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穿越重生>万历外史>第九十一章 上下左右(下)
要强得多。

转念又想到,儒家的天人感应,是吸收了墨家天罚之说,以天地异象来警示君主。在皇权社会,这固然有其积极的一面,让皇帝心存敬畏,行事不至于毫无底线。据说成祖文皇帝迁都后,雷火焚毁了奉天殿,便疑是惹恼了太祖在天之灵,为此惊惧不已。

但另一方面,将天地异象与皇权联系起来,却也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数学及一些自然科学或成禁学,或止步不前,与此关系极大。

华夏文明的发展,在科技方面比较偏重于实用性,一直是以技术为主,而不重视理论的归纳总结。而且就是技术研究,也常被统治阶层斥为奇技淫巧,因而虽然可以在某一方面、某一领域做到领先,却一直未能形成完善的体系,可谓先天不足。

就拿数学来说,不论是发现勾股定理的时间,还是求得圆周率的精确程度,都是西方望尘莫及的。

但在华夏,数学这门学科却始终未能形成。虽有《九章算术》这样的专著,后世却未有太大的发展,许多数学方面的著述,都是给这本书注解,就如朱熹给“四书”注解一般。古代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作学问,基本都是这么一种方式,离不开前人的经典。

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现有的算术方法,已经足以解决实际问题了。不论是作生意,盖房子,又或者丈量田亩,用《九章算术》及其衍生著述里的内容,都足以解决了。

如果没有天文研习之限,有更多的人将目光投向苍穹之外,那么数学或许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因为已有的那些数学知识,是不足以解决星体间的运行计算的。现今历法越来越不准确,也是因此之故。

杨铮不由又想起今日秀才们的论战。如果华夏的士人阶层(知识分子都不注重逻辑性,科学是很难在这片土壤上生根发芽的。或许他可以凭借自己的学识,搞一波技术大跃进,但若没有科学基础做支撑,楼盖得再高根基也是虚的。

此时的欧罗巴,应当正值文艺复兴的高峰吧?一场惨烈的黑死病灾难,却带来了思想上的大解放,进而推动了科学的进步,并且成体系的发展。此时西方的资产阶级也已经形成可观的力量,正四处扩张掠夺,大明的许多白银,就是他们从美洲带过来的。要说东西方拉开差距的分界点,恐怕就是这个时候了。

尽管此时的大明,许多技术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也是世界上最富庶、最强大的国度,但此后便会被西方逐步赶超。

在原来的时间线上,逐步建立起完整科学体系的西方,经过两百年的积累,孕育出了工业革命,我们的东方古国远远落在了后面。

桌子另一边画字的月盈许久未闻翻书页之声,抬头见杨铮一脸凝重之色,盯着桌面一动不动,便问道:“二哥,你怎么了?”

杨铮回过神来,轻叹一声,道:“想到了一些过去未曾细想的问题。”

月盈道:“若是烦闷,不妨歇歇。”

杨铮道:“也好,我到外面透透气。”说着起身出了屋。

月盈到窗前看了看,见杨铮到单杠上做引体向上,便又回来坐下来。心想:“莫非是我惹到二哥了?”

杨铮一口气做了四十多个引体向上,消耗了许多体力之后,心绪也平复下来了。

站在院子当中,看着北天那颗如灯盏一般明亮的异星,心想:“这颗超新星在后世早就看不到了,既然我能够看到,说明这里确是那个曾经的大明。而我这个本不应该存在于这里的灵魂,不也正是一个奇迹么?或许只要微微扇动一下翅膀,这世界就会不一样了。其实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固步自封闭关锁国,若一直保持东西畅通,难道还会被落下么?”

他观了会星象,突然间有了主意,转身回到屋里。

月盈见杨铮眉宇间舒展起来,心情似乎又好了,不禁暗自奇怪,却没敢多问。

杨铮提起笔来,在纸上写下一行字,写罢叫月盈来看。

月盈见这行字是横着写的,看得有些发怔,念道:“线直条一,有只,且有点两过。二哥,这是……诗?”

杨铮笑道:“你念错了,要从左往右念。”

月盈便重念道:“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皱眉想了想,问道:“二哥,这是什么意思?”

杨铮轻轻拍了下额头,道:“对了,还要先给点、线、面作出定义来。”侧头想了想,忽又省起“点”是无法被定义的,只能作出描述,便在纸上写道:“点者无分,无长短广狭厚薄。”随后又在旁边用笔尖轻点一下,道:“这就是点。”

月盈看了一会,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了。

杨铮又写道:“自点引之为线。线有长无广。试如一平面光照之,有光无光之间不容一物是线。”

月盈说道:“二哥,你的意思是不是,通过两个点,只能画一条线?”

杨铮道:“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等我整理出大致内容后,再细细给你讲。”

月盈点了点头,道:“可是二哥为何要将这些话自左而右横写呢?”

杨铮道:“这门学问和算术一样,是需要列等式计算的,横写更为方便。”

月盈已经学了加减等式,对此倒是很好理解。又问:“那这门学问叫什么?”

杨铮想了想,说道:“叫形学吧。”

几何学之名来自音译,若以此命名,不免让人不知所云。“形学”之名也曾用过很长一段时间,倒


状态提示:第九十一章 上下左右(下)--第5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