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桀宋>第0409章 精盐

宋王偃将垦畦浇晒制盐法传授给了刘岩,让他吩咐盐工去操作。

作为一个上位者自然是不可能亲力亲为的。俗话说得好,术业有专攻。你让一个一窍不通的人去干这种技术活,你干一整天可能都比不上人家干十分钟的!

刘岩将信将疑地按照宋王偃传授的垦畦浇晒制盐法,命令作坊里的盐工按部就班地去操作。

过了不到两日,一个盛满了颗粒较大,颜色纯白的食盐的盆子便摆到宋王偃的面前。

宋王偃抓起了一点食盐放在手指头上尝了一下,笑着道:“好!好!就是这样的味道!”

刘岩亦是笑容可掬地道:“大王,这垦畦浇晒制盐法真是创世纪的发明呀!足以传颂千古也!”

宋王偃摆了摆手道:“寡人志在造福于民,功过自有后世评定,寡人可管不着呀!”

“大王发明了这制盐之法,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这尧舜都犹不及也,只此垦畦浇晒制盐法,大王便足以与神农氏比肩了!”

咳咳,看来拍马屁是每一个都具备的本领。

现在的刘岩就是如此。不过刘岩对于宋王偃发明出了这个垦畦浇晒制盐法,倒是心服口服,除了少许阿谀奉承的意味之外,更多的还是崇拜!

想想看,食盐乃是每个人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佐料。而宋王偃改进了制作食盐的方法,让食盐祛除了苦味,还能大批量地加以生产,进而压低了食盐的价格,让更多的劳苦大众都能吃的上足够的食盐了。

这难道不是一件天大的功德吗?

宋王偃被刘岩吹捧得有些脸红,说道:“咳咳,咱们还是来说说这食盐吧。刘岩,你是制盐作坊的主管,你认为这原来的煎盐法和这个垦畦浇晒制盐法比较起来如何?”

“这是极大地改进了!”

刘岩垂手道:“大王,过去的煎盐法耗时费力,以我们作坊的生产量,一日只能生产出不足六百石,但是用这个垦畦浇晒制盐法的话,臣完全可以保证,我们制盐作坊每日产出的食盐可达到一千石。而且这还是保守估计的!”

战国时代,一石为后世的十公斤。而正常来说的话,一个人一天要摄入6克的食盐,一顿2克,不过古代人只有一日两餐,可能会少一点。

一个人一年要摄入的食盐数量应该是1.5斤,即0.15石。原来的彭城的制盐作坊一天生产出来的六百石,可以维持一百万人一天的摄入食盐的量,但是远远不够!

虽然说宋国不只在彭城的这么一个制盐作坊,海盐、盐湖和井盐都有。但是其他的都太小了,无以为继。

“一千石!?”旁边的邹衍咋舌道,“那岂不是说,只是你们彭城的制盐作坊,除去其他的成本和人工费,仅仅一天就能给国库增加一百金的税收了吗?”

宋王偃先前还不知道这一千石的食盐是一个什么概念,不过听邹衍这么说,一千石食盐等于一百金之后,顿时两眼放光!

难怪说食盐这一行业是牟取暴利的,看来真的是跟抢劫差不多。这白花花的食盐,压根儿就是黄灿灿的金子!

哈哈哈哈!寡人发达了!一天一百金,十天一千金,一年下来有四万金!

加上各地的制盐作坊,光是食盐这一块宋国每年都至少能创收入达到六万金啊!足够宋国发整整二十万士卒一年的军饷了!

邹衍随即向着宋王偃垂手道:“大王,据说现在的食盐市场供不应求。而我们有了这垦畦浇晒制盐法,大可以扩大食盐的生产规模,会稽郡、吴郡皆临海,有不少的地方亦能生产食盐也!”

我看行!

宋王偃微微颔首道:“过去的食盐市场大多被齐国人垄断。齐人沿海地区甚多,故而制盐作坊不计其数,非我宋国所能比之。然则如今之宋国已经今非昔比,吴郡和会稽郡皆临大海,越人不善于营生,故而无食盐之利。寡人看,我们宋国现在完全可以取代齐国,垄断整个食盐市场!”

“此话怎讲?”众人疑惑地道。

“食盐者,虽有海盐、井盐、盐湖,但是其食盐多为粗盐,其味苦涩,颜色灰白,颗粒也不够大。但是如今我们宋国用的是这种垦畦浇晒制盐法,垦畦浇晒制盐法生产出来的食盐颗粒饱满,其味够咸而吾苦涩之味,颜色雪白,可称之为精盐也!”

“诸卿,这粗盐和精盐孰优孰劣乎?”

自然是精盐了!

宋王偃这么一说,大家就都明白了。自古以来食盐并没有粗盐和精盐的说法,因为无论是煎盐法还是日晒法所制作出来的食盐都大同小异,几乎没什么区别。

但是通过宋王偃发明的这一种垦畦浇晒制盐法,颗粒较大,颜色雪白还祛除了苦味的精盐开始面世,与过去的食盐相比,两相比较之下,当然是精盐更为可贵了!

邹衍马上说道:“大王,臣以为应该通过这种垦畦浇晒制盐法,大量生产精盐!然后提高精盐的价格!过去三十枚刀币一石的食盐,我们的精盐可以卖到六十枚刀币,乃至于六百枚刀币!甚至是两金一石精盐都不为过啊!”

奸商!绝对的奸商啊!

宋王偃古怪地看了邹衍一眼,这就是真的是阴阳家出身的吗?确定不是地地道道的商贾?

“不可。”

宋王偃有着自己的考量,故而拒绝了邹衍的这个提议。他摆了摆手道:“咱们用垦畦浇晒制盐法,制作这种精盐,为的不仅是给国库多增加一点收入,还要造福


状态提示:第0409章 精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