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都市现代>重生之最强大亨>第530章 世界传媒之王的重要一步(求全订)

翌日,夏禹来到了自己位于伦敦金融城的光明基金有限公司,看到了一片忙碌的景象。

在员工声声恭敬的称呼声中,夏禹找到了乔治·伯克利。

反倒是刘梟等人已经离去,因为乔治·伯克利发动自己的人脉一直为光明基金招人,各个部门的框架已经建立起来了,甚至有些部门已经开始运转。

因此,刘梟等人自然退出,继续研究伦敦的金融市场去了。

“老板,您来了,快请坐!”

乔治·伯克利微微鞠躬,对夏禹说道。

“你也坐下吧!”

让乔治·伯克利坐下后,夏禹询问道:“让你搜集的商业情报,进展怎么样了?”

“老板,大报纸的信息已经收集到了,小报纸的暂时还在搜集中,劳斯莱斯公司涉及到了国防,收集难度较大,现在还在收集中。”

乔治·伯克利眼中闪过一丝回忆,然后说道。

夏禹微微颔首,纷纷道:“我知道了,把收集好的大报纸的信息给我就行。”

“好的!请您稍等片刻!”

说完,乔治·伯克利起身离开,过了一分钟左右,他再次返回,手中多了一叠文件。

“老板,都在这里了,您请看!”

夏禹接过文件,便仔细地浏览起来。

英国的报业很发达,最古老的报纸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长年累月下来,英国人都习惯了看报纸,英国也有着世界传媒王国之称。

也因此,在后世互联网时代,很多国家报业急剧衰弱时,英国报业虽然因为大环境影响,行业也出现了衰退,但是依旧能够运营下去。

英国的报业发达,大型报纸自然就有很多。

比如诞生于1785年元旦的《泰晤士报》,英国的第一主流大报纸,被誉为“英国社会的忠实记录者”,是一份对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挥着巨大影响的报纸。

《泰晤士报》定位是主流高端,读者自我定位是政治家和社会精英,当然普通民众也喜欢看。

夏禹要是没记错的话,在1981年的时候,鲁伯特·默多克的新闻集团花了2200万英镑收购了《泰晤士报》。

除了《泰晤士报》外,还有定位为自由民主派的《卫报》,读者多是年轻人,在欧洲知识界有很大的影响力,中产阶级同样青睐,《卫报》的特点是热爱生活、热爱和平。

唯一没有公开支持某党派的《独立报》。

英国最高端,对英国政治和英国社会有很大话语权的《金融时报》,财经新闻方面的南玻旺。

曾经一度当过英国报业老大的《每日电讯报》,全国日发行量在一百六十万份左右,读者是广大中产阶级,特点是没有明确的政治立场。

主打严肃路线,读者是中产阶级,偏向女性方面,女性读者比例最大的《每日邮报》。

文章短小精悍,文字通俗易懂,适合普通老百姓和小知识分子阅读的《每日快报》,读者多是社会的中坚力量。

以娱乐、八卦、体育、丑闻为主的著名八卦报纸《每日镜报》,基本不涉及政治,但是喜爱调侃政治人物和抨击政党政策。

以及以中下阶层读者为根基,在上流社会臭名昭著,却又销量极高的《太阳报》。

值得一提的是,资料上显示,《太阳报》在1969年被鲁伯特·默多克给收购了。

当然,现在鲁伯特·默多克深知类似“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道理,所以尽管此时他已经成为了澳大利亚的媒体大亨,且在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都有了媒体,但是他还没有成立在未来赫赫有名的新闻集团。

此时浮在明面上的只是澳大利亚新闻有限公司。

上面的这些报纸,都是英国全国性的大报纸,销量从七八十万份到几百万份不等。

在这个世界上,话语权是极其重要的一种权利,从古至今的掌权者都知道,这是能够影响政权的力量。

夏禹来到伦敦,心中想法和目标十分地多,但是他一个华人想要堂堂正正地进入别人的圈子,让政客和资本家对他重视,就需要有让别人重视的东西。

并且因为他的算计很依赖英国的政治,所以斟酌之后,还是选择从媒体行业切入。

只要他握住了一定的话语权,正值激烈交锋的几个政党都会对他伸出手,希望它提供帮助。

当然前提是需要他的话语权足够的重。

也幸好,因为英国曾经殖民全球,英裔后代遍布全球,所以相对于美国,英国媒体行业对外的限制并不多。

鲁伯特·默多克是澳大利亚国籍,英国是澳大利亚的君主国,所以鲁伯特·默多克有资格买下《太阳报》,甚至后来买下第一大报《泰晤士报》,以及欧洲最大的天空电视台。

而香江此时也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夏禹是香江户籍,理所当然算是英国公民,他也是有资格买报纸的,英国法律没办法限制夏禹。

有需求、有资格、有资本,夏禹当然要好好挑选收购目标。

看完所有资料之后,夏禹思考良久,从中拿出了两份资料,分别是《金融时报》和《每日电讯报》!

这两份,是最适合他收购的报纸!

《金融时报》是颜文翰的老上家,创办于1888年,是英国最好,也是世界闻名的商业和财经报纸,此时全球日总销量在130多万份,期中70的销量由国外贡献,到了后世《金融时报》更是以8.44亿英镑的价格易主日经新闻集团。


状态提示:第530章 世界传媒之王的重要一步(求全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