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在固原大肆折腾,三边总制王越却出乎意料的连续出现在甘肃,延绥两镇,甚至刻意绕过了宁夏和固原,就是没有回到固原收拾残局,显然他与张超早有默契,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张超来处理。
与此同时,安化王等庆王旁支都写奏折弹劾张超,甚至一些陕西的总兵参将甚至兵备道也曾找理由弹劾张超,但是朝廷似乎什么都没有听到,对张超听之任之。
在这样的局面,张超的强硬措施开始起效果了,先是低级将校,然后是总兵参将,最后是庆府王爷,退出了大批屯田和牧场。
张超能够顺利完成差遣的根源就在于这一场复套战役太过重要了,而战役所需要的大量物资宁滥勿缺。除了朝廷和民间已经动员的,现在还是不够,不得不有一个恶人出来逼着三边将校吐出来。
对于张超的严厉手段,朝廷从感情上相当支持,但是前提是张超能够压制宁夏的局面,别闹出了不可收拾的事情。
张超很圆满的做好了这一切,弘治十一年也来到了,到了此时王越才晃晃悠悠的来到了固原。他首先就检查了几个大仓库,船只,粮草,枪炮弹药,各式车辆,一应俱全,足够支持他这一次的复套战争。
然后王越又检查了复套军,这是一只由荡倭营精锐为核心,以老带新组建的军队,总兵力有五万人,包括一万人的骑兵,还有四万人的步兵,按照荡倭营的体制建成,由保国公朱晖为总兵官,丁怀德为副总兵,张超和王守仁分别担任正副教化使。
复套军将和从宁夏固原延绥三镇挑选的三万精兵一起组成这一次作战的主力阵容,除此之外,按照张超的建议,另外组建了一只由两万人组成的工程兵,负责营建城池。
这一次军事会议是在固原召开的,新任陕西巡抚杨一清,陕西巡按御史宋珫也参加了会议。根据会议的安排,王越,朱晖将率领大军从宁夏镇水陆并进,沿着黄河出磴口,直达东胜,然后重新组建东胜卫。
而这一场战役的对手就是蜗居在河套地区的小王子部,小王子本部的主要活动区域在宁夏贺兰山后到后套这一地区,而火筛和亦卜剌因等部待在东套地区。
因为大同战役的意外失利,小王子部在弘治十年一直窝在河套地区养精蓄锐,因为不敢出入大同,所以在秋冬季,他们相继入寇了战斗力相对较弱的甘肃宁夏两镇,而王越则带着挑选出来的两万将士偷袭了贺兰山后小王子的营地,打了一个小胜仗,砍了几十个首级,抢回了几千马牛。
因为有大同战役的珠玉在前,王越这一场胜利显得微不足道,也没有得到多大的封赏,甚至有人认为王越廉颇老矣,不应该这样信任。别人怎么看,王越倒是无所他从中看出来了三边诸镇与荡倭营的巨大差异,所以这一次复套战役他更加坚定了以荡倭营为核心的战略计划。
王越的计划是乘着春夏之际,蒙古人放牧离开河套之机,大军顺流而下,到达东胜后再行筑城,然后以复套军防守,若是鞑子过来就依靠当地原来的残余工事防守。
但是也有一个问题,十万大军漂流数十日,若是有个万一就不可收拾,这也是马文升不看好的原因之一。
与会的陕西巡抚杨一清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仅仅恢复东胜卫是完全不够的,他建议要控制河套地区,需要在唐朝三座受降城的旧址上同时筑城,如此互相支撑才能控制河套,如果仅仅恢复东胜卫,这一座孤城要面对四面八方的鞑子,迟早会守不住。
东胜卫就在今天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而唐代的三座受降城则分别位于内蒙古的巴彦淖尔,包头和呼和浩特三个地方附近。
事实上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河套地区的战略要地的位置都是比较接近的,在座的绝大部分都是对军事十分清楚的,他们明白杨一清的说法更为可取。
可是现在问题来了,他的想法与王越的思路不同不说,这么庞大的筑城计划所需要的物资更是数不胜数,张超干了这么久,得罪了这么多人才抢来的那些钱粮够不够谁也说不准,现在一下子要筑三座城,这个难度太大了。
所以这场军事会议的争论非常严重,大家吵得没完没了,但是过了一会,王越才发现张超一直没有发言。
张超这时说道,“我们十万大军出征,所需要的后勤物资不可胜数,而以陕西甘肃两省的民力和屯田收入是支撑不了长期作战的。
所以下官以为,咱们这一仗的关键是要寻小王子部决战,而不是筑城。没有野战的胜利,不管是东胜城还是三受降城,就算筑好了,也没办法持久。”
张超说完,丁怀德立刻接口说,“张宫保说的甚是,只有正面打败了小王子,我等才可以安心筑城。”
事实上,这是荡倭营一贯以来的军事思想,力求战争的主动权,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不是把精力放在筑城上,这样太过被动。
但是荡倭营的这一套军事思想却与此时明朝相对被动防御的战略思想很不一致,王越一时之间还没有反应过来。
这时张超说道,“怀德,你是怎么想的,不妨畅所欲言。”
丁怀德点了点头,拿起了教杖,指着后套地区说道,“此地水密布,多沙洲,岔流,河道极不稳定,利于我而不利于敌,从宁夏镇顺流而下,不过十余日,后勤保障有力。
所以末将以为咱们先不管东胜城,而是一步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