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恐怖悬疑>诡秘事件簿>第三十六章:案中案(大雨37)

那么,如今只剩下几个问题了。

这位跟踪者,为何要去冒险回收睡裙?

这跟踪者的身份是什么?她对齐诗雨二人的报复心理,和当年刘小元的那桩案子有何联系?

她如何知道齐诗雨是替吴红山顶罪的秘密的?

几乎可以认为,这位跟踪者是想为刘小元报仇的。

如果着手从刘小元的人际关系查起,应该能有所收获。

可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两点。

这位跟踪者,知道两个关键情报。

一是齐诗雨为吴红山顶罪。

二是齐诗雨会得恐雨症的真正原因。

她是从何得知的?

张璇衡的思路再度陷入困境,他开始审视自己的整个推理。

如果自己的演绎推理中有任何说不通的地方,那么就一定代表着前面的思路有误。做出过的假设看似通顺,实则与事实不符。

刘小元死亡当天,潜影山区下着大雨。

而齐诗雨的恐雨症,在本次案件中则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尽管还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两者有关,但张璇衡隐约觉得此事没那么简单。

刘小元的死会被认为是齐诗雨过失杀人,和当天大雨造成的桥面湿滑脱不了干系。

不行,这个思路继续不下去……张璇衡小口品着柠檬汁,大脑的细胞在急速阵亡:换个角度……一定要换个角度来看。

有没有可能,是齐诗雨与那跟踪者关系很好,将这两件事告诉了她?

有些事情一直自己憋在心里会很难受的。因此将它们说给自己信任的人听,会好受很多。

不,这不太可能。

只要齐诗雨脑子没毛病,那么就算把她得恐雨症的原因告诉那跟踪者……也绝不会透露她替吴红山抵罪这件事的。

那么,原因会是什么?

张璇衡继续陷入沉思,首先在脑海浮现的是第一种可能性。

那就是……当年这案子,并非只有一个目击证人。

这位跟踪者,或者其他什么别的人在那儿,目击了这一切。而且,吴红山当时用来威胁齐诗雨让她顶罪的把柄,就是她恐雨症的起因。

这样,两个线索都齐了。

……

光是想想,张璇衡都觉得这个思路太蠢了。

漏洞多到谁信谁智障的地步。

当年齐诗雨看到的尸体的确很恐怖,可怎么会有这么大威慑力,迫使她不得不听从吴红山呢?即便惧怕埋葬者,那她也至少看到具尸体罢了,又没看到行凶过程,根本不是说出去一定会被灭口的等级。

而且,若是真有其它的目击者,那么追踪者无论就是目击者本人还是只听说了这段目击经历,都明明可以去找公安通报啊?干吗这样藏着掖着?

种种不合理背后,肯定是另有渊源……

张璇衡不得不咬了咬牙,重新审视整个思路。

如果……分开来看呢?

将她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局限于原本的猜测范围,进而扩充到对齐诗雨恐雨症起因有所知晓的另外三个知情者身上:齐诗雨父母和吴红山。

跟踪者有可能从他们任何一人口中问出齐诗雨得恐雨症的真相。这难度并不大。

而知道齐诗雨是为人顶罪……又是为什么?这件事,本就只有当事人了解吧?吴红山是肯定不会告诉她的,所以要知道内情,肯定是从齐诗雨那儿得知。

可一般来说,作为闺蜜,有可能连这种事也被告诉吗?

之前我推断过,齐诗雨知道吴红山和刘小元有过交集,构成故意杀人的动机……张璇衡沉思着,不断转动着笔身:那么,她手头有没有可能还有别的实物证据?而就是那证据,被跟踪者看到了呢?

不断考虑着这些问题,张璇衡觉得仍然这思路有哪里违和感巨大。终于,他灌了口柠檬汁后,灵光乍现:对啊!我为什么非要觉得,是跟踪者知道了齐诗雨替吴红山顶罪?

她根本没必要切切实实的“知道”。只需要“怀疑”就够了。

跟踪者也许从没在齐诗雨与吴红山中的任何一人那儿得到当年刘小元之死的真相。

驱使她复仇的,完全可以是另一件情报:吴红山和刘小元的关系。

刘小元这个案子,当年就争议很大。死者家属不认为这是过失杀人,认为刘小元就是被齐诗雨刻意杀死的——自然,吴红山也有嫌疑。

只要跟踪者知道吴红山有动机杀死刘小元,那么无论最终去坐牢的是这对情侣中哪一位,她都可以在复仇心理的驱使下,同时报复这两人:反正不知道人到底是不是你们合伙杀的,那我就利用你们之间的不信任感,诱导吴红山杀死齐诗雨,再让他面临杀人罪名,同时除掉两人。

她知道吴红山有杀死刘小元的动机,而刘小元真的死了,现场只有吴红山和她的女朋友。

接下来。去坐牢的居然是齐诗雨——这个在她眼里杀人动机怕是都不及吴红山十分之一的人。

跟踪者对于这一切,肯定觉得不自然,起疑后猜到了齐诗雨是为其顶罪的可能性。或者,她就是同伙。

刘小元肯定是被吴红山刻意杀死的!可他为什么没坐牢,只是让女朋友替她判了三年了事?——多半儿就是这样的想法,让跟踪者起了复仇之意。

一切都依赖于她对刘小元与吴红山关系的掌握,这样一来只需要得知齐诗雨因何得上恐雨症就行了,不需要再从某人那里打听到当年杀人案的真相。

想到这里,张璇衡开始关注一


状态提示:第三十六章:案中案(大雨37)--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