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斐奏对完毕,这时,御史大夫子干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应该废除人殉!上天有好生之德,陛下更是承载帝国的万世基业,为祖脉,陛下之陵墓可以穷奢极侈,可以将其规模做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
“但是,人殉制度终究是太过残忍,惨无人道。∝八∝八∝读∝书,.◆.o+陛下仁德,受命于天,理应为天下万民所考虑,废止人殉!”
闻言,子偃沉默不语,而一直负责此事的子斐不由得出声道:“皇叔,你这话恕侄儿不爱听。人殉制度古来有之,盛于殷商,能为父皇这位千古一帝殉葬,对于被殉的黎庶、将士而言,这是他们的荣幸!”
“胡扯!”
子干怒不可遏地道:“你说这是一种荣幸,那让你去殉葬又待如何?”
“这……”
“陛下!”子干又向着陛台上的子偃,声情并茂地道,“人殉之事万万不可!夏商周这三个朝代,盛行人殉制度,天子、诸侯杀殉,多者数百,少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多者数十,少者数人!以至于减少了国家许多的人口。陛下一向重视民生,爱民如子,岂能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闻言,子斐嗤笑了一声道:“皇叔,你这话就未免太过危言耸听了吧?大逆不道?父皇行人殉之事,乃是受命于天之举,何来你所谓的大逆不道?”
“我听闻,上天有神,有上帝支配着自然,支配着人间的祸福,人死了,**虽然消灭了,但有鬼、有灵魂。灵魂在阴间也要和在阳间一样,得到与他们活着时依据社会地位而有的相应的享受!”
子斐昂着头道:“父皇乃是帝国的主人,是阳间的人皇,驾崩后,更要做阴间的鬼皇!若是没有这许多的臣民和将士去殉葬,父皇拿什么去荡平阴间的厉鬼?”
“这且不说,帝国为了一统天下,灭七国,杀敌无数,这些人都成了厉鬼,父皇若是没有贤明的臣子辅佐,没有精锐的将士护卫,没有勤劳的黎庶效力,又如何在阴间安身立命呢?”
人殉制度,其实在古代一直都未曾消亡过。【≤八【≤八【≤读【≤书,.▽.o√
人殉不仅发生在王室,在富家大族同时存在,只要有足够的财力与物力且主人命令就行。关于殉人,其大部分是奴隶,但奴隶并不是唯一的殉葬者。
殉人除了奴隶以外,更多的是死者的妻妾与近侍,甚至军人将军,他们大部分是死者信得过的人。因为死者需要的是服侍自己的人,而不是敌人!
这个普遍性建立在权力的任意之上,对于最高统治者来说,只要他愿意,人人都可能成为殉葬品,最受宠幸的人有时甚至成为殉葬的首要人选。诸如唐武宗和宋高宗的殉葬者就是最爱宠的妃子。
历史上的秦国宣太后宠幸魏丑夫,秦昭襄工四十一年,宣太后病危,下令说死后要以丑夫殉葬,后经庸芮明陈利害才没有实行。
中国古代的人殉制度盛行于商周时期,而西周之后历朝历代都有名目繁多的奴隶制度的残余,社会上形成了以皇帝为金字塔顶尖的不可逾越的森严等级。奴隶、农奴、奴婢则是金字塔的最底层。
在皇权**制度下,历代的王公、贵族、大官僚都可以任意杀戮奴婢!
之所以盛行人祭和人殉,有许多原因:其一是当时生产力极其低下,奴隶主从奴隶劳动中所得的剩余产品很少,有时还不能养活奴隶自己,所以奴隶主对奴隶毫不爱惜。
其二,是当时人们对自然、对人自己的生理缺乏认识,认为日、月、星、辰、风、雷、雨、电,特别是对有灾害性的洪水、干旱、野火、地震等不理解,认为是上天有神,有上帝支配着自然,支配着人间的祸福;有时梦见死去的人,就以为是鬼魂来托梦,人死了,**虽然消灭了,但有鬼、有灵魂。
灵魂在阴间也要和在阳间一样,得到与他们活着时依据社会地位而有的相应的享受{那时候,杀殉也分等级,据《墨子·节葬》记载:天子、诸侯杀殉,多者数百,少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多者数十,少者数人}。
因此,以人祭天、神、鬼来祈福免祸。祖先死了以后,要用他生前用过的车、马、器皿和他喜爱的婢妾等去殉葬,让祖先在阴间也有人侍候,甚至可以继续左拥右抱。
商代的人殉,数量之多,手段之残忍,范围之普遍,骇人听闻。充分暴露了奴隶主阶级野蛮残暴的阶级本性和奴隶社会血淋淋的阶级关系。
后来,由于铁器工具的发现,农耕技术的改进,生产力逐渐发展,每一个劳动者所生产的除供其本人和家属起码的消费外,尚有较多的剩余,可以供奴隶主、封建主享用,于是作为劳动者的“人“的价值逐渐被重视,人本思想萌芽。
同时经过实践和探索,人们对自然规律和天文现象以及人本身的生理和药物的认识也有所提高,于是,在一部分人的思想中,对神鬼的存在由逐渐怀疑发展到否定{当然,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因此从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到西汉,人殉现象有所减少,但东汉、魏晋南北朝以后,主要是由于边疆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他们带来了本部原有的人殉传统,因此,中原的人殉之风又逐渐兴起。
“这并不能成为帝国继续奉行人殉制度的理由!”
子干痛心疾首地道:“陛下,你可知道人殉制度有多么残忍?有多么惨绝人寰?据臣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