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大周王侯>第一零一四章 大早朝(五)

林觉暗暗点头,杨俊的脑子还是清醒的。虽然之前吴春来所言的什么停止和辽人贸易会造成辽国内乱的话有些幼稚可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当贸易停止的时候,当协议撕毁的时候,便是战争的开始。杨俊这个判断是正确的。但杨俊却也似乎太过古板。真正国战打起,也并非是银子的事情。有银子自然好打,没银子也有没银子的打法。两国开战,拼的是你死我活,败者国灭身亡,那是关乎亡国灭种的危险,是精神层面是心理层面上的事情。就算没有银子,也自有激励手段。

“父皇,儿臣可否进言?”一个声音在满朝沉默之中响起。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竟然是淮王郭旭。

郭旭一直很低调,自在朝堂之上时便没有说一句话,自始至终恭敬肃立,不发一言。他身旁站立的郭冕倒是谈笑风生,跟官员们互动频繁。此刻,郭旭却实在憋不住了。

吕中天连打眼色,示意郭旭慎言,郭旭却并没有理睬。

“郭旭,你有什么想说的?”郭冲沉声问道。

“父皇,儿臣在旁聆听许久,心中有话不吐不快。想我大周惶惶上朝,曾几何时,威震四方,四夷宾服,八方来贺。如今却被一个小小的辽国所扰。父皇圣君临朝,宽德仁厚,对辽人仁至义尽。但容宵小之国不思恩德,反生觊觎之心,策动青教之乱,父皇若不加以惩处,岂非自损英名。儿臣也知道杨枢密使的顾虑,确实我朝如今不宜轻启战端。但儿臣不同意杨枢密之后所言。辽人铁蹄固然凶猛,固然全民皆可战,但我大周便是软柿子不成?我大周坐拥雄兵百万,怕他何来?倘若只是因为粮饷之事便要忍让,那绝对是不智之举。那是低估了我大周将士保家卫国同仇敌忾之心。儿臣无指责杨枢密之意,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不可不慎重。但倘若他人欺凌到头上,还要瞻前顾后,左思右想,则未免太损我大周之威。倘若当真要钱粮才能解决的话,儿臣愿意捐出全部身家,充作军饷,为和辽人一战做准备。倘若需要儿臣身先士卒的话,儿臣愿意领一只兵马为先锋,同辽人决一死战。总之,儿臣认为,跟辽人打交道绝不可退让妥协,其虎狼之性,欲壑难平。其狡狐之心,出尔反尔反复无常,绝不可信。还请父皇明察圣断!”

郭旭这番话说的慷慨激昂,掷地有声。堂上群臣听的热血沸腾,纷纷点头赞同。近来对辽人的态度上,很少有人在朝堂之上说出这样铿锵之言来。大多是顾全大局之言,但这番话大大的激起了众人心中的火性来。

“淮王说的对啊,想我惶惶大周何曾需要看蛮夷之国的脸色行事?简直笑话。”

“就是,养了二百多万兵马,到头来却来怕一群穿兽皮茹毛饮血之辈,那还养着这些兵马作甚?”

“有的人当年的血性都没了,当年平西夏时何等凶猛,现在身居高位养尊处优却无血性了。真是没道理。”

杨俊听到了这些言论,面色铁青。他怎也想不到郭旭居然跳出来说出这番话来。虽然他说并不针对自己,但其实字字句句都是在驳斥自己。这小子怎么了?自己已经决定支持他夺太子之位,他来这么一手,是脑子抽风了,傻了不成?

杨俊哪里知道,今日郭旭的这番举动是早有预谋。原因便在于临朝之前他得到的消息。郭旭凌晨时分便进了宫,那时候很多官员还不知道今天要大早朝。但郭旭是谁,他可是梅妃的儿子。昨晚梅妃侍寝,郭冲早朝的消息梅妃岂能不知?半夜里便将消息告诉了郭旭,让他做好准备。梅妃是个聪明人,她知道儿子最近有些背运,所以她想尽办法的为儿子传递消息,为儿子创造让皇上赏识的机会。在锲而不舍却又有意无意的谈话中,梅妃知晓了很多皇上对于朝中大事的态度,并将这些态度传递给了郭旭。

所以,郭旭在临朝之前便知道,今日大早朝皇上大致要说哪些事情,而且皇上对于这件事的态度是怎样的。郭旭之所以跳出来说出这番话来,便是事前便知道父皇是下了决心要挽回颜面,对辽人不再妥协。所以,郭旭站出来说出的那番话,正合父皇心意。至于会得罪杨俊,权衡之下,郭旭自然也不会顾及了。大不了事后去道个歉,让外祖父去解释沟通一番便好。但眼前这个表明立场,并且让父皇觉得自己和他立场一致,想法一致的机会是绝对不能错过的。所以,他跳出来了。

郭冲坐在宝座上抚须缓缓点头,他虽没有表现出太高兴的样子,但心里却很是舒畅。郭旭之言正是他所要表达的意思,虽然自己之所以下决定,也是那日受林觉启发之言。林觉当时的话跟郭旭大同小异,说大周是头大象,对方只是野狼的比喻让人印象深刻。故而今天郭冲决定要定下和辽人之间的规矩,不能再纵容辽人,不能软弱下去。自己要当圣明君主,岂能在这件事上继续绥靖下去。自他病情好转之后,仿佛便重新获得了第二次生命,那么他便要重新考虑之前的种种作法,做出重大的改变来。这是他这几日一直思考的问题。

“郭旭,你退下。杨爱卿之言是老成持重之言,朕还是认同的。打仗不是儿戏,不能凭意气用事。你年轻气盛,说这样的话不合时宜。退下吧。”郭冲淡淡斥责道。这种斥责在郭旭听来一点也不让人沮丧,因为他知道自己说的正是皇上心里想的。他不过是要给杨俊面子罢了。

“儿臣遵命!”郭旭退回,


状态提示:第一零一四章 大早朝(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