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穿越抗战军火商>第十章 德拉镇

刘涵带着刘洪等人来到坦克前,给老金一一作了介绍。“我姓金,你们叫我老金就行。”老金握着刘洪的手,自我介绍道。

“老金同志,谢谢你的搭救,要不是你和刘先生及时赶过来,鬼子、伪军再发动几次进攻,我们就挺不住了。”刘洪道。

“这些俘虏和战利品就交给你们了。赶紧撤退,鬼子的援军随时会赶过来,我这辆坦克就是样子货,挡不住机枪子弹,不能为你们保驾护航,趁鬼子援军没有过来,我们必须赶紧回去。”刘涵道。

刘洪等人背着枪栓,端着三八枪押着伪军,伪军们抬着战利品,排着队伍,垂头丧气地向抱独崮方向走过去。刘涵和老金开着坦克回到主位面的碱甸子,刘涵给拖车司机打了个电话。

“这个坦克外面挂一层三十毫米钢板,就能挡住鬼子的机枪子弹。”刘涵把手机揣进衣兜里,拍着坦克道。

“万一鬼子用上火炮呢?这坦克上的薄铁皮就算挂上一百毫米的钢板,一炮砸过来,就能把坦克打瘪。打鬼子靠这种仿真坦克不行,最好还是部队退役的坦克。”老金道,“我有个战友前几年就收藏了一辆报废的59式坦克,我给他打个电话问问,还能不能买到报废坦克。”

老金掏出手机拨通了战友的电话。

“喂,德子吗?我老金呀!”

“老金啊,好几年没见了,挺好的吧,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是不是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有事情就说,只要我能办到的,肯定会尽力。”

“我把老家的房子卖了,那几亩地都给亲戚了,我在乾市在我外甥的公园里打工。德子,你小子也挺好吧,你那个汽车修理部还开着吗?”

“早不开了,我过几个月去巴基斯坦。”

“去巴基斯坦?你小子好好的国内不呆,去那里干啥?”老金道。

“我儿子在大学学了好几门外语,打算去那里开办语言学校,那地方挺乱,我怎么劝他也不听,没办法,只好过去看着他。”

“那你去了巴基斯坦可要注意安全呀,对了,德子,我有个朋友想收藏部队退役的坦克,不知道哪里能买到?”老金道。

“这个我可不知道,我那辆坦克是几年前从一家国有工厂买到的,就是个带发动机的空壳子,我买到坦克的第二年,我住的平房拆迁,没地方放,我就把坦克卖给了一个煤老板。”

老金又同德子在手机里聊了几句,就结束了通话。

“听说巴基斯坦白沙瓦有一个名叫德拉的小镇,镇子里有许多造枪作坊,在那里买一把仿制的ak-47只要一百美元,刚才听你战友提到巴基斯坦,我受到了启发,咱们完全可以去巴基斯坦的德拉镇,做一名往来于两个时空的军火商。”刘涵道。

“你那个戒指在巴基斯坦能把咱们送到那边的枣庄吗?”老金道。

刘涵摇摇头,“去了巴基斯坦才能知道。”

“跟你去了那边一趟,我这心思就不安分了,要不我也跟你去巴基斯坦?”老金道。

“你不想去,我都得硬拽着你去,谁让你知道了穿越的秘密呢?你要不跟着我去,万一哪一天你说梦话把穿越的秘密泄露出去,你的人身安全会受到居心叵测者的威胁不说,还会殃及到我。”刘涵道。

“我就是满大街嚷嚷也不会有人信。”老金道。

“就怕有人联想到我不断从那边带回来古董这件事。”刘涵道。

两个人这么聊着天,时间过得很快,一个多小时后拖车开过来了,老金把坦克开上拖车,固定了坦克,坐着拖车回到了公园。刘涵急切滴想知道在巴基斯坦能不能穿越到次位面的枣庄,第二天就和老金带上各自的户口本、身份证,去了公安局出入境服务大厅。办理了相关手续,两个人到省城坐着飞机来到北京,数日后乘坐飞机来到了巴基斯坦白沙瓦。白沙瓦街头到处都是破旧、低矮的楼房,装饰花哨的公共汽车在街道上穿行。两个人走到一个烤鱼摊位前,刘涵上大学的时候,同班有一位中文名字叫杨勇的美籍华人,杨勇是一位孤儿,三岁那年被美国父母从上海的孤儿院带到美国抚养长大,成年后来到中国求学,杨勇常向刘涵请教汉语,而刘涵也趁机向杨勇学习英语。就这样四年大学毕业后,刘涵的英语口语已说得相当棒了,在巴基斯坦同当地人交流基本上不成问题。烤鱼的摊主是位巴基斯坦老头,烤鱼散发的阵阵香气将他们吸引过来。两个人站在摊位前,刘涵询问了烤鱼价格,让老头烤了六条,两个人每人吃了三条。随后刘涵来到一辆出租车前,问司机去不去德拉镇,司机点点头,“去德拉镇起步价一百卢比。”刘涵道:“没问题。”老金和刘涵坐进出租车,出租车离开白沙瓦,一路向南,朝着哈特方向行驶了大约四十公里,就到了德拉镇。德拉镇属于联邦部落直辖区,形式上归中央政府管辖,但实质以部落长老自治为主。自从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以来,德拉镇就始终是让中央政府头疼的一块地方:毒贩活跃,**支泛滥,绑架、谋杀和各类犯罪案件频频发生。如今,从白沙瓦到德拉镇,一路上要经过数道边防军设置的哨卡,一路上刘涵和老金乘坐的出租车经过了多次严格盘查,不过哨卡上的荷枪实弹的士兵得知他们是到德拉镇旅游的中国人,非但没有刁难他们,还十分客气,对他们说,德拉镇治安状况十分糟糕,劝他们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并给他们


状态提示:第十章 德拉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