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秋华从库区港口石矶头坐船,行半小时到瑶山岛,上岛再步行半小时到回头岭。她站在晒谷坪,眼望老屋,先拱手作揖,再弯腰鞠躬,后振臂高呼:祖宗们,浪子回来了,您们还好么?
回头岭的“揽月居”,是袁氏家族的世居祖屋。五花山墙,青砖黑瓦,如意斗拱托起楼檐,全部屋柱以木石拼接,抬梁穿斗式结构,是座江南大宅院式的古典民居,总面积850平方米。由元末一世祖茂樵公七兄弟开山拓荒,筑窑烧砖瓦,采石夯地基,刨整树为柱为梁,伐巨木锯板盖楼,历几十载建成雏形,再经后代子孙不间断的拆旧换新,修葺扩建,始成今日规模。
回头岭属山幕阜山北麓余脉,海拔657米。古时候三面环山,东面临云梦古泽,长江在十公里开外,可谓山旮旯,祖人亦捕鱼,亦伐木,亦农耕。明中期张居正修北岸荆州大堤,长江南溢,漫淹云梦大泽,浸渍形成富水河,瑶山成岛屿,南面仍有沙洲浅滩与陆地接壤,农林渔牧无碍,经商贩运通畅。1958年,经主席,总理批准,在此兴建大型水利水电综合试验坝,即“三峡试验坝”。随着水库的修起,及水坝的筑成,这里“高峡出平湖”,富水湖总面积增扩到268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78平方公里。至此,形成八百里富水湖,群山环湖,湖中有岛,800多个岛屿镶嵌其间,错落有致,“湖似战盘藏百局,岛如棋子补千图”。湖面,或开阔,或狭小,狭似曲径通幽,阔成豁然开朗,游客可划小舟随碧波荡漾,也可乘飞艇直达桃源岛及竹岛,茶岛,桔子岛,鸟岛等众多岛屿。瑶山始成孤岛,总面积为55平方公里,东高西低,峰峦巍峨,峡谷曲折,岩岭蜿蜒,主峰龙角尖海拔15283米,上下全凭脚量,进出全靠摇船。
祖屋坐北朝南,呈山字形,主体为七进五开间,七兄弟一家住一进,墙头上画着领袖像,下方写着口号,“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们是社会主义接班人”。两侧各二进三开间,西边前为私塾学堂,后为先生住房,院墙上残存“长江大队政治夜校”字体,其下是标语,“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东边第一进为客房,机制茶砖厂,第二进为杂役房,榨油坊,油面作坊。三栋联宇,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气势雄伟,九间连房一字排开,气势雄伟。门前是等宽的方方正正大地坪,用竹编晒箕,同时能晒百担稻谷。从前用来晒红茶,晒山茶籽,油菜籽,晒面条等。地坪左边是池塘,右边是水井。
每一进,都有一个四四方方大天井,用宽大厚重的青石板和长条石块砌成,内置石雕花坛,石鱼缸。天井上下方各有一条巷道,巷道两端对开四间套房,分上下两层,明间,次间,厢房的内墙,都是木板墙壁。青砖砌外墙,一尺高的石地袱,墙上开镂空格子扇窗,老人和男孩住楼下。房子构架抬梁,穿斗互用,楼上铺木板,立木柱,起木排墙,回廊是木雕栏杆,是年轻夫妻的卧室,再之上是开敞式阁楼,即女孩子闺房。
房子依山而建,地势从低到高,故天井左右,中间,各有一排上下台阶。天井之上的大厅为正厅,中置木雕香火案几,案头陈列着分枝房头(七兄弟由大到小,分成七个房头,袁焕轩是二房头的后人,家在第二进,天井上方的右巷道)的祖宗牌位,一铜油灯始终亮着,长明不灭,跳跃的火苗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天井之下的大厅为堂屋,两边排放着黑漆空棺材。族人年满四十,便着手为自己准备后事,即预备寿材,寿衣,墓穴等。袁秋华回老家,便附加有任务,要为父母的寿材刷一遍桐油,要将父母的寿衣翻出来晒一次,要把父母未来的墓穴上的杂草,清理干净。
江南雨多。上进与下进之间,留有一米隔离巷道,上铺石板,下是排水沟。下进厅门朝下开,门后有半米高的石门槛。上进厅门朝上开,门前也有石门槛。巷道门前还有石门槛。四道门槛,组成一个渠道,即使下暴雨,沟水猛涨,也只是漫溢在渠道之内,进不了厅堂。
每进成阶梯递进,直到最高处的祖祠。大厅正中是神龛,状若牌坊,内供一世祖七个老祖宗的灵位,七盏长明灯,摆成北斗七星形。神龛前有一八仙供桌,桌中是铜香炉,左边放把宝剑,右边放支毛笔。厅两侧各有一排凳,宽半米,长十米,整棵原木一锯为二,安上四脚,可坐百余人,供族人议事排排坐,谈谈话。天井之下是偏厅,即是办丧葬之事的场所,停棺,大殓,祭拜,哭孝,出殡。天井左右各有一侧厅,殡葬奏乐之地。八根红漆圆立柱,环绕天井。高厅无楼,抬头可见平行横梁,三角形竖梁,人字架房脊,山坡形盖顶,飞檐,翘角,椽禽,瓦槽,脊兽。
房子依山而建,高低落差接近十米。人站晒谷坪朝上望,只见层层叠叠的屋檐,排排迭起的瓦槽,参差错落的房脊。
袁秋华一声高呼,惊飞一群麻雀。祖屋第一进第三间的大门开了,八叔公走出来:谁呀?还没进家门,就大呼小叫!不文明,没礼貌,忒不讲究啦!
随着库区移民,族人已迁走大半。随后因出行不便,不少户又搬走了。故土不离的人家,年轻人外出务工,老弱妇病留守。人去房空可以,但祖宗不可以忘而不敬,香火不能断,长明灯更不能熄。每一代族人都凑钱,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