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内富丽堂皇,鎏金的灯座上燃着名贵的香烛,映的这殿内饰物更加熠熠生辉、华美异常。
正殿内十分空旷,每隔几步便会有一道薄薄的纱幔,每层纱幔边上都立侍着一名宫娥,她们个个都垂首敛目,沉默无言的站在那里,呼吸轻得几不可闻,仿佛要化作这殿中的雕塑。
李丽质缓步朝内殿行进着,不知走了多久,前方的明黄色纱幔中隐隐透出一个人影,人影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只余昏黄的烛光不时地跳动。
李丽质不由地加快了脚下的速度,掀开最后一层纱幔,一个熟悉的身影顿时跃然于眼幕中,似乎是近乡情更怯,使她在这一刻反而又停下了脚步,迟迟不敢迈出下一步。
直到她终于下定决心往前走时,她才抬眸看清眼前女人的样子。
眼前的这个女子约莫三十多岁的年纪,身着一大红宫服,正坐在梳妆椅上对着镜子描眉。见此,李丽质小心翼翼地踩着步子,慢慢地靠近那名女子,直至站到了她的后面。
李丽质刚欲张口说话,却见那女子发声了:“三郎,你看我今天新画的这倒晕眉可好。”声音里带着无限的甜蜜与娇嗔,像是初嫁的妇人,满心欢喜地等待着来自郎君的夸赞。
但李丽质听着这句话,胸腔中却涌上一股强烈的心酸,只因女子口中的“三郎”不是谁,而是她的父皇——梁平帝。
平帝为武帝第三子,按理说,皇位是怎么也轮不到他头上去的。奈何其人虽才学平平,容貌不扬,但实在是得老天眷顾,前面两位嫡亲的兄长早早逝去,太子之位便白白落在了这个文不成、无不就的皇子的身上。
本就天分不嘉,再加上幼时并未被当作继承人来培养,于是在平帝登基之后,虽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人,未曾做过鱼肉百姓之时,但却在政事也可称得上无甚建树。因此,平帝驾崩后,便只得了一个“平”的谥号,意为一生无功无过。
可平帝不仅在朝政上了无魄力,对后宫也是兴致乏乏,以至于登极多年后宫中只有其为皇子时娶的元妻顾氏一人。
顾氏在生长子时难产,后来就再没有生育,并因此伤了根本,从此常年缠绵病榻,料使有好汤好药养着,也终在四十一岁那年药石无灵、一命呜呼。只留下同是中年的丈夫和二十五岁的长子。彼时,皇后仙逝,虽平帝已有被立为太子的长子,但群臣群臣却忧心坤位缺失和皇嗣稀薄,纷纷上书请平帝迎娶新后。
不知是不是在发妻死后感到了一丝寂寞,这次的平帝很爽快地准允了群臣的要求,并于次年三月立了继后崔容华。
与年过四旬老气沉沉的平帝不同,继后崔容华年方十七,正是精力旺盛,野心与美貌并存的年纪。
初登后位,便积极打击太子的势力,并安排自己的人搜集太子一党的错处和把柄,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成功地将当时支持太子的内阁首辅扯下泥潭,流放全族。
此刻的崔后在生下长女李丽质之后,时隔两年再次喜添一子,真可谓是春风得意。
而太子一党因此元气大伤,几乎一蹶不振。可就像一句话说的那样“此时她还太年轻,还不知道命运所馈赠的一切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码”。
就在崔后登上权力顶峰之际,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太子之位迟早将易主的当头,平帝却突然病重,并在不久之后龙驭宾天了。
其实平帝的崩逝并不能全然算作意外,因为本身平帝就年近五十,身体也不太硬朗了。
但此事于崔后不下于致命的打击,平帝驾崩,即位的新帝必然不能是一个黄口小儿,而此时李丽质才三岁,崔后的儿子——李元嘉,更是只有八个月大。这也意味着崔后一下子失去了所有掌控权力的资本,从巅峰跌至谷底,再无翻盘的可能。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德泽帝甫一登基便以崔后身体不好需到南方休养的理由让崔后母子三人移居潮州行宫。
崔后身体并没有问题,德泽帝也不可能让她真的“休养”。于是抵达潮州后,在德泽帝的有意苛待下,母子三人的生活十分艰辛,各种生活用品短缺不说,有时甚至需要崔后做些绣工来换钱补贴家用。
潮州行宫多年未修缮本就破败不堪,贫穷艰苦的生活又时时伴随着他们。崔后当年是天之骄女,无数闺阁女儿艳羡的对象,自幼起无不是锦衣玉食、养尊处优。
一朝失势,使她不得不忍受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双重折磨。若是初到潮州时她可以说是尚存一些对未来的期望,那么一日复一日的残忍现实无疑是将她的尊严放在地上碾压至粉碎。
没人能承受这些,即使是曾经不可一世的崔后,甚至有时候,越强大的人往往越脆弱。崔后就是这样,当年她有多风光无限万人追捧,现在她就有多狼狈不堪贱若草芥。
终于有一天,她彻底崩溃了,她疯了,她神志不清了。情况好点的时候,她会沉浸在过去的光辉岁月里,情况坏点的时候,她就会彻底发疯,歇斯底里,不再认得儿女,甚至不再认识自己。
好一会儿,李丽质才从那些前尘旧事中回复过来,她踟蹰了片刻,终还是在女子的耳边轻轻开口道:“母亲,是我。”
崔容华闻声放下眉笔,缓缓地转过身来,将目光投向李丽质的脸。
李丽质的心跳突然变得快了起来,她双目紧紧盯着崔容华的脸,不放过她脸上一丝一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