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帝国的脊梁>第114 章 教材
国古代文书中,一般不加标点符号,而是通过语感、语气助词、语法结构等断句,经常出现歧义、造成对文章字句的误解。

在王斌所编的新型国文教材中,他当然要把后世,这些新的标点符号应用到文章中去。他只是把张德彝的备注稍微改了一下,以便和自己后世语文课程所学的一样。

王斌身边空无一人,他也只有奋笔疾书,自己一个人准备教材资料。

至于汉语拼音,华夏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这两种注音方法,用起来都不方便。

王斌对汉语拼音则是熟谙于心。24个韵母和23个声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一二三四,四个声调。使得拉丁字母和汉语拼音完美结合。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合称“三百千”。在历代编写的启蒙教材中,数《三字经》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三字经》浅显易懂,取材广泛,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排列姓氏,句句押韵,虽然内容没有文理,对于文字认识还是有其特点。

《千字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是影响很大的启蒙读物。

再加上《弟子规》,《幼学琼林》等,足够学生们学习了。

除了这些华夏的古典书籍,王斌亲自编的教材中,则是像《古文观止》的一样,包括了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以及散曲小说。

当然,教材中,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大行其道屈原的《离骚》节选,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昌龄的《出塞》等等……。

至于注重个人情操的《陋室铭》,《爱莲说》等文章也是著于其上。

至于数学,王斌当然是打算要使用阿拉伯数字了。

阿拉伯数字传入华夏,大约是13到14世纪。但随后几百年,阿拉伯数字在华夏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后世的20世纪初,阿拉伯数字才在华夏才开始慢慢使用。

而在王斌所处的后世,阿拉伯数字已成为后世人们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数字了。

至于数学的基础知识,王斌则是从自己知道的加减乘除,乘法口诀,混合运算,分数,百分数等开始。

再就是整数和小数,正数和负数,方程;各个图形的面积,周长,体积等。然后再加上坐标系,象限,勾股定理,函数等。

至于地理,王斌只是按照记忆,画出了一副粗略的世界地图和华夏地图,对世界的各大洲,大洋,以及国家,都做了一个粗略的介绍。

历史也是和地理一样,分为华夏和世界部分。作为历史迷和军迷,王斌当然知道的比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都多得多。查看资料,一本粗略的历史课本就面世了。


状态提示:第114 章 教材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