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这段日子过的不错,儿子对她恭顺,媳妇对她小心,小崽子们也没再作妖,免不了的在人堆里自夸一番,什么教导有方,什么张家兴旺啥啥的。

可别小看了刘氏,人家可是识文断字的,还写了一手好字。

当然这是年轻的时候,老了提不起笔了,但在村里也是个有文化的老太太。

刘氏出身耕读之家,虽然不是很富裕,但过的还可以,不然也不会上了几年女子学校。

古代叫女子私塾。

而且说起来还和张青山是自由恋爱。

张青山家庭贫困,父亲是个铃医,就是那种走街串巷摇着铃铛给人看病的大夫,有了些钱,便把张青山送去私塾念书。

虽然和刘氏不在同一个私塾,可私塾之间不远,一来二去就认识了,然后有了好感,再然后结了亲。

当然,三媒六证是少不了的。

这种不是盲婚哑嫁,还情投意合的结合在古代很少见,所以也成了刘氏最骄傲的话题。

“想当年,我跟我男人认识的时候,他给我念堂前柳青青,我接着他的话说,屋后一个大冬瓜!哈哈!”

这是年轻的刘氏经常说的。

老了就成了,想当年,我跟我老头子念私塾的时候……巴拉巴拉的。

如此的话,不知羡煞嫉妒多少村里村外的小媳妇老太太。

因为了有了这样的优越感,也叫刘氏喜欢上了串门。

那么多人带着星星的眼看着自己,听着自己巴拉着当年,心里感到了极大的满足。

前半辈子如此风光,后半辈子儿女双全,而且还都挺有出息,第三代也是家家有孙,这更有了说嘴的资本,所以基本天天出去了。

反正家里一切有媳妇儿子,外面有老头子,她只负责晒幸福就行了。

这天早上,和往常一样,刘氏吃了些点心,喝了些热水,周身上下收拾利落齐整,锁上屋门出去了。

她最常去的有两家,一个是老王家,一个是老曲家,她们也是干姐妹,年轻的时候拜的,一直处的都不错。

这天去的是老王家。

王家住在后街,两个儿子,四个姑娘,一个儿子是老大,剩下的是四个姑娘和小儿子。

王家的儿媳妇很老实,小姑子们出嫁了一个,还有仨待嫁在家这,一个个尖刻的很,可怜的王家儿媳妇不但要受婆婆的气,还要受仨小姑的气。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儿子是自家的好,媳妇是人家的好,刘氏看王家的儿媳妇怎么看怎么顺眼,因为是干姐妹每次来了便说几句维护王家儿媳妇的话,同时心里越发觉得自己这个婆婆还是不错的。再同时,就想着怎么调教自己儿媳妇更顺眼些。

王老头带着儿子儿媳下地干活了,小儿子出去玩了,家里只剩下老王婆和三丫头做针线,见到刘氏来让到炕上,聊了一些针线的话,其他串门的人陆续登门,都是一些大小年纪的老婆子,有的带着自家的小孙子小孙女。

村里都是一天两顿饭,这个时间年轻的下地干活,小孩子们出去寻食,家里只有老人,老头有老头的聚集地,老太太就去关系好的人家串门,从这点看,老王婆的人缘还是不错的,每天都有好几个人来。


状态提示:29 晒幸福的刘氏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