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大明天启>第二十二章 大明周报

晚上朱由校又来了坤宁宫中,张嫣还是要皇帝去临幸其他妃子,最后又是不欢而散,朱由校又睡在书房中。第二天他干脆不再去坤宁宫,和张嫣杠上了,天天睡书房。

很快,报馆将清样送了上来,朱由校只能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这份清样。他只好亲自动手,将鲍郎中及报馆几个负责的佥事一起找来,按照他前世看到的报纸样子详细地讲了一遍。并找来内阁几个人和徐光启,让方从哲照自己的意思写了一个编者按,刘一燝、韩爌、徐光启等人冒充普通人写议政文章。并且下了一个在北方推广玉米和红薯马铃薯的圣旨,直接加在圣旨那一版里。

于是大明周报第一期就隆重地出版了,由于一个版一次只能印一千多张,然后要放着处理几天后才能用,所以每版都刻了八块,共印了一万张,保证每张都字迹清晰。

报首是方从哲写的大明周报四个字,下面是编者按,写明了办报宗旨,征订方法。然后是圣旨部分,近期的圣旨都登在上面。时政讲了皇帝大婚的情况,传教士七千部书的翻译情况,军政讲的是辽沈之战的情况,特别是象秦邦屏,周敦吉等人的英勇事迹,并对忠烈祠建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议政则是对以上各方面都进行了一些讨论,当然对圣旨不外乎天子圣明,圣天子明见万里之类的话,但象新作物推广则由徐光启写了一篇长长的文章来阐明其意义。最下面还写了征稿方法,出售方法等,落款是礼部大明周报馆。

京师预计是三千张,南直隶也是三千张,其它地方分其余四千。各地官衙,亲王公候府中,国子监都要优先保证,下面州县教谕也是必须要保证的,这样一来就没有拿来卖的了,不过第一次也没有准备卖。

外地周报是通过驿站来传送的,所以很多地方收到周报时已经离发行十几天了。虽然如此,周报还是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最早从发行第二天起,大量的信件涌进了报馆,据统计,至发行第三十日止,报馆共收到信件一千一百八十三封,里面大约四成的是议论朝政部分的文章的,三成是赞扬为国捐躯的英雄的,一成半是拍皇帝马屁的,一成是攻击朝廷官员办事不力的,还有半成就各样都有,其中大多是自己投稿的。考虑到一万的发行量,这已经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了。

半月后,第二期报纸发行了,里面在议政中加了一个小栏目叫读者来信,选了几封京师的来信登在上面,还是一万份,都是免费发行。

一个月后,第三期报纸发行了,这次发行了一万二千份,因为这时已经收到了几百份征订,所以这次除了免费的一万份外,还加上征订的几百份,另有一千多份是以售卖的形式公开发卖,在京师就一抢而空。

一个半月后,征订已经到了二千多份,增加的大都是南直隶的商人,于是发行了一万四千份,免费发行的只有六千份,象原来一个部都有一百份,现在就减少到只有五十份,售卖的增加到六千份,南北京各三千,还是一抢而空,而且还有人高价收报纸。导致征订成了一件既能自己第一个看到最新消息,事后又能以全额甚至高于全额的钱卖掉的有利可图的事情,于是征订迅速增加,达到三千多份。

鲍郎中进宫向皇帝报告,如果按现在这样的形式发展,增加报纸发行数量,很快就能够使报馆的收支平衡了,当然没有计算官员的薪酬和场地等,只算人工费用。朱由校指示,现在还是最多只能发行一万五千份,不要多发,要营造一种物以稀为贵的印象,并加紧对铅活字的改进,尽快用铅活字代替雕版印刷,到时报纸概念深入人心,费用下降后再增加份数,到时广告也可以加进去了。

果然,以后征订数量增加缓慢,一直到第八期时才到四千,然后每期不过是几十的人数增加,但报纸确实已经影响到了大明的方方面面,这从读者来信虽然缓慢但是持续地增加是可以看到的。

朱由校下令,读者来信每一封报馆都要看,而且写得比较好的要拿进大内来,由他亲自选择后再登在周报上,这一习惯持续了大约一年,直到他确信王承恩已经完全明白如何当好周报检查官后才光荣退休。

铅活字在常州师傅和礼部召来的工匠合作之下,终于取得很大进展。铅活字比铜活字便宜,比木活字耐用,比锡活字更容易和油墨结合,从第十三期开始,试用铅活字印刷部分周报,质量已经接近雕版印刷,所以从第十四次开始,全部使用铅活字印刷。

从第十五期开始,引入了周报的第一支广告,是由著名的荷包店“刘林记”打的,朱由校要鲍应鳌找个人打广告,鲍应鳌就找到了他的歙县老乡刘林,朱由校审核时才发现就是自己与皇后以前相遇的那个荷包店,于是这一期的周报上就出了一个小小栏目叫广而告之,然后里面一行小小的字:刘林记的荷包,皇上都说好。

刘林本来是看在老乡的面子上才忍痛出了二十二两银子(一字二两银),不想广告登出后效果奇好,先是京师的人大量涌入这家皇上都说好的荷包店,然后外地来的人也要来看看皇上都说好的这家荷包店,一个月内,老板算了一下账,除掉多请人工的费用,比上月多赚了二百三十五两。这个消息传开后,想打广告的蜂拥而至,有些卖家用品的也想象荷包店一样用“xx店的xx,皇上都说好。”王承恩拒绝了,出加


状态提示:第二十二章 大明周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