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五殿阎王殿,便看见前方放出阵阵大光明,那光亮放出大光明但却丝毫不刺眼,强光中看见一座莲台,金色为主,七色为辅,给人是无尽的欢喜,无尽的自在。不问心中知晓,这定是地藏王在地狱讲经说法的宝座莲台。地藏王菩萨就是严寒地狱的春风,给人阵阵温暖。地藏王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各路鬼魂都亲受地藏王菩萨的加持,感受佛法的普照,只要真心向善,放下**,即使成了鬼魂,也一样可以往生西方。看见了原本肢体不全,满脸狰狞的鬼魂,受到地藏王菩萨的加持后,真的都往生了西方极乐世界,化作朵朵莲花飞出地狱,直升天界。只叹,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渡无缘之人!
继续向前,来到了上文提到的酆都城的二道门处。再一次看见了一盏明灯,一盏暗灯。此时便知,方才一路行程都是暗灯路,地狱路。现要返魂阳间,就要走上这明灯路了。童子连忙点头应允,这明灯路,就是返魂路,投胎路。过阴的弟子若是踏上了投胎路,就再也无法还阳了。
“很漂亮是吧!其实我有时间的时候也会来这里,在这里我能看到那些被佛法救赎的灵魂,往往就会心生感悟,地藏王菩萨是真真正正的活菩萨!”谢七爷很感叹。
来到那两盏灯前,谢七爷说道:“小子,别走错了,明灯才是还魂的,至于那暗灯是投胎的,虽然都是一样的路,都是重返现世,但你要知道,投胎和还魂可是有区别的。”
这个我还是懂得,投胎那是要重新去活,把这一世的所有种种都忘掉,从一个婴儿去活,而我要的是回到自己的身体里,并且以我这九不全的灵魂真投抬了,到了下一世完全就是一个傻子的弱智!
崖边有一座桥,桥上有4尊护桥神兽,坐落两边,界碑石上写金银桥。桥上有一个老婆婆拿着茶水,给过往的鬼魂饮用,这老婆婆便是孟婆神,这茶水便是孟婆汤,喝了这汤水便忘掉了前世的恩怨情仇,是是非非,投胎各处。金银桥的那边便是6个圆道发出各色光芒,这就是六道轮回,投胎哪道便要跳进哪个圆道。过阴的弟子莫不可踏上投胎路,一定要直奔还魂崖,还魂崖的那一边,阳光是那么的温暖!
“孟姐!”白无常谢七爷好像很怕孟婆,到这里之后规规矩矩的!
“老七啊!今天……咦?你有他的味道!”孟婆看到我之后脸上变色,很快就恢复正常,但是这话里之中的意思我是听出来了,我身上好像有他熟悉人的味道。
“他们二人已经得到老大的许可,可以还阳的!就不用喝下你的孟婆汤了吧!”
“不用!不过我有一些话想问他!”说着一把我。
我也是很懵b的,你问什么呢?就在我还不知道要被问什么,孟婆走到我身边:”范喜良在哪?你在哪里见到他的!”
范喜良?我靠!我说怎么这么熟悉呢,现在我终于知道这两人是谁了。那个故事我也知道是谁的故事了。那他妈的不是孟姜女哭长城吗?这位孟婆就是孟姜女?
“小子,其实孟婆有三位,第一位是孟婆神,鸿蒙初开,世间分为天地人三界,天界最大掌管一切,人间即所谓的阳世人界,地即为阴曹地府。三界划定,无论天上地下,神仙阴官,俱都各司其职。孟婆从三界分开时便已在世上,她本为天界的一个散官。后因看到世人恩怨情仇无数,即便死了也不肯放下,就来到了阴曹地府的忘川河边,在奈何桥的桥头立起一口大锅,将世人放不下的思绪炼化成了孟婆汤让阴魂喝下,便忘记了生前的爱恨情仇,卸下了生前的包袱,走入下一个轮回。这种说法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道家典籍里,颇有中国传统思想中“人死如云散”,“一死百了”,“莫记已死之人恩怨”之类的意味。
第二位就是眼前这位孟姐,孟姜女,昔日孟姜女哭倒长城之后,眼见长城之下尸骸无数,再也找不到丈夫的尸骨。为了能忘记这些痛苦万分的记忆,就熬制了能使人忘记记忆的孟婆汤。后来上天念她思夫之情感天动地,就免了她的轮回之苦。让她在奈何桥畔熬制孟婆汤,让参与轮回的阴魂们忘记前世的一切。即所谓:“前世已了,今生善恶唯本心所念。”之意。这一说从元朝开始广为流传,到明清时期多见于文人笔记之中,亦是至今民间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
还有一位孟婆生于西汉时代,自小研读儒家书籍,长大后,开始念诵佛经。[然而佛经在东汉才被翻译成汉文。]她还在世时,从不回忆过去,也绝不想未来,只是一心一意地劝人不要杀生,要吃素。一直到她八十一岁,依然是chu nu之身。她只知道自己姓孟,于是人称她为“孟婆老奶”。后来,孟婆老奶入山修行,直到后汉。因为当时世人有知前世因者,往往泄露天机,因此,上天特命孟婆老奶为幽冥之神,并为她造筑驱忘台。
这三位都是孟婆,不过要说这三位里面,你眼前的这位最为苦!她在这里其实也是为了等她的范郎!我也想知道那位范喜良是何许人也,一个可以逃避我们阴司的人,就是老大那里都无法查得他的存在。”
“对了!这位就是你们的同伴!”一位阴将送来了勾春,原来她被关在这里,这一切一切的都在这里重合了,所有人和事都在这里有个了解。
“姐!你让我担心死了!”勾秋直接跑过去抱着自己的姐姐,可以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