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玄幻奇幻>康熙康熙>第七章康熙皇帝尊孔崇尚儒家

早在1969年(康熙八年)四月十五日,在擒拿鳌拜一个月后,康熙就决定去太学的孔庙祭祀孔子。那时候,康熙才十四岁,但他努力树立正确的为政理念,积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即使是汉官的意见,也要一样听取。

这次去祭祀孔子,就是采取汉官的建议,为大清国赢得实行仁政的美誉。

他恳切地对大臣们说:“朕明白孔子在汉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他是百代帝王的老师。朕应该执学生礼仪,不,应该执三跪九叩的臣礼去拜见!”

大臣们听见了,都很惊讶,都以为康熙皇帝在临时热血沸腾,因为那是康熙还是个才十四岁的孩童。

熊赐履那时候已经是内大臣,他提醒康熙皇帝:“皇上尊孔合乎历史规矩,但是应考虑尊孔是否行大礼,据奴才所知,历代帝王朝孔,没有执臣子礼的。”

康熙站起身来,对熊赐履说:“这是为了大清国的江山社稷嘛。朕不在乎,孟子不是说‘国家为重君为轻’嘛。”熊赐履听得出,康熙的主意已定。

第二天,康熙领着百官来到太学,面对孔子的牌位,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整个祭拜活动隆重、严肃、庄严,把大清朝实行仁政,孝道的强烈信号,往全国传播,树立了整个国家的形象。

祭拜之后,康熙皇帝又到彝伦堂,听司业讲《易经》《书经》等儒家经典。

自始至终,康熙皇帝的态度十分虔诚,听得十分专注。表现了对儒家的重视。

听讲后,康熙对百官说:“我们满人统治天下,已经受到某些人的抵制。我们只有尊孔崇儒,爱民如子,才有希望消除满汉之间的鸿沟。孔子讲得很明白,‘君子能够修身治国,可不一定受天下人的欢迎。而不再修道方面去努力,只希望得到世人的欢迎,这是不对的。”

康熙皇帝的这一举动,尤其改变了某些国人对大清国只崇尚武力、野蛮、不重教的看法,

使某些顽固的反清分子减小了对大清国的敌视态度。

康熙十六年十月,康熙皇帝亲自写了《日讲四书解义序》,提高了儒家经典的影响。

文中他热情地赞扬了孔孟之道:“先王之道,在于仁政。孔子是圣贤,正是这个理论的倡导者。”

为此,他提出了正确的为政观念:“千百年年来,历代成功的的君王,都遵循孔子‘仁政’‘合于礼’的理论治理国家朕也是这样!只有把‘仁’的道统与政治统治联系起来,才能实现真正的统治,守业成功!”

康熙尊孔祭孔庙获得很大的成功。在鳌拜平灭后,国家呈现了安定团结的局面。许多汉族人士看到了康熙以儒术治理国家的决心,认识了康熙是一个开明贤明的皇帝。这样一来,反清的倾向大为减少,取得康熙皇帝预期的目的。

针对清初民众生活苦难的事实,康熙皇帝实行“仁政”推行“与民休息”的策略,得到了民众广泛的赞誉。

康熙四年(1665年)山西省大旱。但是山西各级官员出于一己之力的考虑,没有上奏,使广大灾民苦不堪言。康熙了解这个情况后,下诏把山西省有关官员交礼部治罪。同时下诏令,免去该省积欠及本年赋税。

康熙皇帝读书学习已成终生的良好习惯。

1684年,康熙第一次南巡时,又一次到明陵祭奠。祭奠完毕后,过了一天,康熙乘御船返回。在御船上的空暇时间,康熙皇帝一直在读书。当御船停靠在燕子矶过夜停船时,康熙皇帝读书读到晚上三更时分。

这时候,侍臣高士奇奏请道:“圣上身体过于操劳,应该稍稍节制休息。”

康熙皇帝笑了笑,告诉高士奇:“朕从五岁开始读书,读诵常道夜半时分,乐此不疲。”

高士奇惊奇康熙严谨的治学精神,暗中称康熙皇帝是历代没有的儒学皇帝。

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三月,康熙皇帝到太和门临朝听政,谕令大臣们提出朝政中的缺失过错。众大臣恐怕说出去有祸端临头,就奏报说朝政很好,没有缺失过错。

对大臣们的担心,康熙是心里有数的。但是康熙皇帝以为这样一团和气,对国家不好,他严肃地说:“??????大小官员应该各自尽心职守,将国事当做家事,有什么想法尽管陈奏不要隐瞒。”

结果大臣们踊跃发言,民间疾苦,抒见以闻,指出了很多朝政的缺点,提出了很多意见,使得这次朝会得以大获而归,康熙皇帝很满意。

1675年,康熙二十二年,三藩之战终于结束,清朝进入国家统一,全面建设阶段。

有一天,康熙皇帝与大臣熊赐履闲谈。

康熙皇帝一脸倦容,精神有些萎靡。熊赐履知道,三藩之战耗去了康熙太多的精力,使得康熙皇帝下身心疲惫。

但是,康熙皇帝尽管身体疲惫,但是还有别的想法:“朕认为,治理国家,百姓的安定是关键。只有百姓安定了,国内就平安太平,连盗贼也少了。熊爱卿,现在外面的盗贼稍微减少了一些吗?”

但是,这个熊赐履是康熙皇帝的内大臣,向来以说真话闻名。熊赐履说了一句真话:

“臣最近,最近盗案不仅没有减少,反倒增加了。”

由此开始了他们一段有趣的谈话:

“哦?这倒奇怪了,你认为这是为什么?”

“臣以为,今天消除盗贼的方法,就得采取奖励措施,就是对捕盗者给予重赏,而对一般的盗贼要量刑惩办,不要太严厉残酷。”


状态提示:第七章康熙皇帝尊孔崇尚儒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