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奋斗1981>第423章 新光明厂退出红星防务
搞出了第三代主战坦克,咱们有一代以上的差距。要追赶很困难,咱们的基础比较薄弱,当年学的是苏联那一套,这中间断了那么多年,欠下了许多功课。”

“如果能够参与世界最先进坦克的生产,哪怕仅仅是生产,对咱们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我们有机会深入接触艾布拉姆斯,为加快第三代主战坦克的研发提供清晰的技术概念。坦克不比汽车,建立合资工厂,双方合作生产,势必会有技术方面的共享,美国人也同意。因此,对部队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为了让这个项目顺利进行,部队要求红星厂加入。您也知道,新光明厂已经不生产军品了,而红星厂的技术储备也有了一些基础,最关键的是,红星厂参与进去,对于克莱斯勒防务公司的合作,基础更加的扎实。之前克莱斯勒防务公司和红星厂签订了技术培训合同,为红星厂进行人员的培训以及一些技术上的交易,有很好的基础。再一个,红星厂已经获得了军工研制牌照,部队认为红星厂比新光明厂更加适合持有红星防务的股份。”

说到这里,李路没有再往下说。

事实上,就算现在新光明厂不退出,用不了多久,部队也会要求他们退出股份来。与两伊的两个超级大单里,新光明厂已经创汇上亿元,这样的规模,谁都抵挡不住所带来的诱惑。

要知道,新光明厂是部队移交给地方的。

王嘉庆同样深知这一点,所谓怀璧其罪,但他也不会觉得多么可惜,至少新光明厂已经通过红星防务公司一跃成为了去年全国第二大创汇企业。钱和名,就都有了。况且,百分之四十五的股份卖掉,又是一笔巨额的收入,新光明厂付出的是什么,什么也没有付出。当然,不包括之前剥离出去的资产和人员。

尽管如此,放着有创汇的机会,谁都不会心甘情愿。

王嘉庆皱眉说道,“这些我是明白的,主战装备的研制是大事,我们肯定是会全力支持部队的。不过,退出红星防务公司,新光明厂的创汇任务就完成不了,这个你也得理解。”

李路笑了笑,说道,“王厂,南方15型手扶拖拉机也搞得差不多了,老光明厂不是有履带式拖拉机的许多技术储备吗,搞搞这个,我帮厂里打通美国那边的销路。”

“得,早这么说,我也懒得绕那么大圈子了。”

……

注:一波小高潮,弟兄们月票搞起,五二零快乐!


状态提示:第423章 新光明厂退出红星防务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