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帝国的脊梁>第106章 后勤
p>等范誊从湖北回来,这三个人,王斌都准备委以重任。再加上张直,董平、马宇、温志伟、胡氏兄弟、孙氏兄弟、李破奴、黄小龙,自己有了十三罗汉,可以组织一支完整的足球队了。

战争,打的是后勤,谁的后勤保障更好,更完善,谁获胜的机率就越大,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就是这个道理。

士兵将来用的是火铳,火炮,包括等,根据战争的大小,需要火炮的数量,士兵配备多少弹药,准备多少干粮,这都是要详细计算的,相应地,储备多少弹药,枪支的数量,火炮的数量也要根据战时情况不断修改。目前自己队伍的分类非常模糊,各个兵种,各个部门都没有建立起来,兄弟们完全凭着热情和想当然做事。

他们这些人,谁也没有打过大型的战争,只是从兵书上看到的一些皮毛。但是,现在就必须要把这些相应的机构都建立起来。军政和情报分开,情报是另外一条战线,有时候起着无法估量的巨大作用,也得由专人负责。

技术上,必须要拨出一部分人专门从事火器的研究,包括火铳,火炮,,等等。火器研发和练兵一样,也是目前的重中之重。还要建立起自己的厂,这也是后勤保障的一部分,和士兵的兵器铠甲等各种装备一样,都得由专人负责。

将来还要有骑兵,水师,甚至是海军。士兵打探情况,追击需要骑兵,大规模战争需要更强大的火炮,火铳。将来若是顺长江东进,攻略江南,还要有水师。若大事可能,探索征服外围的世界,还要有海军。

河谷的深处,已经建起了几所房屋。这些房屋都是山上的仓库重地,有士兵专门把守。

是,一间单独建起的仓库,和其它库房分开。地处高地,周围的排水措施也十分健全。

李固,范誊和李杰都已经在山上。王斌让三人负责后勤保障部的运转。这三人都不错,后勤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不是只坐在库房里的库房管理员。

李固专门负责的制造。现在山上的硫磺生产基本不是问题,但大规模的战争还得从外购买。木炭也不难,唯独这硝石是个问题。

范誊负责建立起队伍的军用品厂,包括被子,褥子,士兵的冬季着装,夏季着装,鞋子袜子等,天气马上就要冷起来了,士兵的冬季着装就在眼前。另外,番薯种子的事情还得由范誊去湖北张罗。

李杰则是负责山上所有人的吃喝拉撒。吃喝非小事,平时不觉得有多难,可如果将来到了战时,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士兵的战斗力和后勤保障有着直接的关系。

对于训练,两座山上设立了甲乙两个兵种。技艺精湛的进入甲队,技艺合格的是乙队。只有达到标准的士兵才有资格从乙队加入甲队,而训练差、通过不料考核的,则连乙队也呆不了,直接被刷下去当辅兵用。

辅兵是王斌现在追加的兵种,将来的战争,也必须要有一支辅兵后勤部队,专门服务战兵。

辅兵训练要求同样很严格,只不过比标准低一点,那就是身体素质不再要求的那么变态,训练强度没有那么大而已。

比如说这甲乙两队就是一日两练,辅兵则是一日一练。

王斌现在的招兵制度,基本上就是募兵制,也就是当兵吃饷。后世的义务兵役制,现在则是根本谈不上。没有银子可拿,干的又是杀头的买卖,自然没有多少人愿意加入。

人都是利益驱赶的动物。等以后正式建军,王斌就计划在队伍中引入军衔制。军衔决定饷钱,官兵就有了追逐的目标。无论是士兵还是军官,能通过训练和军功看到晋升的希望,军队才有强大的战力。


状态提示:第106章 后勤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