖不了钱就要破坏?但夜里有灯光,方便每一人,外城居民都受益,为何会有人破坏?
萧桥说:贫穷就是罪。有灯光明朗一片,怎么打劫杀、作奸犯科?罪恶,是在黑暗中衍生。
回来的路上,他们就“遭遇”了几场小意外。
不是打劫他们。
虽然他们只是三骑小队伍,看似落单,即使衣着中等、扮成学者和学者随从,但人的气度很难掩饰,这些外城混混多数练得眼利,知道哪些人不好惹,或者不能惹,不会不开眼的撞上来。
萧琰是神识遭遇。萧桥提点后,她的神识就放了出去,扫过周围十几里,就“遇”到了几起。
修行者不能对普通人出手,这是规则。萧琰一直恪守这条规则,修行以来从未对普通人出手。但为什么有这条规则?因为要束缚修者,不要恃强凌弱,维护人间秩序,保护弱小。萧琰觉得对规则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循规而行才是正心。对于作恶者,就不在“不能出手”之内,该出手时就要出手。这是人间见义勇为的美德。
萧琰认真的践行美德。
几条偏街和黑暗小巷内——
正在行凶的歹徒砰声跪下抱头嗬嗬而叫,痛苦如遭噩梦。
遇救的人一脸懵然。反应过来,有人惶惶一顾后拔腿而跑。有人张望四周,开口道谢,见无人出现,立即合什谢恩,“菩萨救苦救难!”有人拿回了被抢的钱,又一脸愤愤的将凶徒狠揣几脚才离去,走了几步,又按胸向空中道了声谢。让人惊讶的是一位全身裹黑袍的大食女子,拣起被扯掉的头巾裹好脸,一边虔诚的念着“真主仁慈”一边抬起硬底鞋将欲对她施暴的歹徒连踩十几下爆了蛋。
萧琰轻笑一声,又肃了神情。
萧桥问:看到了什么?
萧琰说:一只兔子。
兔子逼急了也会咬人。
萧桥叹一声:这样的环境,柔弱的兔子很难生存,都被逼成咬人的兔子了。
贫穷就是一种病。萧桥说,贫穷而灵魂光明的人有,那是极少数。贫穷仍能保持底线的也有,那是少数。多数会被恶念染上,渐渐沦入黑暗,抛弃人性。在贫民巷里为几个银币就捅刀子的混混随手就能揪几个。
治病,要治身,也要治心。
墨子学府传授技艺是治身,安身立命;传授思想是治心,唯心改变才能破除贫穷的命运。
萧琰思忖:这也是破命。
萧桥说:人有智力和天赋的不平等,这是先天的不平等,像你说的,是自然孕育的,要改变,就要破命——提高智力,提高天赋。但还有后天的不平等,这是人为的不平等——资源、机会、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权贵和富人家的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得到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而穷人家的孩子,只有低劣的教育,甚至得不到教育,也没有资源和向上的机会,愚昧的更愚昧,贫困的更贫困。这个是,国家要破的命。高宗皇帝说一个伟大的王朝必有伟大的使命,这就是使命。世子兄长说,要让家里每一个人过得好,这就是国家,治国如治家。一个家里富的孩子酌金馔玉,穷的孩子吃糠咽野菜,这叫什么家,这就不是好家。
……
第四日,仍是看外城。
这回看得细一些,晚上仍是踏夜幕而回。
黑暗中,仍然有罪恶。
萧桥说:光明不照入,黑暗永远存在。贫民区的罪恶每天都存在,不会因为你惩了几个凶徒就消失。
萧琰仍然认真践行美德,“出手”后说:路见不平就踏平,遇一次就踏一次,踏得多了,踏的人多了,世间的不平路就会减少。
萧桥哈哈笑,说是,所以他喜欢办报纸,让更多的人知道世间的不平,喜欢教书育人,让更多的孩子知道怎么踏平世间路。
……
十日时间内,萧桥带领萧琰走遍了和合三城的每一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