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恐怖悬疑>钢铁鲜血烈焰>第326章 杭州之战(三)

在排除了内奸、叛徒、卖国贼等一系列坑爹因素之后,战争就变成了单纯的生产力对抗。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美帝南北战争时,南方军队虽然名将辈出,凶猛彪悍,但面对北方军队丧心病狂的铁丝网和动不动两百磅炮弹的超级臼炮,那也真是只能“跪下来唱征服”。至于你问为何南方军队不多多地造铁丝网和超级臼炮呢,因为北方当时是大工厂,南方是种植园,生产力上有代差啊……

而现在,许宪、法亥所在的毛雄辉势力,确实和隆武朝廷旗下的浙江总兵郑成功势力、理论上属于大清英王阿济格旗下,但早已娘不亲爹不爱的马逢知势力确实存在生产力上得代差,只不过由于陈德孜(被)孜(迫)不(拼)倦(命)的山寨工作,施琅对这些东西好歹看的懂一些,只不过要感叹“他们怎么把成本弄那么低的”,而在城头上的马逢知及其奴才们看来,是彻底的不懂了。

“盾车!”

“铁皮盾车!”

“太多了!”

“怎么装的这么快!”

这就是“模块化”、“标准化”的好处,由于铁皮包着木头的盾板可以通用,拼装过程大大简化,就算是刚刚入伍的民夫也很快学的会。至于这样拼装起来的盾车的强度,已经经历过多次的试验,而其中一些试验的火力强度是超过当前的。

所以当盾车开始前进,杭州城头上的炮声再起之时,某些觉得盾车还不够结实的民夫又是一阵心颤,结果在一阵略有些变音的duangduangduang之后验证了防御结果——二十五斤的实心炮弹在这个距离上能打出坑洼和变形,但无法穿透,至于作为稀有品种的开花弹,那动静真大,可惜基本无伤啊……

“日他奶奶的,那还怕个鸟啊!”

这是其中一个民夫的咆哮,也是一大堆人心中所想。十七世纪的人可能没有太多“无法击穿装甲”、“跳弹”的说法,但至少评书里各种神怪“刀枪不如”、“铳炮难伤”的概念都是明白的。眼瞅着不破防,那“勇气”还不是蹭蹭地往上涨,这时候士兵的任务反倒是敦促着民夫不要推的太快,保持阵形,防止马逢知一方的炮弹从刁钻的角度射进来。

“杀!杀啊啊啊啊!”脚步声和喊杀声由远及近,方才的炮轰显然只是试探,把“虎贲药”喂给兵卒,让他们冲过来砍人才是正主儿。由于古柯碱对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和高额的赏银,再加上对面“把铁当木头用,肯定有钱,战利品多多”的事实,这帮子超(石)勇(乐)猛(智)的兵卒冲过来的气势还是挺吓人的,可惜这种吓人只持续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就被更加吓人的铳炮声所取代。

“砰砰……砰砰砰!”新款式的铁皮盾车在木质结构和外侧铁皮上都留出了“射击孔”、还有加了铁网的“观察槽”,炮弹那种坨大的东西打不进来,但是窝头铅弹确实可以正常的地打出去。

“轰轰轰!”被铁皮盾车保护着的十斤炮,也以曲射的方式发动了攻击,这种攻击模式准头显然不怎么好,不过反正是开花弹这种aoe对付大批冲过来的敌兵,只要不偏的太离谱,那么其实命中率也没想象中那么低。

至于最前方的那个馒头形状的“伍玖”攻城车,那当然在铅弹和炮火的波及范围以内,甚至随时可能称为集火的中心,不过这没什么,反正这种程度的攻击根本打不破“伍玖”,难道不是么?

“砰!”“轰!”“杀!”“呃……”这是环绕在“伍玖”攻城车附近的四重奏,当然在此之外还有“给老子开门”之类的杂音,只不过基本上后面都跟着“呜哇”,而且基本上每次喊话的人声音都不同。

冲到馒头形状的“伍玖”攻城车面前其实很容易,但要打开这货的壳子实在是太难。理论上说最好的办法是把震天雷、毒烟之类的玩意从观察孔、射击孔扔进去,就如同后世对付碉堡一样,弄不破壳的情况下弄死里面的人。问题依然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艰难,“伍玖”攻城车的观测孔也有铁网保护,东西可真不好塞进去,更不用说那些射击孔里可以伸出火铳或者长矛的,谁敢靠近,戳死他丫的!

于是乎这个“馒头车”就真的如同双抗稳超一千的超级肉盾,就在让你打都打不动,更何况还有反击和后面的火力覆盖。如果说窝头铅弹或者迸溅的碎片这玩意在运气好的情况下还能依靠铁皮盾牌抗一下,那直接的开花弹冲击力就真的不是任何人所能承受的,更何况马逢知派来的这一大堆人里有相当比例是无甲的炮灰,随便一个开花弹碎片对于他们都是致命的。

至于那些没有选择攻击“馒头车”,而是试图攻击盾车后面的士兵和民夫的,同样死的十分凄惨,而且没啥意义。盾车形成了类似于“狭窄区域”的效果,极大地放大了军队质量差距,极大缩小了数量差距,就算他们冲过了窝头铅弹和开花弹碎片的暴雨,等待他们的依然是锋利的铳刺或长矛,死就一个字,只用说一次。

于是乎这成了一场一边倒的战斗,数量上占优势的“嗑药大军”在武备、训练上占绝对优势的精锐部队面前如同快刀下的猪油,看起来肥厚,其实不堪一割。而这一lún_gōng势的结束比想象中还早,有了昨晚那一论战事的积威,就算是被喂了“虎贲药”,怕死的炮灰比例也在迅速增加。

对于那些失去了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哭号着逃回城去,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因为城


状态提示:第326章 杭州之战(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