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御驾亲征,韩信没有随同前往,此时他正在府中来回踱步,思考陈豨反叛的事。
陈豨是他以前的部将,当年陈豨去代国为相时曾到他府中告辞,在密室中,他对陈豨说道:“你今天能得此重任,是因为你得到皇上的信任,但皇上生性多疑,若一人告你谋反,皇上可能不信,若多人告你谋反,皇上必起疑心,如果将来有一天你被逼谋反,本候一定会在京城助你一臂之力。”
当时他被刘邦由楚王削为淮阴侯,并软禁在京城,心中不满,说出的话自然带有情绪,现在陈豨果然反了,他想起之前对陈豨说的话,心中踌躇不定。
其实,韩信现在不想反了,或者说是不敢反了,刘邦已政权稳固,实际上最好反的时机已经错过,他后悔当初没有听蒯彻的建议。
然而令韩信意想不到的是,当年他与陈豨密谋的事被人知道了,而且还被人告发,而告发他的人是他的一位门客弟弟,这位门客得罪了韩信,韩信把他关押起来,他的弟弟便偷偷跑到萧何那里告发了韩信。
萧何得到密报,不敢耽搁,韩信是战无不胜的将军,他若要反,天下非大乱不可,他急忙赶到皇后宫中。
吕雉见韩信进来,神色有异,她忙让身边的太监宫女退下,然后问道:“丞相有何急事?”
“娘娘,出大事了。”萧何紧张道。
“什么事?”吕雉问道。
“韩信谋反。”
“什么?”吕雉一惊,韩信谋反非同小可,她忙问道:“可有他谋反的证据?”
萧何道:“刚才接到韩信一位门客弟弟密报,韩信与反贼陈豨早有勾结,并密谋与陈豨里应外合,互相接应。”
吕雉脸上顿时露出杀机,她冷声道:“本宫早就知道韩信不安分,迟早要反。”
萧何道:“对韩信的事,娘娘说怎么办?”
吕雉不答反问道:“皇上那战局如何?”
萧何道:“皇上到邯郸后感觉兵力不够,想征调梁王彭越和淮南王英布的兵马,但他们都称病婉言拒绝,皇上只好就地募兵。”
吕雉急道:“那皇上目前情况怎样?”
萧何道:“娘娘放心,由于皇上收买了陈豨手下,皇上现在是节节胜利,捷报频传。”
吕雉听了放心地点了点头,随即,她脸色一寒道:“这些异姓王自视功高,对皇上阳奉阴违,留着都是祸害。”
梁王彭越和淮南王英布拒不出兵,明摆着是不把刘邦放在眼里,萧何小心说道:“梁王和淮南王盘踞一方,实力不弱,一个处理不好,就会引发他们叛乱。”
吕雉点头道:“他们的事等皇上回来再说,韩信谋反,丞相认为当如何处置?”
萧何道:“夜长梦多,微臣以为应尽快将韩信拿下,先将韩信打入死牢,然后等皇上回来确认他谋反证据后再作处置。”
“不行。”吕雉寒声道:“韩信一旦拿下,就立即处死。”
萧何一怔,韩信被人告密,但也要确认告密的事是真是假,如果这样仓促把韩信杀了,这对韩信实在不公,但他没说什么,目前还是先把韩信拿下再说。
吕雉问道:“对韩信,你认为怎样才能将他拿下?”
萧何道:“韩信善于用兵,我们调动军队,一有风吹草动,他便会有所察觉,如果韩信蓄谋已久,到时他提前攻打皇宫,势必造成皇城内乱,弄不好他乘机逃走,那将留下大患,微臣以为缉拿韩信不能强攻,只能智取。”
吕雉点头道:“你派一名心腹扮作前线回来的士兵,夜晚偷偷从皇城出去,然后明早转回,禀报陈豨已灭,皇上马上凯旋归来。”
吕雉继续说道:“接到消息后,本宫则召集百官庆贺,你在宫中预先埋伏刀斧手,等韩信来了就立即将他拿下。”
第二天,刘邦凯旋的消息迅速传遍京城,吕雉在宫中大摆宴席,文武百官都来庆贺,可韩信却没来,吕雉急了,她忙派萧何亲自去请。
萧何来到韩信府中,宾主落座,萧何问道:“陈豨叛乱已定,皇后大举庆贺,将军为何不去?”
韩信道:“本候病体缠身,不能前往。”
萧何道:“将军虽然有病在身,但百官庆贺这等大事,将军还是去去为好,过去你与陈豨关系密切,你不去就怕有人闲话。”
韩信淡淡道:“对于闲言碎语,本侯向来是置之不理。”
萧何道:“对闲言碎语置之不理当然是好,可怕就怕等皇上回来了,有人在皇上面前进献谗言,这就对将军十分不利。”
韩信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本候向来问心无愧。”
萧何见韩信不为所动,只好说道:“将军深居简出,百官都难得一见,本相来时已在百官面前夸下海口,一定要把将军请到,将军就看在我们多年交情的份上,给我一个薄面,随我一同前往如何?”
韩信想起当年自己不被刘邦器重,深夜出走,是萧何连夜把自己追了回来,并极力在刘邦面前推荐自己、想到这他不再推辞,起身道:“既然丞相这么说,那本候却之不恭,就随丞相一同走一趟。”
韩信随萧何来到皇宫外,只见皇宫门前车水马龙,真是百官云集,韩信见似乎没有问题,便放下戒心,跟随萧何走进皇宫。
可一进皇宫,他就被埋伏两旁的刀斧手一拥而上,迅速拿下。
韩信被五花大绑押到吕雉面前,吕雉满脸杀气,高声喝道:“韩信,你可知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