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额是蒋门神>第二百八十三章 西夏内乱
破天荒地主动提出邀请舒王李仁礼前来细封部,来主持双方议和事宜,这波神操作的确是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一直以来,舒王李仁礼都有‘菩萨王子’的称号,此人面慈心善,人缘极好,崇尚汉文化,和各个部落头领关系都不错,这一次前来调停细封部,野利部联手对抗拓跋部,来之前他是充满信心的,现在被细封部邀请,当然十分的自信。

拓跋部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百多年了一直压制细封部,此次也不例外,他们坚信最终的结果一定是细封部奉献大量的财富祈求朝廷调和。

舒王李仁礼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成了对方手中的工具,一进入细封部就直接被软禁起来了,而拓跋部也因为被麻痹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就在舒王李仁礼被软禁的第七天,萧合达叛乱拉开了序幕,西夏王朝开始摇摇欲坠,内忧外患,年过五十的夏崇宗李乾顺再也无力回天,只能任由西夏内乱蔓延,局势逐渐失控,而这个时候濮王李仁忠也逐渐登上历史的前台,西夏的历史也逐渐改写。

萧合达算是一个传奇人物,本来是辽人,奉命护送成安公主耶律南仙下嫁给西夏崇宗李乾顺,后来就留在了西夏,由于此人口才极好,深得李乾顺信任,在西夏贵族圈里面混得的开,还被赐国姓李,也就是被成为李合达,但是这并不能改变此人是辽人的事实,也就为后来的叛乱埋下伏笔。

萧合达不仅口才好,而且文韬武略,骁勇善战,跟随晋王李察哥南征北战,当年大宋西军名将刘法就是死在此人手中。此人战功赫赫,官越做越大,权力也越来越大,最终成为一方之主,可是骨子里并不认可西夏,相反无时无刻不想着回归大辽。

金国崛起,辽国覆亡,西夏崇宗李乾顺在几次出兵救援辽国失败的情况下,为了保证西夏的割据地位,不得已转投金国,承认金国为自己的宗主国。转而向金国称臣纳贡,把原来的宗主国辽国抛在脑后,这对于萧合达是万万不能接受的,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使他在心里一直以辽国的国家利益为重,为了自己的祖国,他甚至可以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生命。当国家需要他护送成安公主去西夏的时候,尽管知道这一去他将不再是辽国的臣子,再也无法回到辽国,他仍然没有丝毫的犹豫,因为他相信,为了祖国,他所做的这点牺牲是值得的,是有意义的。现在辽国有难,身为臣子的乾顺却投向了金国,他萧合达怎能坐视不管?

虽然手握三万精兵,可是萧合达却无法对抗西夏,更加不可能对抗金国,压根不可能为辽国复仇,只能把一腔怒火压在心中。他之所以有三万精兵,并不是军功换来的,也不是西夏崇宗李乾顺的恩典,而是这三万精兵是从辽国跑到西夏的三万勇士,也是辽国最后的精锐了。只不过一直得不到西夏朝廷的承认,也就没有军饷,只能靠萧合达养活,这几年他日子过的很艰苦,要不是私下里和大宋交易的话,早就崩盘了。

耶律大石西逃,最终建立西辽,可是他的儿子耶律夷列并没有立刻返回西辽,一方面路途遥远,要经过金国,西夏领地容易被困,另一方面,这个家伙喜欢上汉文化,有了心爱的女人,他就充当了大宋招募雇佣军的使者,来换取军功迎娶自己心爱的女人。

随着宋金三次大战,金军败北,再加上西辽迅速崛起,耶律夷列最终还是踏上了回归的道路,在回去的途中,他接到了妹妹耶律普速完的请求,要最后为大宋做一件事情。

此时的耶律普速完已经身怀六甲,可是在摄政王府的地位很尴尬,身为异族,没有强大的背景,想要在宫斗严重的后宫生存,难得系数很大。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为了博得摄政王欢心,为自己腹中的胎儿争取地位,耶律普速完请求哥哥帮自己一次。

耶律夷列为了自己的妹妹,最终来到萧合达部,两人是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他终于说服了这个儿时的好友背叛西夏,叛逃西辽。

从西夏到西辽路途遥远,至少五千里,想要叛逃谈何容易,只能在大宋大举进攻西夏的时候才能实现。在这种情况下,萧合达接受了耶律夷列的建议,举兵反叛,来加速西夏的灭亡。

萧合达之所以选择背叛西夏,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他暗恋成安公主耶律南仙,现在耶律南仙的儿子死去,在宫中陷入宫斗,西夏崇宗李乾顺不为这个皇后撑腰,也是萧合达叛乱的诱因。

萧合达有勇有谋,他知道叛乱不是小事情,搞不好会引发西夏大军的残酷镇压,所以只能是等时机。现在晋王李察哥率领五万大军进攻西安州,结果深陷泥潭进退两难,西夏境内最大的两大部落拓跋部,细封部陷入混战,野利部也参与其中,很显然西夏大乱就在眼前,在这个时候起兵叛乱再合适不过。

出兵前,萧合达亲自潜入大宋境内,见到了大宋龙骧军主帅廖百杰,得到了支持之后,他才勇敢地挑起了反叛的大旗。

有十万龙骧军在背后压阵,萧合达坚信西夏大军绝对阻挡不了自己,信心十足的他终于在乾元三年十月挑起了反叛的大旗,开始攻城略寨,烧杀抢掠。

如果说晋王李察哥困在西安州只是一时之困,拓跋部和细封部的内斗只是内部矛盾的话,那么萧合达的叛乱让西夏崇宗李乾顺深深地感到了危机,内忧外患的他有种束手无策的感觉。

现在的


状态提示:第二百八十三章 西夏内乱--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