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红墙绿瓦的大寺伫立在闹市之中,广纳百家香火,我顺着绵延的街道,雇了一辆马车,直奔金佛寺。
下了马车,我理了理衣帽,我身上的甲胄不是上战场的那种全甲,只是简单的外软甲,于平民来说并不罕见,我戴上了帽子也没有人会多加怀疑,毕竟很多的善男信女也都戴着帽子。
金佛寺的寺门是开着的,门口两位接应寺僧站在香火案前,打点着形形色色来寺里烧香礼佛的人。
香火案上摆着各式各样的香类,平安香,求财香,求子香,开智香......
世上多数人求神拜佛只是图个心里安慰,我既然到了这里,需要进寺,也不能免俗,我带着骆驼他们走南行北,求也求个平安。
于是我付了一两银子,买了三柱平安香,在接应寺僧的带领下,进了金佛寺。
“施主,从这里进去,穿过三个穿廊,再过两小殿,最后一个大殿便是主持殿,里面供奉的便是南梵真佛,小僧还要去寺门接迎客人,就不送您入内了。”
我点了点头,回了礼,转身向着第一个穿廊而去。
过了寺门,再入穿廊,穿廊里都是来来往往的烧香的各色行人。
穿廊两侧并没有供奉真武和真文两大神君,反倒是左首墙壁上刻了一个大大的‘卍’字,右首墙壁上是一个大大的‘梵’字。
过了第一个穿廊,眼前是一个广场,应该是寺里的僧人用来做早课的,广场由见方三尺的青灰色石板铺就,类似于一个四合院的内院坝子,两边的场子中间各立着一个烧宁神静心香的石亭炉子。亭炉内宁神静心香安静的烧着,散发着袅袅青烟,让整个院子里的人闻了都有一种瞬间宁静下来的感觉。
我跟着人群过了广场,来到第一个小殿内,殿内供奉的是二十四神君,有的善男信女逐个烧香跪拜,殿内幔帐随挂,只有两个僧人安静垂侍,守着募捐的香火的木柜子。
我没有在此多留,毕竟我不是诚心来上香礼佛的。
越过第一个小佛殿,佛殿背后便是第二个穿廊,穿廊位于两侧,这一次中间不再是一个广场,而是一个莲花池,莲花池中间是一个古井,莲花池里青叶丛生,清雅了许多。
到了第二个小殿,殿里只供奉了一座小佛像,不是中原的弥勒、燃灯之属,反倒是一个身著褐色南梵袈裟的,傲然而立,手持一柄几尺钢刀的半僧半士的和尚。
小殿内两侧刻录了一连串的壁画,好像是讲述的是金佛寺的来源和建寺时间。
我手里拿着三柱平安香,不便久留,只得跟着再过了一个穿廊,往后面大殿而去,我想的是烧了香之后再回程细看这佛寺的来源。
第三穿廊间后面是一个高台石阶,大约了几百步的台阶,台阶中间是一天青石雕着梵文的方形石板,我顺着两侧的台阶到了主殿,主殿前乃是一个巨大的铁炉鼎,鼎内烟灰漫布,中间插着无数根许愿完毕后,送烧的香,两个寺僧正打点着。
我上到了大殿台前,将手中的平安香交给了两个点香的僧人,两个僧人将我手里的香接过,在炉鼎前点燃,插在了鼎内,然后恭敬的合十行了一礼,请我进殿。
我进了大殿,见一个庄严肃穆的镀金佛像安放在了大殿内,佛像高八尺,一身佛装,佛脸枯瘦,佛的下颚处有一个慧痣,佛顶后面,一块金色牌匾,上书‘南梵真佛’几个大字。
佛像的一侧放有一个蒲团,上面坐着一个圆脸身段中和的老和尚,老和尚双目微闭,老眉长须,静坐在哪里,有人来拜佛许愿,他也不搭理,顾自的堪禅打坐,任凭人来人往。
我并没有拜佛的打算,只是出于礼貌在佛前合十行了一礼。
我看了看大殿两侧均有一扇门,应该是通往金佛寺偏殿的耳房门,我初来乍到,也不便贸然前往,只在殿前端量了一下周围的环境之后,便出了大殿,向着前两个可有金佛寺各种典故的壁画偏殿去了。
我大致看了一下第二个偏殿内的壁画,上面记录着金佛寺建寺的时间和南梵真佛的典故。
金佛寺的建立是在大梵寺建立之后的三百年之间在蕴良县内慢慢修建起来的。
由于金佛寺乃是大梵寺的下寺,所以第一张壁画里简单的刻录着大梵寺的来历。
大梵寺乃是东周初期,周平王宜臼时期建立起来的大寺,乃是南梵一代高僧觉远大师的道场,相传觉远在梵净山中修道成佛,人称觉远古佛,也叫南梵真佛。
觉远乃是当初西域古国南梵国的国师,他一路东游到了梵净山,相传他在梵净山传法与周平王,平王宜臼为了记颂其功德,兴建了大梵寺,延续至今。
至于具体的来源可能就要上大梵寺去才能知晓了,毕竟这里只是大梵下寺,大梵下寺数十座之多,想必每一个下寺开端的一幅壁画都是这般粗略的记录着大梵寺的来源。
而金佛寺则是由这个偏殿内供奉的那尊神像所建立,这尊半僧半士的和尚神像乃是周平王的护卫李青,周平王得觉远传佛法之后,便命令李青扩建大梵寺的分寺,所以有了金佛寺的来源。
当我看到最后一幅画的时候,发现最后一幅画和前面的那些说李青建寺的画不一样,这一幅却是一幅单独的画,画里雕刻着一条奇怪的双头蛇的图案,旁边刻着这一代流传的觉远御蛇成佛的典故。
传说这条双头蛇乃是上天派下来接引觉远禅师的坐骑。
也有传说它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