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都市现代>老实客栈>第一四零章 去齐鲁之胶东游
道。

“你与昆清子都是一辈的人,崂山道与青城山犯得是一个字吗?”付刚只是好奇。

“那是当然,我随身都带着我入籍的文书,而且我们都是全真道的,当然犯一个字了。”昆吾子说道。

“师父,那崂山道现在的观主叫什么?”高胖子问道。

“他叫玉松子,当年是十几岁的孩子,现在也8o多了。”昆吾子有点缅怀。

“对了,师父你有几个徒弟?”高胖子又问。

“呵呵,你是大弟子。当年为师从青城下山之后一直在奔波与战斗,没时间收徒。到了我辞掉龙组的工作,开始追求道,也没什么心思收徒。直到在老实客栈遇到你,我才动了收徒的想法。”昆吾子说道。

“哦,没有师兄弟啊。”高胖子对于他的地位还有点懵懂。

“明天我和高胖子还准备什么吗?”付刚还是会来事。

“呵呵,不用,随心为之,不用拘泥于礼节。”昆吾子笑道。

“我是不用,只是个外人,倒是高胖子,你还是客气一些,也不要让你师父下不来台。”付刚对高胖子说。

“我知道,在外人面前还是要给师父面子的,不会那么没大没小。”高胖子点头。

“师父,我还没有道袍,你什么时候给我弄一件。”高胖子刚说完又开始埋怨。

“到了青城给你做,道门都有统一的制式,一般人不懂,道门一看你服装就知道你是什么辈分,而且衣服上也有个小法阵,有除尘除脏功能。”昆吾子说。

“我去,还这么神奇,我喜欢。”高胖子乐了。

~~~

崂山太清宫亦称“下清宫”,或称“下宫”,位于崂山南麓老君峰下,面对黄海一碧万顷,背靠七峰,峰峦迭起,地势高爽。

太清宫包括太清宫牌坊、入口处、旧山门和三个院落,各院落自立山门。

这些院落分别是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三神像;三清殿供奉“道德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三皇殿供奉“伏羲”、“神农”、“轩辕”三帝。

崂山太清宫始建于公元前14o年,公元9o5年在几位著名道士的努力下,逐渐有了一定规模,此后建筑不断增加。

元朝时,这里成为全真派的道观,因为丘处机的关系,得到朝廷的大力支持,地位迅提高,被称为仅次于白云观的第二丛林。

明朝时,著名的道士张三丰曾经在这里修炼。崂山还和中国伟大的古代小说《聊斋志异》有联系,书里面有很多内容取材于此,而且据说作者蒲松龄还在这里居住过。

昆吾子带着俩人走到三清殿旁的一件小屋,从怀里掏出个纸质文件。

“贫道昆吾子,青城山道士,预拜见玉清子观主。”说着把纸质文件递给一位中年道士。

中年道士双手接过文件仔细观看,然后一惊,“诸位稍等,我去去就回。”说完了就匆匆离去。

“师父,这是什么意思?”高胖子不太懂。

“我给他看得是我的身份证明,古代这叫玉蝶。来到这里,不管你是什么人,都要表明自己的身份。”昆吾子说道。

“那怎么在这里?不是太清宫门口应该有人接待吗?”高胖子又是好奇宝宝了。

“呵呵,道门在盛世势微,不得已把外门租给闲人管理。”昆吾子说道。

“你的意思,我们刚才看到的都不是道门中的人,而是租用者雇佣来骗我们这些人的?”高胖子惊奇道。

“你可以这么理解,但道门有专门的知客,你看到门外那个标示了吗,就是知客的标志,你找到她,表面身份,才能找到真正道门的人。”昆吾子说给高胖子听。

“原来如此,这里水也很深啊。”高胖子表示佩服。

几个人聊着天,不大一会,几个穿着正归道士服装的人走了过来。

“是昆吾子师爷吗?我是无忧子,当年有幸与我师父玉松子在青城山见过您。”来人自我介绍。

“哦,无忧子,呵呵,我想想,一晃好像有3o多年了吧,当年你还是个年轻人。”昆吾子站了起来,看向前面走来的道士。

“是,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想到师爷您还这么健壮,真是我们道门的不老传奇。”无忧子说道。

“老道我就是活得老点,还有颗追求道的心。”昆吾子打了个稽。

“师爷这面请,我师父已经在后堂准备迎接您呢。”无忧子把三人迎到后堂。

众人绕过三清殿往后面走去,经过通幽的小路,走了十来分钟,过了一个月亮门,视野豁然开朗,又是一处大院子。

来到院子里的大殿,有个瘦高的老人站在门口,看着众人。

“师叔,真没想到您能来到这里,有失远迎。”老人说着,但腿脚已经不算利落。

“得,你腿脚不好就别走了,呵呵,原来的小松子现在也是迟暮的老人了。”昆吾子眼中含着泪。

“没想到师叔您腿脚还这么利索,我是不行了。来,无忧子,叫人上茶。”玉松子指挥着人,还有人搀扶着他坐下。

无忧子叫人把茶水送了上来,就站在玉松子身边,听他们说话。

“我这次来呢,一会想去看看师兄昆清子的坟墓,祭拜祭拜他,当年没有他,我也活不到现在。”人一老又见到古人,总容易想起以前的故事。

“这没有问题,我师父他老人家当年走得也很安详,他做到他能做到的事情。”玉


状态提示:第一四零章 去齐鲁之胶东游--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