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战末为王>第六十七章:野心已死的信陵君

李卫的话给庐陵君带来了不小的震撼。

“君有君道,臣有臣道,尽心尽力即可,切莫臣乱君道,回吧!”庐陵君拒绝了李卫的请求。

这件事情对他来说太大了,即便已到晚年的庐陵君,听到后也被吓的半死。

“君难道甘愿看着贼臣当道,毁赵社稷?”李卫不甘心的劝说着,连考虑一番都没有就直接拒绝,这是李卫所不能接受的。

“赵的社稷毁不毁,你说的不算。”庐陵君摇了摇头,这特么不是为了赵国好,这是在政变……

一旦他们实施了这个计划,必然会引起列国的讨伐。

他们可以以清君侧为由来强制赵王赶走他们不喜欢的人,列国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赶走他们。

君有君道,臣有臣道,臣乱君之道,大忌!

“回去告诉李牧,此事就此作罢,本君可以当做没有发生,如若不然,莫怪本君将之相告。”

“属下等人不能目视第二个长平之战发生,君若想告,请自便。”面对油盐不进的庐陵君,李卫只好采取强硬的态势。

对于整个计划而言,庐陵君很重要。

因为他是赵王偃的王叔,也是目前唯一有资格做这事的人。

“你是在威胁本君吗?”庐陵君一双凌厉的眼神看向李卫。

“威胁也好,劝说也罢,属下也是为了赵国好,长平之后,秦一家独大,若不趁此时机壮大自身,二十年内,赵必亡!”李卫摇了摇头。

投靠秦国?

李卫不是没有想过,但那样根本不现实。

首先摆在面前的,就是他赵人的身份,长平之后,秦国是不会重用赵国人为将的。

秦王嬴政虽然很有才能,但现在秦王嬴政还没有亲征,朝政大权,依旧在吕不韦党羽手中。

去了秦国,李卫将会默默无闻的度过这十年,或许会以某军侯的身份去参与对某国的灭亡战争?

“最近一段时间属下想了很多,赵虽衰败,但还未到无力一战的地步,只是君侧恶人不除,赵再无抵抗之力!”

李卫不是个善于劝人的人,也不喜欢那些弯弯道道的,他也没有时间去说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本君考虑几日再作答复!”面对李卫的强硬态度,庐陵君不敢硬肝了。

他也怕了。

真的怕了。

李卫的话音已经很明确了,即便庐陵君不参与,他们也依旧要执行这一计划。

但若是庐陵君告发他们的话,那么李牧将会率二十余万赵军投降他国。

先不说李牧帅军投降之后,会不会对赵国发起攻击,就是带着这二十多万赵军出走,就能让赵国直接陷入被灭国的危险。

根本不需要秦国出兵,就是齐国,哪怕是最弱的,最没有存在感的燕国,都有可能直接灭掉赵国。

李卫是话是威胁,但他却不得不信,不得不小心对待。

赵王身边的确有恶人,这不用多想。

身处于大梁的廉颇,就是最好的证明。

现如今廉颇不敢回赵,魏王对廉颇有所忌惮,不敢重用。

倘若再逼走了李牧,赵国只剩下了一个迟暮之年的庞煖勉强可以统兵,但庞煖年岁以大,无力支撑数十万规模的大战。

庐陵君陷入了两难,李卫同样也陷入了两难。

“拒绝了!”回到临时住所,李卫将门关上,几人聚在一起。

这次李卫除了将自己的四人带来了以外,还将玉和田,以及谋士鞠也一并带了过来。

这种大事情荡夫等人自然是没资格参与的,也没那个头脑,所以几人麻利的到四周去警戒,防止有人偷听。

“并不意外!”鞠点了点头,并没有感到意外:“倘若不能说服庐陵君,廉颇老将军的态度就至关重要了!”

“廉颇老将军必须回赵!”李卫点了点头。

按照他的设想,清君侧以后,廉颇依旧是抵抗秦军的首要人选。

那时候廉颇负责前线,拖着就好,李牧坐镇邯郸,到时候在联络魏国韩国等出兵夹击秦军,这一战未必会败。

当然,李卫还准备了大杀招,就是挑起秦国的内乱。

但这一招能拖则拖,用的越早,计划中的十年就会缩短为九年,甚至七八年,这对于赵国是极为不利的。

“还是尽可能说服庐陵君吧,有庐陵君出面,我等也会少了很多麻烦,倘若真的不能……”鞠作出一个割喉的动作。

这是最坏的结果,但庐陵君是如今唯一活着的,有资格干这事的人。

他们必须要扯着庐陵君的大旗来办事,这样才不至于引起列国的讨伐,让赵国尽快的恢复,并且进入他们的计划发展序列中去。

“设计一计,最好是将其软禁!”李卫说道。

“哎!”鞠无奈的摇了摇头,很是头疼。

李卫也同样头疼,庐陵君的态度真的很重要,这也是李牧派他亲自前来的原因。

但自寂却已经在准备最坏的结果了,李卫是真不希望走到这一步。

另一边,翌日清晨,睡了一夜的信陵君精神抖擞,只是有些纵欲过度的姿态。

庐陵君则是顶着一双熊猫眼,昨夜整整一夜,他都没有睡觉,满脑子都是李卫昨日所说的话。

“他们想请本君归赵,本君拿捏不定!”庐陵君并没有对信陵君隐瞒,当然,有些事情他还是没开口的。

不过信陵君是什么人?

李牧特意派人来请庐陵君归赵,这会是为了点鸡毛蒜皮的事情吗?

庐陵君


状态提示:第六十七章:野心已死的信陵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