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明海风云>73 惨重的一战

清军的撤军,却是尚可喜等人所没有想到的事情,这几个月里跟大清军队之间的较量,清军上下想要击败洪堂军队的决心,早已成为了尚可喜等人心中的共识了。

突然间从打得如火如荼,到对方突围而去,不仅是尚可喜所部没有反应过来,就连长途驰援的朱大壮、安先国等人也没有反应过来。

等到对方再无一支成建制的军队留在战场上,尚可喜他们这才恍然大悟,这一场耗时数月的战役,最终以大清军队撤走而告终。

消息传到吴杰的耳中时,身为关外战场主帅的吴杰既显意外,又觉得这在情理之中。

清人军队昨夜突袭的战果已经统计出来了,尚可喜两万援军在其打击下,损失兵力过三分之一,但是清军付出的代价却是更多,最重要是清军中军大营的兑换,让其反而让本可以僵持的战局,一下子变成了劣势。

当然,若是清军主帅多尔衮真心想要跟洪堂继续对敌,也不是不可能,其也依然有着可战之力的。连续数月的交手,真正让清军八旗自己损伤惨重的战役屈指可数,更多的时候清军都是依靠消耗汉军、朝鲜军队将士来打开战局的。

但是吴杰却也清楚一点,那就是清人八旗【31小说网更新快】主力兵数量太金贵了些,若是此番在与洪堂军队的交手中,折损太大,那么不仅多尔衮这位辅政亲王回归盛京之后将会面临其余几旗旗主的质问和追责,同时他们大清根基也将因此而动摇。

只要洪堂军队能够在山海关一线站住脚跟,拦截住大清与关内之间的联系,让其无法、或者难以获得来自关内汉人土地和人口物资的补给,其大清王国恢复实力的度,相比之下将远慢于偏据在南洋之上的洪门。

更别说他们大清历代领袖所期望的,占据明朝疆土,统治汉人的梦想了。

正是基于这种利益方面的算计,吴杰便已在心中判断出清军接下来若不能在尚可喜一部来援之前击败己方主力,那么他们退兵的可能将会过六成。

而在昨夜对方蓄谋的突袭行动,没能打成目的,也就意味着即便清军主力尚有能战之力,可是出于从大清未来角度着想,清军主动撤退,将会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清军的撤退,对于洪堂军队来说,也就意味着他们将在大清彻底站住脚跟,短时间里大清人将没有余力再行南伐,对洪堂占据的东北沿海地盘进行反攻了。

至此,这一场坚持数月的战事算是暂搞一段落,其间双方之间也还有很多局部交锋,比如回撤之路上,多尔衮不惜代价拿下了在前线坚守到现在的辽阳城,让盛京西门户重新回到大清手中。

辽阳城的失守,也是正常的,驻守辽阳的尚可喜主力已然回援凤凰城留守在辽阳城中的不过只有不过一两千人的洪堂将士,以及在击溃辽阳城下汉军以后吸收的数千降军。

这点人手固防辽阳城,又哪里是数万大清主力军队不畏生死战斗的对手呢,被其攻破城防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正所谓有得必有舍,既然选择了带队回援,那么洪堂一部必然要失去一些东西,如今双方互换战果,总体而言依旧还是洪堂军队占了便宜。

接下来吴杰他们忙着整顿军队,安顿百姓们重新开始耕田种地,建立新的政府机关等等,已经做足了要在东北关外土地上常驻的打算。

洪门那边,源源不断的资源往东北投入,水泥、钢材、火炮等等物资,几乎掏干了洪门这两年的库存,除了粮食还有富裕之外,其余一应物资包括金银,都被消耗在了东北地盘的重建、阵亡战士的抚恤等等方面。

调动了洪门这些年在农民军、明军当中的几大实力派将领暗棋,加上本部支援的十万军队,洪堂此番北上深入大清国土,派遣的兵力将近十五万人,而最终战后存活下来的,不足半数,仅有七万余人而已。

这一场惨烈的战役,让整个洪门差点一下子回到了解放前,掏空了整个洪门的积蓄,而为了防范未来的清军反扑,不让己方数万将士牺牲所换来的战果付诸东流。

同时洪门还得加紧时间准备物资,在辽阳前线建立一道坚固的防线,以应对大清人重新整装之后,不知道何时会来的反击。

好在,在洪堂军队入侵大清国境这些时日里,洪门随军出征的勘探队也有了不少收获。

虽然从占据大清沿海开始,周边形势就不太平,可是洪堂军队依旧派出了不少的人手,去保护勘探队的地质人员,在他们所占据的地盘上,寻找着各种资源的踪迹。

李天养模糊的记忆里,东北三省当中蕴藏着巨量的铁矿、煤矿资源,而且品位也还极高,是中国少有生产优质钢材的大好基地。

只是具体这些个铁矿资源隐藏在什么地方,那就不是李天养那点记忆能够记得的了。

当初为了打动南洋商会等成员们支持自己,李天养可是给他们画下了一个很大很诱人的大饼,其中就不乏说在其中找打了大型铁矿、煤矿资源云云。

而正是基于李天养的描述,南洋商会在这场历时数月的战争当中,给予洪门的支持也是巨大的,无论是商会旗下的数百艘货船帮助运输物资,还是粮食、钢铁、火药等物资支持,甚至是直接提供无息贷款的真金白银,这才造就了洪堂这一战的胜利。

因此,在胜利之后,洪门想要再获得南洋商会的更多支持,那么洪门就需要将他们所缴获


状态提示:73 惨重的一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