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追日是罗炳堂神话系列话本第十三个话本,之前的包括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八卦等等,几个月来,罗炳堂除了三国演义,就一直在讲短片话本,其中分为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两个系列,民间传说就是包括梁山伯与祝英台、花木兰从军、孟姜女哭长城在内的一系列故事。其中这些,除了三国演义,大多数都是来自于杜构,基本上就是杜构简单口述,然后书社数十书生润色加工,最后交给罗炳堂进行话本改编,实现幽默与艺术齐聚,然后由他亲自初讲,之后再由其他三代说书先生反复讲述,这基本上就是目前书社和书茶馆的运营模式。
不过短篇话本毕竟太杂,而且还要一天一篇,光靠杜构一个人根本不实际,杜构现在这么么做,一是为了给书茶馆打根基,二是为了他以后的长篇小说积累根基,就像现在,罗炳堂的神话系列就是为了给封神演义打底,否则直接开讲封神演义,想必会有很多观众听不懂,任何新生事物都需要孕育其成长的土壤,而现在说书根本就是凭空出现,唐诗、宋词、元曲、宋元话本都没有出现,如果直接拿出明清小说就有些太突兀了,所以,一切都要慢慢来。
这也使得,至少两年的时间,书茶馆里不开杜构。也可以说,这两年,应该是说书飞速发展的黄金年代,而这两年的听书观众应该是最幸福的,一天一个新故事,这种幸福的事,估计以后都不会出现了,杜构希望以后很多人都能记住这个黄金时代,也能记住说书。只要这个黄金时代被后人传颂下去,那说书的光芒,就永远不会褪色。
认真的听了一场说书,整体来说,杜构还是很满意的。罗炳堂还是很有天赋的,而且他的天赋是全方位的,罗炳堂说书,不光吐字清晰,语言流利,还有其他技能,例如口技、表情表演、幽默表达等等,杜构看罗炳堂,甚至隐隐看到了后世郭大师的风采,同样的总是风范,同样的犀利幽默,同样的不疾不徐,同样的圆脸胖子,或许唯一的区别就是罗炳堂差了一个桃心!
听书完毕,李泰脸色有些潮红,似乎听得很兴奋,然后等罗炳堂离开后,又恢复了冰冷面孔,拽的没朋友般的直接离开,自始至终都没看杜构。
杜构看着小陀螺泰胖子的样子,又是摇摇头,他是真的为李泰可惜,可能是因为罗炳堂和后世郭大师的关系,杜构对胖子都很纵容。
......
之后,杜构直接离开了,只是嘱咐罗炳堂不忙的时候去见他一趟,然后便直接离开了书茶馆。
后堂,罗炳堂一场书说下来,后背都湿了,除了第一次登台,他这是第二次这么紧张了,杜构在台下一直面无表情,给他的压力真的很大,好在,他自我感觉表现的还不错,至少发挥了九成的水平,他相信,杜构就算不满意,也不会让杜构感到失望,这就足够了。
“师父,您请坐,您辛苦了!”
罗炳堂一回到后堂,一帮徒弟就都围了上来,这些徒弟大多是十七八岁的少年人,最大的也比罗炳堂小两岁,基本都是长安城中,大街小巷的穷苦孩子,家里养不起,罗炳堂考察过后,一说收徒帮着养活,家里全都高兴地同意,不用卖儿就能让被人帮着养着,这种好事,很多吃不上饭的百姓家都不会拒绝,因此,只用了一个月,罗炳堂就搜罗了二十多个徒弟,都是他精挑细选的,基础素质都很不错,最大的缺点就是都不识字,但这个对罗炳堂来说不是问题,不会可以教,只要认学、人品好就行。
“师父,师祖怎么说?”
“是啊,师父,我看师祖好像一直都没乐啊!”
“师父,师祖不会不满意吧?”
“好了!”罗炳堂放下茶碗,面带严肃的道:“叽叽喳喳,成何体统。你们只要好好努力,练好基本功,把我加你们的本事都学会、练熟、融会贯通,能学以致用就行了,其他的,你们操那么多心干嘛?”
台上无父子,台下立规矩。对于传统的曲艺界来说,规矩大于天,每个艺术种类都有他独有的规矩,所有人都不能随意践踏,否则最轻的都会被赶出师门,这就是传承,没有这些规矩,传承早就断绝了。
因此,罗炳堂秉承杜构意志,对一些好的规矩,一直都很重视。
顺嘴教导徒弟一拨后,罗炳堂才接着道:“至于你们的师祖,你们好奇可以,但别出去乱说,你们的师祖不喜欢咱们倚仗他的身份作威作福,所以,对于你们师祖,你们需要尊敬的同时,也要忘记他的存在,明白我的意思吗?”
一众弟子急忙点头。
“嗯,至于其他的,你们也不用操心。有什么问题你们师祖只会找我,和你们没关系,你们也不用过多的紧张!”
众弟子一听,松了口气的同时,也有些失望。原来,我们还没进入师祖他老人家的法眼,看来还要更努力了,听说师祖是当今杜相的长公子,如此身份,万一巴结上,那以后岂不是就可以一步登天了?
许多弟子都在幻想。
“师父,那师祖可是有新的小说?”
说话之人名叫方胸堂,是罗炳堂的大弟子,因为古代的门派的某些传承规矩,入门需得名,定辈分。所以,罗炳堂也给四方社的后代弟子定了字辈,按照祖师爷杜构的一句题扇诗“胸藏文若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来排列,从方胸膛开始,所有的二代都是胸字辈的,再有下一代,则是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