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刀鱼是颌针鱼目,竹刀鱼科,秋刀鱼属的唯一一种,也是重要的食用鱼类之一。其学名cololabissaira取自日本纪伊半岛当地对此鱼种的名称,其中anpa)。中文与日文的汉字都是\秋刀鱼\可能是源自于其体型脩长如刀,同时生产季节在秋天的缘故。秋刀鱼在部分东亚地区的食物料理是种很常见的鱼种。体型细圆,棒状;背鳍后有5-6个小鳍,臀鳍后有6-7个游离小鳍;两颇多突起,但不呈长缘状,牙细弱;体背部深蓝色,腹部银白色,吻端与尾柄后部略带黄色。
本鱼体延长而纤细,侧扁。头较长,背面平坦,中央有1微弱棱线。口前位,前部平直,后部微斜
秋刀鱼
秋刀鱼
裂。两颚向前延伸短喙状,下颚较上颚突出。齿细小,两颌各1行,前部较集中,后部少或无。鳃耙细长,无假鳃[2]。胸鳍小,截形[3]。背鳍与臀鳍位于身体之后方。均无硬棘,其后方均具小鳍;背鳍具10~12枚软条及6~7枚小鳍,臀鳍具12~15枚软条[3]及7枚小鳍;腹鳍位于鳃盖后缘与臀鳍起点之间中央偏后下方;尾鳍深叉形[3],下叉稍长[2];脊椎骨62-69个[3];体被小圆鳞,易脱落[2];侧线下位,近腹缘。体背部及侧上方为暗灰青色,腹侧面银白色;体侧中央具一银蓝色纵带。体长可达35厘米。[4]
生活栖息
为表层洄游性鱼类[3],无胃,肠短;,。
秋刀鱼
秋刀鱼(20张)
秋刀鱼有几类天敌如海洋哺乳类、乌贼和鲔鱼、板鳃亚纲鱼类等,当逃离掠食者的时候,可以在水的表面上滑行。[3]
秋刀鱼是冷水性涧游鱼类,适温范围为10-24c,15-18c。虾类和卜足类,其次为鱼卵,挠足类为其比较稳定的饵料[1],摄饵活动主要在白天,夜里基本上不摄食。摄饵时的最适温度为15-21c。
日本太平洋一侧的秋刀鱼从8月下旬到12月在北海道至东北地区南下徊游到达日本南方水域,而在日本海侧其南下洄游群不明显,从2月至7月进行北上徊游,到达北海道至千岛外海,其中其南下洄游群不明显。
秋刀鱼属中上层鱼类,栖息于水深0~230米的太平洋亚热带或温带海域中。[3]日本太平洋一侧的秋刀鱼从8月下旬到12月在北海道至东北地区南下徊游到达日本南方水域,而在日本海侧其南下洄游群不明显,从2月至7月进行北上徊游,到达北海道至千岛外海,其中其南下洄游群不明显。
秋刀鱼属中上层鱼类,栖息于水深0~230米的太平洋亚热带或温带海域中。[3]
分布范围
本鱼分布于北太平洋区,本鱼分布于北太平洋区,
秋刀鱼的分布范围本鱼属于经济鱼类。适合煎食或碳烤。另可供作大型鲔钓渔业之饵料鱼或宠物饲料[3]。
秋刀鱼的分布范围
包括日本海、阿拉斯加、白令海、加利福尼亚州、墨西哥等海域。北纬67度-18度,东经137度-西经108度[3],喜欢的水温是摄氏15-18度。中国主要分布在黄海和山东东岸[2]
体长25厘米以上即成熟,在日本南部海域于秋季及冬季成熟,在日本北部海域则于初夏成熟会在流藻及潮境聚集而产卵,产卵时也会进入内湾,其卵具丝状突并依附于贝壳表面上[3]。
语言文化
在日文中,秋刀鱼也读a(さんま---秋刀鱼)[3],与a(さま---様)即大人的读音相近。另外,其学名cololabissaira取自日本纪伊半岛当地对此鱼种的名称。[4]
保护级别
本鱼属于经济鱼类。适合煎食或碳烤。另可供作大型鲔钓渔业之饵料鱼或宠物饲料[3]。
营养价值
体内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等,味道鲜美,所以蒸、煮、煎、烤都可以,而且价格便宜(在日本产地市场的销价每公斤70-90日元之间)[6]。从上海水产大学对秋刀鱼营养成分分析来看,秋刀鱼蛋白质含量为20.7。[1]
秋刀鱼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酸,据分析,秋刀鱼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不饱和脂肪酸,epa、dha有抑制高血压、心肌梗塞、动脉硬化的作用。
秋刀鱼鲜样的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为:水分(60.62±0.48);灰分(0.75±0.01);粗蛋白质含量(17.63±0.34),低于银鲳[5],接近小黄鱼[6],高于鳕鱼[6]、太平洋褶柔鱼[7]和四大家系大黄鱼[8]等海洋经济鱼类。粗脂肪含量达(21.04±0.60),高于许多高脂海洋经济鱼类:带鱼和四大家系大黄鱼[8]等;低于挪威三文鱼[9]。实验结果表明,秋刀鱼属于高脂肪、高蛋白的海水鱼类。据报道,在一定的范围内,风味随肌肉脂肪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肌肉脂肪含量达到鲜样的(3.5~4.5)才会有良好的适口性。秋刀鱼的粗脂肪含量很高,故具有很好的口感。[7]
扑捉方法
渔民捕秋刀鱼主要是利用其会被光线吸引的特性。常见的方法是用500瓦特蓝色或白色的强光灯具固定在渔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