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修率军离去之后,张辽将那些原本在洼地之中作为诱饵的数千军士全部召了回来,和他一同的那密林之中设伏,他相信,刘封一定会图谋这些器械的,这不但是张辽作为一个行军多年的将领对形势的判断,更是他对刘封行事的分析所得出的结果。
虽然士卒疲惫,但是张辽却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终于,在杨修率军离去后的一个多时辰,西面的远处好似传来了星星点点的火光,虽然微弱,但却难以逃过张辽如同猎鹰一样的双眼,他叫过一名自己的侍卫,在他的耳边叮嘱一番后,那侍卫翻身上马,向着好似有火光的方向查探去了。
不出一会,那军士满面兴奋之色的归来,还未到张辽身前便高声道:“果然是有人马向我等所在的方向而来,只不过目前距离尚远,具体不知道其人数到底如何,但保守估计,不比我军在此处的兵力少……”
说到这里,那侍卫停顿一下,看了看张辽面上的神情。显然是心中害怕之前杨修对张辽的态度让张辽心中愤怒。
张辽此时伸手止住了他的话语,而后转过身来面对着自己身后剩余的那一万五千左右的步卒,之前一直在林中歇息的众人,此时也都因为这名侍卫所带回来的消息而清醒了过来,他们的面上几乎没有什么惧怕的神色,反而是有些兴奋之情,他们也都是在魏国身经百战的战士,有相当的一部分都是自曹操在位之时就参了军,但是像这一次出征南阳这样窝囊的战役,他们之中的大多数还是第一次经历。
并且通过之前杨修的表现和一个时辰之前杨修与张辽之间的分歧,他们的心中都是更加的倾向于和张辽并肩作战,而不是屡战屡败,只能被敌人追着打的杨修。
所以当听到远处果然如同张辽之前一口咬定的那样有敌军前来的时候,士兵们眼中满是热切,他们太需要一次正确的判断,一个成功的计策,一次至少和敌军伤亡相当的战斗了,不然就算他们能够活着回到魏国,这一次出征荆州的经历也会成为他们这一生战斗生涯之中的污点。
他们眼中的神情,张辽此时尽收眼底,他知道,再有不长时间,宛城的军队就会赶到这里,而虽然自己在暗处埋伏,极有可能可以打宛城的军队一个措手不及,但是他也知道,刘封虽然敢于用兵,擅于冒险,但是他是绝对不会无畏的冒险的,所以以自己手中的一万多魏军,几乎肯定会少于宛城前来的军士。
张辽看着此时站在自己身前的这些魏军,银牙一咬,高声喝道:“若是我等此时退去,当可以避免此战,但我魏国大军,向来在中原上所向披靡,又怎能临阵退缩?故而此战,乃是我等在荆州大地之上的正名之战,要让前来的荆州之兵知道,我魏国之兵并非是他们予取予求之人,今日就算是全部战死在这里,也要让宛城守军留下一万五千具尸体方可罢休,诸位可否与我同心?”
相比于杨修的巧舌如簧,张辽此时真正的真情流露更加能够获取士兵们的认同,加上张辽原本在军中就是个以身作则之人,魏军对于张辽的认同感十分之强。
张辽话音未落,身前的魏军们已经是全部齐齐的站起身来,将手中的兵器高高举起,口中一同喊道:“我等愿与将军同生共死,保全我魏国之尊严!”此时没有一人想要避开这一场可能会产生十分之大伤亡的战斗,这充分的证明了,士兵是没有真正好坏之分的,左右战局的,大部分还是要应在主帅的身上。
呼喊之声在林中此起彼伏,一扫之前众军的困意,将这一万多魏军的士气在顷刻之间就提升到了顶峰,这是在杨修的治下从未出现过的情况,要是杨修在此观察,只怕多半会又是一口老血喷出。
气势已经起来,张辽心中也是热血沸腾,虽然兵少,但是没了杨修的掣肘,他将利用自己所有的经验和头脑,尽可能的利用这一万多魏军对宛城守军制造杀伤,若能回到洛阳,见到自己的主公曹植,张辽也算是用自己的行动守住了魏国军队最后的荣光,若是战死在这里,那在他的心中也算是死得其所。
在张辽的布置下,这些魏军将自己的身形很好的隐藏在了密林之中,手中紧紧的握着兵器,盯着那洼地之中的攻城器械,等待着敌军的到来。张辽已经下令,一旦敌军想要搬运那些器械,则要等待他们开始搬运后或是发觉那器械有异样之后才能出手,只有这样,才能打宛城守军一个真正的措手不及。
此时的刘封,的确并没有想到在那洼地旁边的密林之中还有一队人马在等候着自己,因为马超吸引着的乃是杨修率领的十数万大军,所以刘封心中还是有些急切的,他害怕万一自己在此地耽搁了一些时间导致马超被杨修的大军围困,那对他来说可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在赶往那洼地的路上,刘封已经安排完毕,由之前出力较小的赵云率领着他麾下的那些人负责搬运洼地之中的器械,那器械每一个都十分之大,竖立起来足足有城门那么高,没有许多人众是无法将其搬运回宛城城内的,加之军士搬运这些器械的时候需要脱掉铠甲和武器轻装上阵,所以刘封为防万一,决定自己的魏延在前后两侧沿途护送,直到将这些器械搬运回去,毕竟搬运的时候行走速度定然是非常之慢,若无人在旁护送的话,实在是有些太过托大。
终于,刘封的三队人马到了那洼地的周边,看到宛城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