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杀日王牌>第二四九章 不能完全以二十一世纪的眼光看这个时代

第二四九章

不能完全以二十一世纪的眼光看这个时代

随着航母的出现以及在海战中表现出的战力,战列舰的地位是越来越下降了,可现在,这夜晚中,日军的舰载机飞不起来,战列舰那坚船利炮反而占据优势。全\本/小\说/网\战列舰是什么,它就是以重炮和装甲出名,两三百毫米口径的火炮比比皆是,连四百毫米口径的都有装备。战斗已经打响,美军的舰队是从日军的侧翼出现,并早已摆好了攻击阵形,金梅尔上将手中的两艘战列舰终于到了表现的时候,一炮一炮打得真是不亦乐乎……/

说实话,这恐怕是日军联合舰队自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夜战,这一仗可不好打,因为他们的舰载机飞不起来呀。美军占着先手优势,而且,他们的雷达技术要比日本人的先进,日本人虽然研究雷达比较早,但重心不在这上面,所以技术还是相当落后的,在晚上连岛和船都分不清楚,主要靠看美军军舰上的灯光来分辨敌情。

金梅尔将军似乎知道日军的通讯技术和雷达技术要落后不少,他在之前就下令将舰上的大部分灯光关掉,这样,在乌漆麻黑的海面上,日军很难分清楚美军的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不得不发射一枚枚的照明弹来瞅瞅,可效果并不显著,因为离得太远,上十公里、十几公里的距离,靠目测真的有些难。

美国舰队虽然也受到黑夜的影响,但却没有日本人那么严重,至少他们能够分清敌我,也能够进行有效的射击,而日本人在放出鱼雷后,自己都不知道鱼雷到哪里去了。不过好在,日本人战列舰的数量比美军的多,他们有四艘,日本人一向重视重炮理论,战列舰上三百多毫米口径的主炮多的是。

“轰轰轰……”既然从质量上比不上你,那就用数量压制。

美国人从雷达上大概能够看出日本舰队的运动方位和排列方位,这样,经过分析,他们就大概能够锁定哪艘是战列舰,哪艘是航母,然后进行有目标的打击。现在美国人最担心的便是日军的航母,所以金梅尔将军看着日军军舰的排列队形,便知道当中的肯定是航母,便不顾自身的危险,集中两艘战列舰的火力就朝那个方向猛轰。

幸好美军此时的测距雷达还没有投入实用,准头不是很准,不然,这么大口径的炮弹都落到头上,即使航母也受不了。不过,“翔鹤”号的甲板还是中了两炮,停泊在上面的十几架飞机被撕碎,并引起了大火。大火给美国人指明了一些方向,更加引起了美国人的关注。

日本人气急,指挥官一声令下,“突次给给……”

看来,日本人是想要拉近距离了,看清楚才好打。随即,两艘战列舰、两艘重巡洋舰、十多艘轻巡洋舰和驱逐舰便脱离大队伍向美军舰队冲去。而“翔鹤”号和“瑞鹤”号航空母舰则趁此机会准备脱离战场,虽然它们也有防御火力,但它们的优势并不在这里,日本人已经损失了一艘航空母舰,有些畏首畏尾了。

从雷达上看到日本人舰队的队形换了,金梅尔将军便知道日本人的航母可能要逃,于是立即派出一艘战列舰和几艘轻型舰只追上去,用它们来拖住日本人的航母舰队,然后用不堪大用的潜艇部队袭击,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日本人的航母编队中间还跟着一个旅团的登陆部队,速度并不是很快。美国人轻装前进,跟在后面追打,即使打不中航母,击中运兵舰也能够给日本人带来不小的伤害。

日本人这才知道,相比于陆军的不悉夜战,海军的夜战能力更差。其实,金梅尔将军当时也没想那么多,他纯粹只是想报复一下日军,所以才搞了一次这样的夜战,没想到效果还真不错,居然以弱势的力量把日军给吓住了,让他们放不开手脚打。

金梅尔将军在另一艘战列舰上,他没有参与对日军航母编队的追击,因为他要把日军分出来的舰队给拖住,日本人想接近过来,他偏不让他们得逞,日军进一步,他则命令舰队退一步,边打边退。开战半个多小时,日军已经沉了两艘军舰了,一艘驱逐舰和一艘巡洋舰,其他还有几艘军舰受伤,其中就包括两艘战列舰,而美军的损伤则很小。知道灭不掉美国人,日军的舰队便想退,而金梅尔则立即命令舰队撵上去,就是要烦死日本人。

另一边,美国人也几乎是追着日本人打,连小型的驱逐舰都敢向战列舰挑衅,战列舰更是找航母去啃,没有损伤的“瑞鹤”号也不小心挨了一炮,舰上的飞机毁了几架。

双方的夜战进行了大半夜,直到快要接近中途岛,美军才不得不顾忌自己的安全,主动的脱离战场,然后向夏威夷方向逃去,因为他们知道,等天亮日本人追来,死的就是他们了。还好,一晚上的战绩还算不错,击沉了一艘战列舰,两艘重型巡洋舰,其他小舰不提,还击伤了日军的两艘航母,自身的损失很小,只有两艘驱逐舰沉没,两艘战列舰虽然都受伤,但不严重,回去修修就可以立即投入使用。

这场海战的规模并不是多大,没有引起交战双方的注意,因为日军接下来的作战中加强了控制和监测力度,美军很难再有这样的机会,所以不久便放弃了这种战术。但是,这场海战却引起了另一人的严密关注,正是在上海的叶苏,什么珍珠港突袭和中途岛海战他都不会有什么惊讶,但这一场海战的过程和结果在被他知道之后,立即眼


状态提示:第二四九章 不能完全以二十一世纪的眼光看这个时代--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