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玄幻奇幻>康熙康熙>第二章治理黄河中的逆音

康熙是个感情脆弱的人。康熙二十二年他第一次南巡时,他看到靳辅和陈潢费尽心血,历经艰险所建立的黄河堤坝,心生感慨,为他们的英雄行为所感动,他激动得留下了眼泪。

这是康熙皇帝对他们的一种肯定,对他们英雄行为的一种褒扬。

当晚,康熙皇帝摆了一桌上好的酒宴,宴请了靳辅和陈潢。席间,康熙皇帝频频对他们劝酒,并深情地对他们说:“朕希望你们再接再励,快把黄河治好。回京以后,朕一定要好好奖励你们。”

他感到靳辅和陈潢无愧于他这样做。

这使靳辅和陈潢很感动,多少委屈与劳累、艰辛都化为乌有,他们向康熙皇帝表示,一定要竭尽全力,再努力工作,一定不辜负皇上的期望。

靳辅谦卑地说:“回皇上,臣不大懂治河,全是臣手下陈潢的功劳。”

康熙皇帝看着靳辅。这跟时下的某些官员居功自傲,居功己有形成多么大的反差啊。

然后,康熙满意地说:“功大而居功,这很好。爱卿真是国家的贤臣啊。”

康熙仿佛看见,自己的大臣正在赶上时代的步伐,他预感到,经过自己的励精图治,经过靳辅等大臣的努力,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在到来。这就是后来史学家眼中的“康乾盛世”。

康熙是爱惜人才的,他转脸对陈潢说:“朕早就听说你的才干,你治河立了大功。朕决定授你佥事道的官衔,你努力吧。”

对康熙的恩典,陈潢很是感动。老天有眼,我的一片真心终于得到回报了。

康熙皇帝走后,靳辅和陈康更加努力了,治河更有劲了。

就在他们加紧修筑堤坝,治理黄河成效显著的时候,靳辅和陈潢的厄运就到来了。

那时候,山西省总督是于成龙。要说这个于成龙,是个天下有名的廉吏。他从知县做起,历任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巡抚一直做到总督。于成龙无论做什么官,他都洁己爱民,秉公从政,屡拒惠赠,生活节俭,努力为百姓兴利除弊,受民众所爱戴。当然也受康熙皇帝的信赖。

在他第一次南巡时,视察山西的康熙感慨地对随行人员说:“朕博采舆论,咸称于成龙实天下廉吏之一。于成龙真百姓之父母,朕之股肱之臣。”

可见,康熙皇帝对于于成龙是肯定的,信任的,对他是赞赏的。

就是这样的一个好官,却是嫉妒心特别强的人。他生怕靳辅和陈潢的名声高于他,就百般地诬陷他们。他对治河知之很少,却利用康熙皇帝对他的信任,向康熙皇帝提出了开下河,即疏通黄河入海口的主张。并且,他否定了靳辅和陈潢治河的成绩,说他们乱花钱,说他们的治河办法是错误的。

正所谓人无完人。于成龙做官行,但是治理黄河可不行。

靳辅和陈潢正在一心一意治理黄河,没想到有人提出错误的主张,于是他们据理力争,对于成龙的治河方法提出质疑:“如果疏通黄河入海口,会导致河堤再一次崩溃,治河不成功,那是万万不行的。”

因为于成龙的名气大,朝中大臣们大都倾向于于成龙,而不管于成龙的方法怎么样。其实,于成龙的方法才是错误的。于成龙为了自己,还到处拉拢人。有些大臣还附和于成龙诋毁靳辅和陈潢。

靳辅和陈潢遭受严重的挑战。

尽管反对声很大,但是康熙还是提出疑问:“朕到过工地,亲眼见过他们之河的成果,他们做的很好啊。”康熙一开始时候是不动摇自己观点的。

可是御前会议上,有人振振有词:“皇上,靳辅和陈潢花了朝廷那么多银子,用了8年时间,才修成这样子。如果让于大人按他的办法干,黄河早就治好了。”很多人还纷纷附和。

一个人说,他不信。但是,说的人多了,康熙不得不信。尤其是他很信任廉吏于成龙。这个人在康熙眼里要占很大比重。

在这种情况下,康熙不得不撤了靳辅和陈潢的职,派于成龙去主持治理黄河事宜。

过了几年到了康熙二十八年,康熙皇帝进行第二次南巡。他路过山西,就想看看于成龙治河的情况,就来到山西。

当康熙皇帝抵达治河工地以后,发现于成龙并没有按他说的深挖黄河入海口,而还在采用靳辅的老办法治河。这倒奇了。康熙责问于成龙没有深挖黄河入海口,为什么现在还在用靳辅的方法呢?

于成龙窘得脸红,他坦白地说:“臣愧对皇上,臣实际不懂治河,到了工地以后才知道,靳辅的方法是对的。臣欺瞒皇上,臣有罪,请皇上治臣的罪!”

康熙一下看到了自己的失职,他有失察之过呀。

康熙看着于成龙,由于朕失察,致使这个人误了治河大事。虽然他这个人廉洁也很干练,但是他是什么也不懂的外行啊。这个人误了治河之大事!

康熙遂生气地说:“朕也有错,听信谗言,诬罢忠良而重用庸才!算什么明察秋毫!”

这遂成了康熙皇帝的一大阴影。

康熙遂撤了于成龙的职,叫靳辅官复原职,依旧任河道总督。康熙见到靳辅,显出万般愧疚,对靳辅说:“朕对不起你,让你受苦了。朕还你的清白,你还和陈潢一起去治水吧。”

康熙不知道怎么表达愧疚之情了。

蹲了五年牢,靳辅更显老了。原来,靳辅治了多年的黄河,到头来蹲了五年牢。功臣不但徒劳无功,还落个蹲进监狱。头发全白了的靳辅,从监狱出


状态提示:第二章治理黄河中的逆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