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青春校园>渔民农女:世子诱妻>第二百二十七章 死不承认,制干鲍
鱼做成干鲍鱼,虽然个头不是特别大,可做成干鲍鱼能存放的时间长,不过制成干鲍鱼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要经过多道工艺,晾晒、盐渍、水煮、烘干、吊晒等一系列复杂而精心的处理,这也是为什么干鲍鱼为何这么贵的原因了。

谢冰林是不清楚这个时代的鲍鱼是如何制干了,她想应该是差不多的吧!

独眼在两个时辰的之内,就采有十几个箩筐的鲍鱼,要是有多几个他这样的人才,那就无敌了。

方勇义带着几个下人把鲍鱼全都运到加工场的茅棚下,谢冰林正坐在那里等着了!

“都拉齐了吧?”

“回东家,海耳全都在这里了!”

“那让人准备开工吧!”

“是!”

需要的工具与用料,谢冰林都准备好了!

因为还是少量的海耳,所以谢冰林并没有特意开一个作坊,往后如果有大量的海耳,那就整理出一个专用的作坊了。

这次谢冰林制作的是咸干鲍,在每个地方,作方可能会有一些不一样,不过每道工序要讲究那是真的,制出来的干鲍成品怎么样,就要看这些工序的讲究了。

首先的工序就是清洗去壳工序了,将鲜活鲍鱼,用干净的海水洗去表面的污泥与脏物。将鲍鱼从壳中取出,有两种方法,就是生剥法与熟剥法,熟剥比较讲究水温,如果的掌握不好水温就会导致表面皮膜破坏而影响卖相。

谢冰林这次用的是生剥法,因为没有准备剥海耳的专用圆头刀或是竹片制成的铲刀,她选用的是撬生蚝的刀,是第一代的蚝刀,刀口是尖而扁平的,用这把蚝刀从壳的前端肉厚处,沿壳的肉壁插入,切断肉柱取肉出壳,并且摘除连接的内脏,将肉身洗干净。

新鲜的海耳表面会有一层黝黑的胶质,用手触摸会感到十分的柔软,它分泌出来的这种胶质是为了减少摩擦,但海耳死亡了,这种黑胶质就会褪去,肉质会变得雪白,在他们懂行的眼里有一种说法来形容死的或不新鲜的海耳,称之为‘白板鲍鱼’。

现在就是要洗掉海耳身上的的这种黑胶质了,几个人围在一个大盆旁边小心的刷去海耳表面的那一层黑胶,这一道工序眼看很简单,却是很费事。

其实可以用盐拌匀,腌在缸中,四个时辰后取出,在海水中轻轻搓洗,去掉朱耳边缘残留的黑色胶质,洗净沥干,这就是咸干鲍中的一道盐渍工序,可谢冰林直接没有使用这一道工序,直接跳过。

她就这样带着十来个人清洗都花了一个多时辰才清洗完。

清洗完就是水煮预熟的工序了,海耳的处理方式有很多种,或许每个地方都不太一样,谢冰林做的这一些都是她在鲍鱼加工场见识到的。

对于预熟这个工序,根据一些人的叫法,有的叫“煮”或是“煠”,但一个行家说这些其实都是不正确的,他们觉得应称作“醖”,她没有盐渍再进行醖的工序,那是因为她想,这一批的海耻晒干后,只会比淡干鲍多出那么一点点咸味,因为是用海水煮的。

这“醖”这原理十分适合海耳的加工,因为海耳外膜很薄,稍有不慎就会弄曝,弄曝后,售价就会大打折扣,这些该注意的地方,谢冰林都会对他们仔细讲解。

说到“醖”就是赋予海耳一个合理的温度,去保证它的外形的完整,制作海耳的那些行家说“醖”的温度属阴,即俗称的“文火”状态,又对硬实的肉质有着无形的破坏力。同时“醖”又赋予充足的时间,让海水中的盐份慢慢地渗入到鲍鱼的全身。基于这种原因,所以他们才觉得只有“醖”适合对海耳进行加工,其它的贝类都不太适合。

做完这一些后,方勇义就问道,“接下来要怎么做?”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海耳,居然做工如此讲究,怪不得这么珍贵啊!

“预熟那么多的海耳,要准备五个大瓦缸。”还好她之前在廖瓷轩那里订了十个这样的大瓦缸,这样的缸不能直接放到灶台上,要另起一个简陋的灶台来完成预熟工序。

“是!”方勇义就带着几个人去找宫总管领大缸抬过来,等他们抬过来时,五个简单的灶台忆经起好了,就是用几个大石砌成的。

谢冰林指挥着他们将海耳放在大瓦缸内,再倒进海耳五倍量的干净海水,也可以用井水,用井水的又是另一种风味的淡干鲍了。加临入海水后然后加热。加热时,火力不宜瞬间变大或过猛,这样才能体现出什么叫“醖”及“醖”的精髓。

水微滚片刻后,就将水温保持在将要沸腾又不能沸腾的状态,直至海耳被“醖”熟“炊”焾为止。

这个预熟的过程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就要根据海耳的大小而论,不能一概而论。

接下来就要到了预晒的工序,这时已是第二天早上了,谢冰林一个晚上都没睡,她的眼晴都开始在打架了,方勇义一直在劝说她去休息,可她一定要坚持到最后,没想这一忙就到了早上。

这个工序的目的是将鲍鱼表面的水分稍微晒干,并定好型。晒制海耳的最合适时是巳时到下午的申时左右进行。

这个关键时刻她怎么能离开呢,也没差这几个时辰了,忙完后今天就准备睡一天时间来补眠了。

谢冰林一边打着哈欠,站起来活动了着筋骨,脖子发出‘咯吱’的声响。

“啊……”又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困得眼累都流出来了,“去柴房拿一些稻草出来,平铺放在竹


状态提示:第二百二十七章 死不承认,制干鲍--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