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青春校园>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147章 苏大腿回家

左武卫提醒道:“入乡随俗,既然这里兴叫炮兵连,那就不要提旧名字了。一营十个连,其中单设一个炮兵连,说明炮兵很重要,你也不要为这个把总耿耿于怀,只要干得好,日后一扩编,重回千总的职位指日可待。”

李漠不相信:“他就一个参将,有两千多人顶天了,还能扩到哪去?再多朝廷会发饷吗?”

“你得动动脑子。如果还要靠朝廷来养活这些兵,那招抚之前,他是怎么打败我们一万多人的?你没听这位刘参将说吗,饷银丰厚,军官另有补贴,伤残由军中抚养,靠朝廷那几个子,能做到这些?”

两人正议论间,又有士兵张贴了第二张榜单。

左武卫好奇地上前观看,这张榜单却是关于职务和衔级的津贴。

他一边看一边出声念道:“月饷列兵1两,二等兵2两,一等兵3两;下士4两、中士5两,上士6两;少尉8两、中尉10两、上尉12两;少校15两、中校20两、上校25两……我滴个乖乖!”

左武卫念了一半就与李漠面面相觑,简直不敢相信,这位参将大人未免也太大方了一点吧。广东营兵一般是2两月饷,但是经常克扣,只有打仗才能拿到一部分,总的来说比卫所军户还是强许多,不过与这榜单的内容一比,完全不够看。别说士兵的饷银比普通营兵高,军官的饷银更是让来自镇标的他们都惊叹不已——按培训班所学到的内容,军官是少尉起步,一般对应的职务为排长,中尉一般是副连长,上尉为连长,那岂不是说他们两人光月饷就能拿到12两,一年下来就是144两?

如果真像刘烨保证的那样绝无克扣,那么他两人干一年就能拿到一百多两现银。在镇标火器营,左武卫已经是守备了,但是饷银少的可怜,别说一百两,一年能有四五十两就不错了。当然,身为火器营主将,平时在器械购置上动点手脚,多报点火药弹丸损耗,几百银子还是能够弄到手的,但终非正途。

“这里的把总就快赶上镇标的守备了,奶奶的,这姓刘的还真有钱!”李漠感叹道:“如果我能做回千总,每月25两……我滴娘啊,一年下来稳稳当当300两银子到手,不要耍任何手段、动任何手脚!”

左武卫笑道:“你不是怀疑刘参将偷梁换柱,把营兵变为自己私兵,心存不轨吗?”

李漠啐了一口:“他奶奶的,给这么多饷银,我才不管他私兵不私兵呢!再说了,刘参将是自愿受抚的,之前这些兵本来就是他的私兵。”

二人低声讨论着,其他的人已经炸开了锅。

“当兵都能每月拿6两饷银?我眼没花吧?”

“那是士官,不是普通兵,将军讲学的时候说过的,你莫弄错了。”

“我知道,士官还是兵,当兵当得好,早晚能升到士官。每月6两,一年就是72两,军中还管吃管住,开销都不要自己出,这72两银子就都是自己的了!都够在临高街面上买到两层两间门面的宅子了!”

“在村里种地,全家人一年死活都挣不到这个数。家里人当初还不让我来当兵,这下子好了,如果我不当兵了,他们会比我还急。”

苏大腿已经快乐晕了,当了排长不说,回家也可以吹嘘自己做到了哨官级别的武官,每月还有8两银子,自己在家里和阿爹、弟弟起早摸黑,几年都攒不下这么多银子。这下可好了,领到饷银送回家里,弟弟可以读书,妹妹也有嫁妆嫁人了,阿爸也不必那么辛苦了。

军营中,众人为即将拿到手的饷银欢欣鼓舞。

苏大腿当上排长后,一直想找个机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阿爸和弟妹,不过军中每日训练,不能擅自离营,总是找不到机会。这次培训班结束后,正式确定了军衔制度,军官士兵休假等制度也随之出台,按规定,非作战期间,尉官可以每年休假两次,每次三日。苏大腿是排长,军衔为少尉,可以享受休假政策。

他去营部办理了休假登记,然后领取了饷银——饷银暂时由刚刚成立的琼州商行派账房进驻营部负责放,平时只计数,只有士兵和军官需要时才登记领取,这样可以减轻现金支出的压力。新的月饷制度虽然是刚刚才实施的,但是从崇祯八年元月算起,眼下是八月底,能领八个月。

账房是个瘦小精干的中年人,核对了名册和军衔后,拿出算盘噼里啪啦一打,数目核对无误,便问道:“按你的军衔能领六十四两,你是一次性全取出来,还是……”

苏大腿想了想,说道:“取六十两整吧,余下的存着。”

账房点点头,取出六十两递给他。银子是十两一锭,六锭亮闪闪的崭新银锭捧在手中,苏大腿感觉有点幸福到眩晕的感觉,就算在梦中,他也没见过这么多银子。

临行前,苏大腿换上了崭新的军装。这是新成立的被服厂第一批供应的军服,军官有两套以供换洗,士兵暂时只有一套。为了适应琼州炎热的气候,第一批服装是短袖,面料都是用自家的棉布,透气性良好。虽然颜色接近,但是裁剪合体的琼州营军服比明军官兵臃肿累赘的鸳鸯战袄更加简练美观,黑底金边的肩章更是提升了整套服装的逼格,武装带一扎,穿上看起来很精神。

上次回到和丰村,还是从铁匠铺辞工回家,种了没几天地,因为响应东家的号召,进了护卫队,这一走就是一年。一年下来,苏大腿几乎经历了大大小小所有的战斗,经历和见识都丰富了不少


状态提示:第147章 苏大腿回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