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大明之崛起1646>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先进”的大炮

很快,二百士卒在蔡士英的指挥下分为两队,一方手持北京军器局最新打造的六钱燧发铳,铳口带着刺刀。

而另一边因为没有十一钱燧发铳,便只能以六钱的代替,不过在铳上绑了八斤石块做配重且并未安装刺刀,而是每人发了支长矛或战斧。

此外,带刺刀的那边只有二十名长矛手负责掩护,没刺刀的这边则配有四十名长矛手。

演武开始,先是两方“对射”。演武和实战大不相同,两边都是精力充沛,故而模拟十一钱铳的那边动作并不比“对手”慢多少。

而且演武仅进行十轮对射,他们的体力也远没有耗尽,故而双方几乎达成平手六钱铳发射十次,“十一钱铳”发射八次半。

但由于“十一钱铳”射程较远,故而这边先于对方开火,上手就“击毙”了七名“敌军”,加上“十一钱铳”破甲效果更佳,蔡士英只得承认是六钱铳“战败”。

其实这与实战情况相差极大。首先,实战时士兵多会经过长途行军,交战也绝不会仅发十次铳,是以使用沉重的十一钱铳的士卒会迅速体力下降。等射过最初的十来铳,射速必将急剧减慢。

其次,演武时几乎移动不了多点距离,这也将重型铳需要不停收放支架的缺陷掩盖了。要知道,二十斤的火枪在射击时必须用半人多高的木棍支架,一头抵在地上一头撑住枪口,否则根本无法稳定开火。在频繁移动、变换队形的情况下,收放支架会非常消耗时间。

最后,“十一钱铳”射程远也是伪命题。虽然就弹丸飞行距离来说,十一钱铳是比六钱铳远两到三成,但由于滑膛枪的射击精度问题,大家都得在七十步左右开始射击。离得再远些的话,鬼知道子弹会飞到什么地方去。

不过朱琳早就料到在校场上比试会是这个结果,否则历史上中型火枪取代重型的过程也不会长达百年之久。欧洲人也是在试验时总觉得还是重型火枪厉害,直到被战场上血淋淋的事实教育多次之后,他们才终于做出了改变。

接下来对付骑兵的演示更是毫无悬念。

高翔虽看到了龙卫军的步兵线列阵,却并没看到对付骑兵的空心方阵。故而他给出的“训练大纲”中,士卒是缩成六排的实心方块,将火铳上的刺刀探出以应对骑兵。

这种阵势对付正面的骑兵还行,一旦敌骑绕到侧后方,只有少量长矛手掩护的铳手很快就会被冲散。

另一边依照乔伟礼要求配置的那队情况就要好看多了。未等骑兵接近,所有铳手便纷纷取出了斧、矛等武器,加上掩护的长矛手本来就多,几乎瞬间便摆出了刺猬般的阵势。

演武的骑兵冲至近前,只能无奈兜个圈子,根本无从下手。

“结果已经很清楚了。”乔伟礼朝蔡士英礼貌地笑道,“高将军对武器、军阵还是不甚熟悉,但是没关系,只要立刻按照我所说的更改,一切还来得及。”

他又向钱谦益点头示意,“有了钱大人献策提高燧发铳的发火率,加上威力巨大的十一钱铳,又补齐了长矛手不足的缺陷。

“我相信,面对大清精锐的全新火器营,南明小朝廷年内必亡。”

蔡士英也被刚才的演示镇住了,心道这夷人不愧是汤少卿的故交,果真有两下子,这三言两语间便指出了新编火器营的几大不足。

听说南人便有一支战力不弱的重骑兵,若新火器营真如现在这般上了战场,多会吃个大亏。他暗自庆幸,好在正红旗主力还在顺德等待新铳运到,正可借此机会重加整练,增加长矛手数量,换十一钱铳,以斧矛替铳口短剑,如此方万无一失。

想到此处,他不禁又狠狠瞪了高翔一眼,这个半瓶子货!险些将我大军带到阴沟里。

其实龙卫军的重骑兵从不会在敌军阵型完整的情况下强冲,建虏步卒面对的最大威胁还是明军步兵线列。

但蔡士英在诸多误导之下,认定要减少铳手增加长矛手,这恰是朱琳所希望的。在双方步兵对射时,长矛手根本就是靶子而已。

待蔡士英急匆匆去见多尔衮禀奏修改新编火器营的装备及作战方式之事,乔伟礼却没有要罢手的意思。

他凑到汤若望身侧,一连关切模样,“约翰,你们最近铸的什么炮?”

“哦,四磅到十二磅的半长炮为主,十八磅炮的模具也已完成,今天就要第一次进行浇铸……”

“你还在搞这些落伍的东西?!”乔伟礼表情震惊,“现在螺旋炮弹才是主流,这东西的威力可比加农炮高出数倍!”

“旋转炮弹?”汤若望点了点头,“没错,不论是射程还是射击准确性,旋转的炮弹都有绝对优势。可是,马库斯,我没听说有谁研究出了这种技术啊。”

乔伟礼神秘一笑,“其实我的老师当年就有一套成熟的想法。”又变戏法便从身上取出数张图纸,“我前一阵将其完善,我可以确定,它现在已经能投入使用了!”

“舒尔茨神父设计过螺旋炮弹的大炮?!”汤若望大为震撼,接过那些图纸仔细观看,只见上面描述的是一种六边形炮口的大炮。整个炮膛的内部呈平缓的螺旋状,一直从炮口延伸到底部。而炮弹则是表面有六条突棱的柱体,如麻花一般拧转。

他立刻明白过来,这种拧转的炮弹的六个角会卡在六角形的炮膛里,发射时肯定会随着螺旋状的炮管而产生旋转。

更重要的是,看上去这炮并不难


状态提示: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先进”的大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