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明朝小官员>第378章 阴谋 阳谋

张超为什么这么生气,这么大动干戈,这是因为这个丘府管家送给张超一本自传,王恕的自传。而这本王恕的自传是刻印于成化二十二年,当时王恕正好致仕在家,他就把平生诗文整理之后雕版出印。

本来致仕大臣退休了,写一本自传夸耀一下平生成就这就十分寻常的,比如程敏政的老丈人李贤就出版了一本自传,当然他给后人惹不少麻烦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但是具体到王恕就完全不同,他不应该出这本自传。

因为王恕的致仕非常奇葩,不是他自己主动提出的。成化二十二年,宪宗起用传奉官,王恕进谏更加深切,宪宗愈加不高兴。王恕之前已加职太子少保,时逢南京兵部侍郎马显上疏请求辞官,宪宗忽然在批文上附上王恕以太子少保退休,朝野群臣得知后大为惊骇。

说白了,王老爷子是被先帝赶走的,所以回到老家陕西三原的王恕心不甘情不愿,在这本自传中有些语句是有很大问题的,比如有几句话特意被人用红笔勾出了来,张超就看到王恕在传记中自比伊尹、周公,另外还有将官员奏疏扣留下来,一概说宫中不回复。

伊尹、周公这两位都是权臣中的权臣,王恕自比这两位,那他的心思就值得寻味了,更何况王恕现在是吏部尚书,大明六卿之首。这如果让弘治皇帝知道了,他该是什么想法?

问题在于,丘濬给张超这本自传干什么,难不成让张超上书弹劾王恕,这简直是把张超当成是傻子了,就算王恕真正罢免了张超,张同志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然后灰溜溜的回家,这是两人的地位和影响力决定的,张超落败根本是非战之罪。

张超可以不满,但绝不能用文字狱的手段进行报复,这种手段一旦使出来,张超就会彻底名声扫地,一辈子也没有翻身。因为文字狱是文臣最忌讳的东西,谁没有写几个文字,要是都这么干,谁也跑不掉。

张超知道,丘濬和王恕是有矛盾的,而且这个矛盾相当公开。说起来,两人矛盾的来源似乎有些好笑。弘治皇帝生了儿子,欣喜若狂,就宴请百官。

国人吃个饭都要按官职大小排座位,这一传统可谓源远流长。这是等级社会的标志,与社会制度、职官制度密切相关。

我们常常看到一群西装革履、一本正经的人走进某酒店包厢,准备入座,“宋局,您上座!”“不不,李主任,张处从部里来的,只有他才能坐这里嘛!”几个人推来让去,往往折腾半天。

而实际上,最后该怎么坐还是怎么坐。一个接受了现代自由平等观念的人,常常觉得这样很无聊。是的,的确无聊。

但在等级森严的文化环境里,座位安排确实很重要,所谓高下有别、尊卑有序,一点儿都含糊不得,即使今天也不例外。大多数情况下,座位该怎么安排,当事人都比较清楚,一般不会有什么异议。但当一种新的制度处在发展变化中时,新、旧的观念就会起冲突。

丘浚为文渊阁大学士,王恕时任吏部尚书,两人同时加太子太保之衔。那么这两位谁大谁小呢。丘濬入阁前,丘濬任礼部尚书掌管詹事府,与王恕同为太子太保。王恕作为吏部尚书为六卿首领,所以位在丘濬上。

但是现在,这是明朝建政以来的第一位,入阁后情况就不同了,此时内阁已然凌驾于六部之上了。

但王恕心里不服,也不怪他不服气。自从太祖皇帝废除丞相,吏部尚书即为百官之首,又手握人事大权,因此是很有底气的。只是内阁经过从永乐、宣德、正统到成化等朝的发展,地位越来越高,已然超越六部。

这一次宫中设宴,丘浚以为自己是内阁大学士,应该坐在王恕之上位,王恕却不肯相让,两人颇有争执,闹得很不愉快。

这件事闹到最后,弘治皇帝特意下令,内阁在朝会的排班位列六部之前,从而确定了内阁独一无二的政治地位,也就是说丘濬赢了。

但是这一次争座位让两位老臣之间的关系彻底破裂,也就是说王恕除了刘吉这个死对头以外,在内阁中也与丘濬矛盾很深。

但是张超知道,丘濬应该不会用这么下三滥的手段来对付王恕,这涉及到政治人品,更不要说私下里派人指使张超这么做。所以张超嗅到了浓浓的阴谋味道。

很显然玩弄阴谋的人很清楚朝廷的现状,这是一箭三雕呀,不对,应该是四雕,还有一个刘吉,真他奶奶的狠毒。只是张超的内心却十分高兴,没想到自己万般无奈之际,竟然峰回路转,有人主动把解套的武器送了上来。

所以张超决定去刑部举报此事,这个时候刑部尚书还是何乔新,他亲自接待了张超,待张超将王恕的自传和那幅肖像画呈上之后,何尚书心中咯噔一下,心知坏了。

张超举报的罪名是有人意欲利用张超和王恕的矛盾构陷大臣。在刑部张超隐晦的把他去吏部与王恕沟通的情况说了出来,当然有些不能说透的事情他也就是一笔带过,但是他的意思很明白,王恕对他有成见,可能想借助京察惩罚他,应该被人知道了,所以有人想从中耍弄手段,试图诬陷大臣。

到了此时,张超已经不在乎王恕会如何处置他,张超看到阴谋之后立刻来刑部举报,这无论如何都可以说明张超不是小人,那么张超的立身根基就不会动摇,而王恕的任何行为都会被视为政见不合。所以就算京察得咎,张超也有翻身的机会。

状态提示:第378章 阴谋 阳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