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三国之帽子王崛起>第四十七章顺者昌

淮阴三城物产丰富,对秦宜用兵非常有利,至少能保障目前兵力的后勤供应。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食保障秦宜敢出兵扬州吗?

安排好老巢安危,秦宜这才启程,率领四千军队乘坐舟船过洪泽湖抵达淮河南岸,占领无人值守的盱眙城。

虽说仅仅是一水之隔,却有天地之别,盱眙破败不堪令人侧目,秦宜叹息,这个袁术的确很能作,能把鱼米之乡变成这样,嘿嘿,也算是本事人啊。

大军入城,张贴安民告示,大汉朝扬州牧的大名广而告之,而后让陈宫、袁焕和刘通整顿衙门,建立健全行政架构,招募士兵。

这些年淮南之地已经被袁术折腾的惨不忍睹,像盱眙这种城池基本破败不堪,许多官员、富户早已弃城,不知逃往何处安身。历经多年战乱,人口本来就急剧减少,在经过袁术这一折腾,淮南地区越发不堪,尤其是盱眙这一带变得人口稀薄,富户不多,倒是灾民不少,百姓苦不堪言。

盱眙破败,百姓疾苦,却也正是秦宜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如今几方势力早已名动天下,而秦宜原本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没有名声,若能造福一方,恰好与袁术形成鲜明对比,为秦宜名扬天下奠基。

粮食不够可以从淮阴一带运送,三城之地供养一个盱眙不是问题,更何况也没有多少人,几乎所有年轻男人都被吸收进屯田兵,开垦土地展开春播。

人口也是一种战略,值此灾难当前恰好是吸收人口的好时机,有管饭的地方,不用动员那些灾民便蜂拥而至。

在这个破败的盱眙,秦宜略事休整,他还要继续向西挺进,留下部分兵马并安排陈宫等在这里整顿行政管理架构,组建屯田兵,并把盱眙城当成进军淮南的后勤中转站。

秦宜兵马不慌不忙向西挺进,探马来回穿梭报告袁术的一举一动。

之所以不慌不忙,那是因为秦宜知道袁术要去投奔袁绍,他是来接收地盘的,而不是来打仗的,用得着急乎乎往前赶吗?

曹操有他的目的,他希望扬州混乱,恰好秦宜狼狈逃出下邳城,在沂水河与曹操一番唇枪舌战,建议秦宜向西走,的确是想挖坑害他。而秦宜逃出下邳城南下淮阴临时落脚,淮阴身后纵深不足,非久留之地,秦宜考虑到两个去向,一是进入淮南,二一个去山东,由于时间关系秦宜暂没有考虑充分。

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曹操送来了扬州牧这么大的头衔,差一点没有让秦宜笑出声来。

曹操显然没有前后眼,根本不知道袁术会逃离淮南,但是,他秦宜能不知道吗?

在曹操看来进军淮南是一个坑,在秦宜看来这是一肥肉,若是操作好的话,收获丰厚,所以,曹操挖的这个坑他是一定要往里跳的。

曹操不知道给秦宜送来了大礼,大概等曹操醒悟过来之后,会气的吐血!

一路西进,扬州牧大旗招摇过市,特意宣扬主权。等到秦宜快要抵达寿春东面的成德城,此地距离寿春城很近了,两城相距也不过几十里地,此时袁术收拾兵马、宫禁御用之物,准备要启程北上与袁绍合兵一处。

之所以赶在这个时间点抵达成德城,威逼寿春,那是因为情报显示袁术收拾停当,动身也就今明两天。而袁术离开淮南已成定局,不可能因为秦宜这个外来户而改变行程。

再一个是秦宜想给袁术一点压力,最好他跑的仓皇一些,那样的话会给秦宜留下很多漏洞,捡更多的便宜。

秦宜大军在成德东城外列阵,成德城主郑毅慌不迭登上城楼,举目观看,城外一杆大旗迎风飘扬,上写着扬州牧秦宜的字样。

郑毅懵逼,这里是袁术的地盘,怎么蹦出来个扬州牧啊?

这杆大旗是秦宜特意让人制作的,生怕别人不知道。别人大旗上一般只标注一个姓,如果是曹操的军队,旗帜上也就一个曹字,他倒好,不仅标注上“扬州牧秦宜”五个大字,而且字体特别大。

这年头汉朝的招牌还在,所谓名不正言不顺,秦宜必须让人知道他是朝廷任命的州牧。

嘿嘿,老子是正牌货,谁要是抗拒,那就是反贼。

秦宜已经看到城头上有官僚出现,大声喝道:“此城谁是城主,本官乃大汉朝新委任扬州牧秦宜,奉朝廷之命接收扬州,如有不遵者,即为反贼,杀无赦!”

卧槽,这理由绝对冠冕堂皇!

若是换在以前,太守郑毅绝对不听秦宜这一套,袁术自立皇帝,管你是不是大汉朝任命的扬州牧,来到这里没有用的,不出兵揍你就不错了。

呃,也不能说是皇帝,仲是老二的意思,袁术本意是想当二皇帝。

问题是那是以前,现在是什么局面啊?

如今袁术被联军狂揍一顿,实力比以前弱了不少,现在都要跑路了。有些地方官也想跟着袁术跑路,郑毅还算不错,仔细想想觉着还是留下来好,至少为了成德百姓也要留下来。

袁术已经没有指望了,郑毅想了想,觉着先搞明白对方所说是否真实,如果真是的话,那就不能反抗,除非自己真的想当反贼。

其实,就算郑毅想反抗,他手里也没有多点兵马,袁术想要去投奔袁绍,已经将军队归拢在自己手里,怎么可能给成德留下太多军队呢?

“在下成德太守郑毅,阁下说是朝廷任命的扬州牧,可有官印?”

秦宜骑着赤兔马,高高举起官印,说:“如此大事,岂可随便乱


状态提示:第四十七章顺者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