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三国之孙亮的逆袭>第一百零一章 意料之外

本来,在孙权和勋臣商议军国大事时,孙亮只能是坐在一旁静听的。但孙权问起,也不能不答。

孙亮起身,奏道:“儿臣尝记得孔丘之言为:‘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如今父皇文冶武德,惠及万民,北方之民也应受我大吴之惠。说禁军掳掠平民,其中恐有误会。儿臣觉得,恰当地说应是禁军实训人员,把北方平民请来我大吴,受我大吴之惠。”

“殿下,你!怎么可文过饰非,混肴黑白!”滕胤有些生气道。孙弘笑着不语,孙权却不置可否。

“老师,你可能不不解。学生这样说,自是有道理的。前几日,禁军送来二千余北人,现安置在各处皇庄。但并不禁其进出,也无人看守。但并无一人离开,大多人甚而欣喜非常。若为掳掠而来,哪有不逃亡之理。”

“当我不知道吗?北人到皇庄后,又是进学,又是招进工坊,你那佃租又低,工坊薪资丰渥,北人怎么舍得离开。”滕胤气愤道。

“老师,这不就是孔圣人所说的即来之则安之吗?禁军强邀北边平民来我大吴,只要我大吴能好好安置他们,没让他们受到损失,不就皆大欢喜?”

“那禁军实训乱杀无辜又怎么说?”滕胤追问道。

“既在敌境,自当以自身安全为是。朝中还应训示参训人员,在可能情况下,应当少杀伤平民,尽力把他们请过江来为好。”

滕胤不由觉一梗,心中暗骂,这好话差话都叫你说了。

“好吧,就由朝中训示之后参训人员,在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少作杀伤平民之事。”孙权淡淡道。

“是。臣等告退。”滕胤、孙弘起身告辞。

孙权点点头,两人出殿而去。

“承嗣是个能干的人,只是耳根还是软了些。”滕胤出去后,孙权对着黄锦说道。

“滕大人精明实干,在那位子,有时也确实要听取一些不同的意见。”黄锦在一旁道。

“哎,比之元逊(诸葛恪字元逊)、子范(朱据字子范)还是差了不少。”孙权叹道。

黄锦看了看孙亮,道:“诸葛大人英才卓越、超逾伦匹,当今朝堂之中,无人能比。”

“哦。”孙权见黄锦如些推崇诸葛恪,有些意外。

“但老臣以为,论冶世才能,滕大人是远远比不上诸葛恪,但在朝中执政,诸葛大人却不及滕大人。”

“哦。”又是一个意外,孙权示意黄锦说下去。

“诸葛大人性情蔬狂,刚愎自用。听不得别人意见,人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若身为宰辅,最为重要的是听取意见。可诸葛大人在这方面有所缺失,故老奴以为,他不及滕大人合适。”

“唉,这也正是我担忧的事啊。近来,朝中有人推荐元逊,我本来也想召其回京,付以后事,但其性格。”孙权摇了摇头。

“父皇,你准备再招贤臣回朝辅政?”

“朕老子,江山不日就交到你手中,朕自然要给你留些可用的贤臣辅佐你。”

“父皇身体安健,儿臣恳请父皇容后再议吧。再说,两位老师,精明能干,辅之以孙竣、陆抗等大人掌控禁军,吾孙氏江山当安如磐石。”孙亮拱手道。

孙权看了看孙亮,摇了摇头,道:“这事,就容后再议吧。”也不知是不满意朝中众臣还是不满意孙亮的话语。

“父皇,如果没什么事,儿臣就告退了。”孙亮起身告辞。

“且慢,朕还有事问你。”

孙亮只好坐下,恭敬地等着孙权发问。

“朕听说,近卫营近其进行了军制变动?”

“回父皇话,确实如此。现在近卫营一是操练,二是护卫庄中各处工坊。有时调动人员,百人太少,千人又太多。为了适应近卫的任务,丁温与我一起商议,就在伍与百人队间,百人队与千人队间加了两个建制。”孙亮恭敬地道。

“哦,这很好。近卫、太子兵左右部既为你节制,尽由你处置。如今北边,司马氏政权日益稳定,一旦北边平稳下来,就是其出兵攻打蜀吴之时,必须时刻做好战备,不容丝毫懈怠。近卫军制一旦可行,也可在太子兵左右部实施。现在太子兵左右部合计兵力不过二千上下,是弱了些。我看,太子兵左右部择兵家子弟,各扩一千人。兵器杖甲,武库拔付一些,其它的,你自已想办法去。另外,你也不用避讳什么,西苑本为你大哥所创,你可驻扎一部近卫,也好护卫你出入安全。”

“儿臣谢父皇关怀。儿臣定将督促吕陈两位将军,做好太子兵扩兵战备之事。”孙亮起身道。

“好了,你自去吧。”孙权淡淡道。

孙亮起身再次告退出殿。走出大殿,孙亮不觉有些迷惑,照孙权今日所为,完全没有把孙和召回重新册立太子的想法啊。允诺增加太子兵左右部,又允许近卫入驻西苑,若有一丝丝犹疑也必然做不出此事的。

难道,太子兵左右部或近卫营,还是被孙权暗地里牢牢地掌控在手里?孙亮心里有些捉摸不定。不过,驻军西苑,应当是个利好消息。过些日子,就让全纪那边抽调一个可靠的营进驻。另外,再暗地调部分火药弹入西苑,万一有事,也不至束手无策,孙亮暗地里打着最坏的打算。

回到南宫,全婷去潘夫人处还没回来,孙亮也无意再行前往潘夫人处,独自坐着盘算起来,想了一会,也不得要领。

起身召来一个亲随,且把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一章 意料之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