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你想想就知道了,宋朝是一个重视读书人的时代,所以即便是碰到灾荒年,对于读书人来说都是不会有什么压力的,当然这里的读书人,得是秀才以上的文凭,活着拥有大学以上的学历,这才能被称为读书人,不然那也就是一个文人而已,算不得什么读书人,而这样的人,宋朝是非常优待的,自然不会出现什么不想要服劳役所以逃进深山的可能,而会进入深山的,大部分都是乡镇的破落户,实在无力承担赋税,才会那么干,所以大部分都是一些没什么知识的普通人,他们聚集在乡村之中,甚至有的时候连房子都不会搭,这样的一群人,又能够有什么致富的手段呢?
平日里主要吃的便是野生动物,那玩意儿虽然好吃还有营养,但是打不打得到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山民一般的年龄都不会特别大,能够活到三十岁就已经很厉害了,四十岁则几乎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就是山民的情况。
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话虽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但也有他的道理在,这些山民活的如此困苦,若是安贫乐道之辈或许还好一些,但大部分人自然是不愿意一直那么苦哈哈的过日子的,更何况日子过得苦也就算了,为了自己的性命,能活下去也就行了,可是在这山里,人的寿命简直跟自己的原始人类祖先没什么区别,这就很难让人可以放平心态了。
尤其他们又不是接触不到外面的社会,虽然不知道一个大概,但也大概知道一些事情,所以自然也是为心痒痒的,但因为自己活着祖先的过错,丢失了身为宋朝人的资格,心中自然有所不甘,长期积郁之下,许多人就会当盗贼,山匪,靠抢劫来发家致富,这自然就让宋朝的治安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在西北和内陆地区,更是十分的严重,曾经昆山报曾经做过一个统计,说如今宋朝本土人口大约一亿,其中山匪就有六百万,这是一个十分恐怖的数字。
也是一个血淋淋的数字,虽然随着工业化的进展,这些山匪之中大部分都从了良,还有许多则被就地处决了,但还有许多山民所组成的山匪非常难以解决,他们大多都躲在山里面,而中国这片土地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面积都是丘陵,至于高耸山脉更是数不胜数,太行山脉,秦岭,天山山脉,华山、泰山、黄山等等,这些地方只要山匪们一钻进去,想要找到他们,除非动用十倍,甚至是二十倍的力量才有可能把他们找出来,不然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盗贼问题,对于古代社会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病症,几乎所有的古代社会,无论东西,都经历过这么一个阶段,你也很难去根治,毕竟古代社会,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都很惨,只要以有些什么变故,就非常容易举家就搬到山上去,再也不出来了,那个时候不像现在,你想要搬到这里去是非常困难的,而在那个时候,你只要往山里一钻就行了,别人想要查你,简直是难上加难。
所以山匪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而对于朝廷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甚至对此表示不屑的人,也大有人在,但徐清是需要解决这个问题的,不然这些山匪们始终盘踞在这些山脉之中,这会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对于宋朝的金融货贸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由他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到现在,通过各种各样的安置,也算是勉强把这些山民给处理完毕了。
但虽然处理完毕了,但他们在许多人的眼中,依旧是十分低下的地位,他们要是永远住在朝廷给他们划好的村子里倒也没事,毕竟大家都是山民,也就没有谁瞧得起谁的问题,但他们总是要离开乡村,前往大城市工作的,不然他们来到外面的世界是为了什么呢,而只要到大城市,想要辨认出他们非常简单,中国自春秋战国以来,便十分重视户籍制度和身份登记制度,发展到宋朝,已然是登峰造极了,任何聘用单位,都需要一个人的出生籍贯,身份,户口,甚至还有祖籍,如果家中是有名望的大族,那么在工作上也会受到优待,而如果是山民出生的话,那么就会在工作上得到比较差的待遇。
可以说这一套制度,跟如今正在印度执行的那一套种姓制度非常像,但相比起种姓制度来说,这套制度还是没有那么严格的,起码人与人之间的身份是可以通过教育去改变的,这一点就远远超过了种姓制度,且随着大城市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家族名望之类的东西,关注度也是越来越低,当然这一点还是很重要,但是对于山民们,如果他的业务能力够强,往上升也并不是什么问题,毕竟这是一个唯才是举的时代,国家如此,公司自然也是如此,但总的来说,山民在宋朝本国人的地位之中,是最低的,这一点毫无疑问,大多数人在心底里是瞧不起这些人的,觉得他们是野蛮人,称不上是自己的同胞。
而在此之外,便是殖民地来本土务工的人了,他们的地位相比起山民来说自然就更加低了,甚至其中的许多人都是不被宋朝人当人类对待的,而在新大陆,他们起码还是能被当做人来对待的,这一点就能够吸引许多殖民地的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